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行动比抱怨有用得多

马云说:“人是退化最严重的动物。与兽相比人很‘弱肢’,与狗相比人很‘闻盲’,但人类‘进化’了抱怨。偶尔为之无大碍,但当抱怨成习惯,就如喝海水,喝得越多渴得越厉害。最后发现,走在成功路上的都是些不抱怨的‘傻子们’。世界不会记得你说了什么,但一定不会忘记你做了什么!”

1999年,阿里巴巴创立了,面临着很大的难题,没有人知道这是个什么网站,也没人知道什么叫做“B2B”电商模式,马云带着公司坚持一天就离倒闭近一天。

撇去一脸愁容的马云成为“空中飞人”,不停地往返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参加了全球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所有商业论坛,去疯狂地发表演讲,用他那张天才的嘴宣传他的B2B思想,宣传阿里巴巴。

他如同一台不知停歇的演讲机器。有时一月内他可以去三趟欧洲,甚至一周内跑七个国家。他每到一地,总是不停地演讲,这个瘦弱的男人大声地对台下的听众喊道:“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逐渐地,马云和阿里巴巴在欧美名声日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名字就这样被《福布斯》和《财富》这样重量级的财经媒体所关注。于是,以高盛为首的多家公司,向阿里巴巴投入了500万美金的风险资金,阿里巴巴活了下来。

马云认为,作为年轻人,不要抱怨。你即使有权利抱怨,你也没有资格抱怨,从20岁开始学会不要抱怨。成功的人在艰难时期从来不抱怨,反而更加努力地行动,一直前进,从未停止脚步。

总有人在网上发帖子抱怨:“收入好低”“房租又涨了”“工资上涨速度永远赶不上物价”等。我们身边也总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跟朋友聚会时,对方抱怨着某些问题,但是等到下次聚会时你会发现他还在抱怨这些问题。这说明很多人习惯于抱怨,却从来不去行动。抱怨工资太少,却不加倍努力赚钱;抱怨路上堵车迟到,却不早起避开早高峰……

《不抱怨的世界》中讲了一个故事:两个建筑工人一起吃午餐,其中一个打开饭盒就抱怨:“天啊,肉卷三明治,我讨厌它。”他的朋友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他更火大了,对着饭盒喊:“怎么又是肉卷三明治?我痛恨它!”朋友仍然沉默。第三天,这个人再次怒吼:“我受够了!日复一日都是一样的东西!”朋友便问他:“为什么不叫你太太做点别的?”他满脸疑惑:“你在讲什么啊?我都是自己做午餐。”

这个人厌恶自己做的午餐,每天为此大为恼火却不改变,只会抱怨。而抱怨有两大害处:一是浪费时间,每抱怨一句就浪费一点时间,常常因此错失补救的机会;二是会让人越来越消极,消磨掉人的积极性,最后使人变得对所有事情都失去耐心。

1982年,墨尔本医院的一对夫妇迎来了他们的儿子。但在接过孩子时夫妇俩却如晴天霹雳:婴儿居然没有四肢!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

这个小孩叫做尼克·胡哲。尼克在上小学时,别的同学都在椅子上端坐着,只有他突兀地“站”在书桌上,用仅有的两个脚趾头夹住笔写写画画。尼克当时年纪小,也没发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随着他慢慢长大,周围的孩子都嘲笑他,尼克心里开始有些异样。

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生下来便与别人不一样。在又一次被小朋友嘲笑后,尼克突然发狠心要自己打理生活,他开始用小脚趾练习每一样其他小朋友做的事情。他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生活能够自理,能够独立行走、上下楼梯、下床洗脸、打开电器开关、操作电脑,甚至每分钟能击打43个字母。

渐渐长大的尼克更是学会了骑马、打鼓、游泳、踢足球等。他背后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如今尼克在世界各地办演讲,期望带给人们力量,他说:“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尼克的故事告诉我们,再悲惨的人生都会因行动而改变。

古语有云:“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把抱怨转化成积极的动力,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的不如意,都不如闭上嘴巴、咬紧牙关、迈开脚步行动起来。

马云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这么成功。11年前我只想能够生存下来,我只想可以有足够的钱付工资给员工,有足够钱付工资给我自己。15年前我的月薪只是92块人民币,即15美元一个月,而我希望拿到30美元。但我对未来有期望,若我一直抱怨,我不会有机会。”

原地抱怨除了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之外,不会有任何意义。20岁的时候抱怨,40岁的时候你会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惨。20岁开始改变,40岁的时候,你将收获一份人生的惊喜。就像2010年马云在《中国企业家》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说的那样:“为了40岁的时代,我从20岁就开始寻找完善的机会,寻找未来而不是埋怨别人。” rXe+3MEDyNde3tr6P6hTCF1bGjgIPdpHalkuEtK3qnTpAbWOeiUr3S2yt1Bi9t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