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曾经说过:“别光会挑毛病,要能寻找改进之道。”通常一个只知道挑毛病的人,只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任何意义的地方,从而忘记如何去改变现状。如果一直停留在一成不变的思维中,就很容易被禁锢思维,让我们丧失掉行动的主动性。
2011年9月10日,马云在网商大会的主题演讲中,给网商们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崇拜的是建设性的破坏,而不是破坏性的建设。建设性的破坏的核心是‘要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用抱怨的态度来看待身边的社会。”
在马云看来,现在社会存在一种不好的习气:人们总是觉得“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得不对”,但其实“任何新的事物,都需要千锤百炼,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完善,对社会上很多不好的事,我们真没有时间去抱怨”。所以,必须要把抱怨的时间转移到建设上来。
在职场中,我们会发现“抱怨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由于职场压力大,很多人习惯了一边埋头工作,一边对工作不满意;一边完成任务,一边愁眉苦脸。抱怨,便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
“我的工作真是无聊透顶!”“天天加班,都快累死了。”“每天面对重复的工作,我简直要疯了!”“我们老板就喜欢拍马屁的人。”……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抱怨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让情况更加恶劣。
比如,当员工总是无休止的抱怨时,就会给老板留下消极被动的印象,认为这样的员工是不值得信任的。老板招聘员工就是为了让员工来解决问题,如果员工把问题都留给老板,那么老板还要员工干什么呢?抱怨多了,不仅会让老板厌烦,连自己也会厌倦。
正确的做法是:你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答案。据有关人员对“管理者最希望的员工类型是什么”调查显示,90%的管理者回答:“最希望能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解决问题的员工。”当你积极地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时,麻烦的问题就会变成你工作中的机会。
加藤信三是日本狮王公司的普通职员。刚开始的时候,公司产品因为一直打不开市场而陷入困境。作为市场部的员工,加藤信三非常着急。
一天早上,他在用本公司生产的牙刷刷牙时,因为牙刷质量问题,牙龈被刷出血来。到公司后,他气冲冲地准备向技术部问罪。但当他走到门口时,他想起公司的一条训诫:“当你有不满情绪时,要认识到正有无穷无尽新的天地等待你去开发。”
他冷静下来,心想:“或许技术部的人也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肯定是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如果能解决它,情况会怎么样?这也许是一个发挥自己才干的好机会呢!”于是,他掉头就走,打消了去技术部发牢骚的念头。
此后,加藤信三和几位同事一起着手研究牙龈出血的问题。他们反复研究琢磨,结果都不理想。一天,加藤信三将牙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毛的顶端都呈锐利的直角。这是机器切割造成,无疑这是导致牙龈出血的根本原因。
于是,加藤信三就向领导建议:公司应该把牙刷毛顶端改成圆形。结果改进后的牙刷投放到市场后一举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消费品。作为公司的功臣,加藤信三从普通职员晋升为课长。十几年后,他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抱怨问题,不如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如果给客户的货未能及时发出,不要只是向老板抱怨问题,而是应该及时做出应变。
比如亲自送过去,向客户说明情况,争取得到对方的谅解。或者亲自发送特快急件,然后与发货部一起想法子解决他们的难题。如果我们觉得公司没有适合与客户见面的地方,我们可以邀请客户去外面共进晚餐,并请示老板报销费用,也可以建议公司把某间办公室偶尔作为整洁大方的会客室。
即便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法是不完美的,也会让老板感到欣慰。等到我们养成了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观念也变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并且开始将困难视为挑战而非问题。这种改变很可能使我们从工作中获得更多乐趣,工作更加起劲,这算得上是驱除倦怠感的良药。
所以,当我们对领导和同事抱怨问题时,最好还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弱化对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当然,通常我们所考虑的方法,领导也往往考虑到了。因此,如果我们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只知道抱怨”的感觉。至少,我们的抱怨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