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别奢望一口吃个胖子

马云说:“听说过捕龙虾致富的,没听说过捕鲸致富的。”有很多人因为性情急躁,贪大求快,总想着能一口吃个胖子。马云告诫想要创业的青年人说:“先把自己沉下来,踏踏实实做一个小公司。要少开店、开好店,店不在多,而在于精,这样才能开更多的店。”

马云从小并没有生活在精英人群当中,他没有国内名校的出身,更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一直都生活在普通人当中。或许正是因为这样,马云把自己做的电子商务的眼光放在了85%中小企业的生意上。这就是马云的“只抓虾米”的理论。

马云说:“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在互联网上,大企业与小企业发布多少page是一个价钱。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对于现在很多企业都追求全球化发展的现象,马云表示:“我们现在对全球化的战略,想得很明白,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公司要走102年,现在才走了13年,还有89年要走,未必一定要在马云身上,把全球化做好,时间长着呢。”

许多人在工作中受不了最开始的低薪或者是地位的卑微,想一下子就晋升到别人用多年努力换来的位置。也有人做生意时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甚至恨不得一夜暴富。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先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才能成就大事。许多很有作为的人,他们在低微的薪水下工作多年后,会突然像变魔术一般,跳上一个高级而负重任的位置,为什么?就因为他们不急于成功,不管是薪水少,还是职位卑微,他们都努力去干,去积累更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工作经验,最后厚积薄发。

马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假设我今天是90后,重新创业,前面有个阿里巴巴,有个腾讯,我怎么办?首先第一点,我会利用好腾讯和阿里巴巴,我都不会去想我会跟它去挑战,因为今天的能力不具备,心不能太大。”

马云表示,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他说:“我问很多年轻人,你们到底想创业还是做大事业?我当年说,我把比尔·盖茨以前也当榜样,后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干起来;做金融,我把巴菲特也当榜样,你根本干不起来。其实隔壁的小王、小李,开馄饨店、搞理发店的才是你的榜样,你创业一定是这样。”

马云还告诫想要创业的年轻人:“不要埋怨创业的机会少,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你不够执着,你的心不够稳定。机会其实很多,但是个个要想做腾讯,个个想做facebook、谷歌,真难,这种概率太低了。”

马云曾经有过一番精辟的论断:“所有的MBA进入我们公司以后,都要先从销售做起,如果6个月之后还能留下来,我们团队就欢迎你。因为,我想给他们多点时间进行历练,沉得低才能跳得高。”

现实中,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物在最初时跟普通人做的事情都一样,但是态度不一样。如潘石屹打工、王永庆卖米,这类人在做这些普通的活的时候是不普通的,他们没把这样的工作仅仅看成是“搬砖”“卖米”,他们的态度里一直有着干大事业的态度,用这样的态度来做身边的小事,一步一步越做越好,最后赢得大事业。

可以说,这些人成功并不是偶然,早在他们工作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才之路没有捷径,靠的是多年来立足于本职工作刻苦钻研的结果。

相比之下,那些急于求成的人往往会对迟迟得不到提升和回报而不满,他们将心思放在如何成名、暴富上,而没有把精力放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他们看不起基层的工作,一进单位就希望自己能够做大事。一旦自己不被重视,就抱怨老板“有眼无珠”。他们做事浮躁、盲从,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最后只能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马云曾经说过:“我觉得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我们第一天集中在B2B,今天还是如此。不管外面的潮流怎么变,我们学习,但是不跟随、不拷贝。后来各种概念很多,阿里巴巴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也有很多其他的机会,曾经我们面对机会时斩钉截铁地说了无数次的‘No’。我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不管外面怎么变化,我们还是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

所以说,一个人不怕没有远大理想,就怕缺乏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希望成功,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历练自己的心境,沉淀自己的情绪,学会从零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人生。当然,“脚踏实地”绝对不等同于原地踏步、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脚踏实地”需要我们拥有更多的韧性和更明确的目标,纵使向前的每一步都很小,也要时刻不间断地前进。事实上,不管你选择做什么行业,这世界上都没有绝对成功的模式,但那些能获得成功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源于这些“量微”又“密集”的“脚踏实地”。 wVUyDr2DBQfpd7ZacVAWX6gSr8O5QX5buo7zotLXIOuyunDGItkPegMLnNI9XX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