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维业远征

1881年年底,红河上又发生了一起法国人被黑旗军袭击的事件,已经决心开战的交趾支那总督卢眉终于等到了绝佳的口实,立刻下令李维业率军向越南北方采取行动。

李维业指挥的法国海军南圻支队,是当时法国在越南的重要武装力量。支队共有17艘军舰,分别是:狄尔昔(Tilsitt,南圻支队旗舰)、阿米林(Hamelin)、巴斯瓦尔(Parseval)、羚羊(Antilope)、豹子(Leopard)、德拉克(Drac)、突袭(Surprise)、土耳其弯刀(Yatagan)、马枪(Mousqueton)、标枪(Javeline)、大斧(Hache)、短枪(Carabine)、军乐(Fanfare)、马苏(Massue)、鱼叉(Harpon)、标枪(Sagaie)、锦葵(Mauve)。

南圻支队所辖的这些舰只,大都舰龄较老,而且支队的职责中除了负责越南、柬埔寨等殖民地的内河巡逻外,还要承担整个交趾支那半岛沿海的警戒,因而支队中吃水浅,能够用于到内河航行作战的舰只,实际只占一部分,支队事实上并无法倾巢而出。另外较为重要的是,法国海军当时没有近代意义的海军陆战队编制,而交趾支那殖民地也没有多少陆军可以调用,要完成对越南北方的攻击,只能在南圻支队内自行寻找解决办法。

法国海军南圻支队司令李维业

经过四方筹划,李维业终于拼凑出了他的远征军。远征军的舰艇部队,包括南圻支队的“军乐”“马苏”“短枪”共3艘军舰,以及从西贡和岘港港务局征用来的2艘汽艇“海防”与“沥门”号。

19世纪的法国海军的炮艇,以排水量250吨为标志,分为上下两类。排水量超过250吨的炮艇,主要定位为能执行巡洋行动,称为远洋炮艇,可以单独或者跟随其他军舰开赴远海作战。250吨以下的炮艇,定位为在内河或海岸活动,称为近岸炮艇。

“军乐”号是李维业远征军中最大的一艘舰艇,属于远洋炮艇,建造于1868年,属于“旗帜”(étendard)级木壳炮舰。这种双桅杆单烟囱的小军舰,外观上看起来非常像是普通的蒸汽货船,军舰采用首尾楼布局,排水量445吨,舰长只有43.43米,宽7.39米,吃水2.51至2.74米,动力方面装备两座蒸汽机,双轴推进,航速8.4至9.6节。舰上的武备相对比较简单,主炮是1门5.5英寸口径的后膛炮,安装在首楼顶部甲板上,副炮是1门4.7英寸口径后膛炮,安装于尾楼顶部甲板上。 比较特别的是,“军乐”部署在越南后曾对桅杆进行过改造,其前桅仍然保留帆装,后桅则改成带有桅盘的军桅,桅盘中安装哈乞开司五管机关炮,便于居高临下进行射击。“军乐”由于是远洋炮艇,2米多的吃水对于红河来说已经太深,受命进入红河时,为了到达河内,舰长嘉多(Gadaud)海军上尉颇费周折,“他改变了船的吃水深度,寻找航道,利用一切涨水的机会,通过这条未经勘查的水道”。

法国海军南圻支队炮舰“军乐”

远征军里的“马苏”和“短枪”,都属于250吨以下级炮艇,均为铁壳军舰。“马苏”建造于1862年,属于“大斧”级(法国海军有用兵器的名称为炮艇命名的做法,南圻支队的“马枪”“标枪”“土耳其弯刀”等,也都属于“大斧”级),这类型军舰排水量仅有93吨,舰长26.31米,宽4.93米,吃水1.4米,航速5至6节,装备1门6.4英寸口径火炮。

“短枪”号的舰龄比“马苏”更久,建造于1860年,属于No.12级,排水量89吨,舰长24.7米,宽4.9米,吃水1.5米,装备1门160毫米口径火炮。这两艘船都采用的是小船扛大炮的做法,非常类似蚊子船。

获取对越南北方作战的胜利,尤其是实现教训和驱逐黑旗军的目的,仅靠这3艘炮艇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有一支陆上作战军队。在陆军兵力紧张的现实困难面前,李维业想出了使用海军登陆队的办法。在18、19世纪的海军中,经常有一种做法,即必要时将军舰上的水手临时加以编组,组成登陆队,上岸抓壮丁、征集补给、收集情报等,这样的登陆队和近代意义上的海军陆战队有着本质区别,因为他的成员都是水手,属于兼职,以这样缺乏陆战经验的兵力投入陆战,可靠性无疑也令人担忧。

与安邺当年率领的50人远征队相比,李维业拼凑的陆上作战兵力要壮大许多,其中包括从南圻支队各舰抽取水手组成的450人的登陆连,由海军上尉费阿希(Fiaschi)指挥,另外还有20名越南雇佣军。为了加强这支军队的火力,专门从南圻支队旗舰“狄尔昔”上拆了2门40毫米口径舰炮,另从河内的法租界调用了120毫米和40毫米口径火炮各一门,调用50名海军士兵,组成了一支随行炮队。

法国海军南圻支队炮舰“土耳其弯刀”

李维业军事行动的目标,首先选择了对控制红河航道有重要意义的河内。在这座城市里,设有法国的货栈、航运代理处,城市外还有法国的租界区,而日益增强的河内城防务,无疑是对法国利益的威胁。

中法战争时代法国海

1882年4月25日,河内笼罩在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中。清晨5时,河内北门外的情形就已显得很不正常,“军乐”“马苏”“短枪”3艘炮舰抵达了北门外的红河河面,舰上的法国官兵开始调整火炮射角,黑洞洞的炮口对准河内城。与此同时,一队队头戴红色绒球小帽,身着蓝色水兵服的士兵也向这里聚集。李维业向越南河内总督黄耀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越南当局必须在3小时内就法国提出的越南放弃在河内构筑工事,撤除所有工事的要求做出明确答复。时间到了上午8时,河内总督没有回复,法军立刻开始进攻河内。

8时15分,“军乐”“马苏”“短枪”3艘炮舰的火炮相继鸣响,对准河内城的北门及附近城墙开始猛烈炮击。8时30分,法军炮队将从租界调用的1门120毫米口径火炮推至紧邻租界的河内东门,加入战斗。9时15分,炮击向城内延伸,装备3门40毫米口径山炮的海军炮队在城外寻找到一处高地以架设炮位,也投入战斗,很快就击中了越南军队的一座火药库。面对近代化炮火的打击,河内城里的越南守军主要依靠能够施放火焰的喷筒予以还击,虽然给法军造成一定的阻滞,但最终还是败在近代化武器的面前。11时15分,李维业的军队攻进了河内城,数千越南守军弃城而逃,总督黄耀上吊自杀。

控制河内的法军,立刻拆毁河内的城墙等各种防御工事,于一周后将河内城交还给越南,李维业则率领军队在河内附近的要地构筑堡垒驻扎。法国这一出奇举动,使原本准备大举抗法的越南朝廷手足无措,双方又转回到了谈判桌上。因为追剿李扬才叛军而驻扎在越南北方的中国桂军,原本听闻法军攻占河内,准备起兵支援,现在也只得停顿了下来。

驻守河内的法军

越南局势在静默中过了将近一年,1883年年初,茹费理内阁再度上任,通过了扩大入侵规模,控制整个越南北方的军费预算,计划通过这次战争,逼迫越南政府正式承认其是法国的被保护国。率军驻扎在越南北方的李维业首先采取行动,于1883年3月25日率炮艇“军乐”“短枪”“土耳其弯刀”“大斧”“突袭”以及新编入南圻支队的“雎鸠”号,拖曳着7艘载运着登陆队的小帆船,开赴越南北方第二大城市南定。依照法国人的通例,李维业首先向南定总督发去最后通牒,限期交出城市,在得到明确的拒绝后,法军于3月27日早晨对南定发起进攻。

法军攻陷越南南定城

整个作战行动几乎是攻打河内城的翻版。法军首先是采用炮艇进行猛烈的炮火准备,摧毁南定城的炮台等防御工事,接着登陆队采用架云梯、炸城门等方式冲入城内,之后就是数千名越南守军弃城而逃,三色旗在南定城头升起。 YQCD/rL9gT6JXsbFSxLqsXSHCJemprYdiYDKsIoN4rMCJ8wzjhFGNW6jp902Xf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