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寿命很短,互联网企业寿命更短,长则几年,短则几个月。
因为很多企业成立之初就是为了“捞一笔钱”就走,有这样的思想又怎能长久?企业领导者的此类思想更会影响到下面的员工,既然老板都是捞钱的,自己又要干嘛努力呢?与这些人不同,马云有“将企业做大”的雄心壮志和一颗不浮不躁的心。
2011年8月29日,马云发内部邮件,非常直接地批评了部分新员工的浮躁和态度。他在信中说了三点:
1.我们永远不会承诺你发财、升官,在阿里我们一定承诺你会很倒霉、很郁闷、很委屈、很痛苦、很沮丧……
2.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发展大计……谁提,谁离开!但你成了三年阿里人后,你讲的话我一定洗耳恭听。我们喜欢小建议、小完善……我们感恩你的每一个小小的完善行动。
3.公司不是请我们发展自己的,公司花钱请我们是来发展我们客户成长的。我们是通过发展客户来发展自己。
马云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员工要有沉淀下来的耐心,当个人能力与机遇相匹配的时候才能够有成功的希望。不过,现在社会的节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心浮气躁,总觉得某个职位埋没了自己,把时间花在频繁跳槽上,结果数次跳槽之后仍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职场生涯一片迷茫。
有经验的人力资源师认为:“如果一个人稳定而持续地工作了5年以上,他的工作经验应当是比较可信的;如果一个人频繁跳槽,工作经验同样是五年,我们则对他是否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持保留态度。”
面对浮躁的诱惑,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守住自己。看看身边的那些前辈,一定没有人是因为频繁跳槽而有所作为的,他们的成功都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2012年,史玉柱宣布卸任巨人网CEO。一个星期之后,刘伟被巨人网宣布任命为CEO。
这个决定没人感到意外,因为刘伟从24岁就跟随史玉柱创业,和史玉柱一起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浮沉,是跟随史玉柱时间最长、经受挑战和考验最多、承担责任最大的“女二号”。
谈到为什么“传位”给刘伟时,史玉柱认真地说:“我们公司主事的是刘伟。”同时,史玉柱还说:“她跟了我十几年,没在经济上犯过一回错,我自然非常相信她。正是有这些老员工一直踏踏实实地在我背后支持着我,我才能安心将巨人放手交给他们。”
很多年轻人志存高远,觉得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和社会,他们够自信,但是这非常好的志向往往也会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放不下身段,认为自身的起点高、志向远大,所以非好工作不就。年华匆匆一瞥,心高气傲的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为了生活而工作。事实上,恰恰就是他们不能接受从底层开始的工作,更难以保持一颗踏踏实实的心,才导致很多机会从身边流失。
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不要急于求成,要从小到大,慢慢积累,一步一个脚印才是自身发展的成功秘诀。马云常说:“一个企业家经常要问自己的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该做什么,想做什么。要做到面对金钱的诱惑不要动心,面对快速扩张不要动心,冷静地记住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马云最值得创业者学习的,不仅是他的“闯劲”,更是他踏实的精神。比如在互联网“发烧”的年代,他能以一颗平常心,做出了诸如“回到中国”“停下来”“不上市”等明智的决策。
他把创业、经营一个企业看作一场3000米的长跑,不仅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稳。职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拼的不是短期内薪水的高低,拼的是未来的路谁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