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行前的准备 |
行至天津城,你可能知道城市中心有一座鼓楼非常壮观,但你是否知道它曾经遭遇两次毁灭?走在五大道上,你惊叹于万国风情的同时,是否又清楚这建筑背后屈辱的岁月?当你立于天津塔上,俯视蜿蜒缤纷的海河时,又是否至少曾经在历史书的字里行间领略过那波澜壮阔的漕运传奇?
如果没有,那你是否只是想做个匆匆的过客?那又何必舟车劳顿呢,家门前也能散心。
一座城市的魅力,正是来源于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因为历史的沉淀,才赋予它深沉和淡然。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名字,都有它的故事。它们穿梭千年,只为与你相遇。让我们带着背后的文化去天津,循着历史的印迹,与每一个故事邂逅。
天津,简称“津”,别名“津沽、津门”。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中国排名前列的大城市,国家沿海重要一线城市,北方经济中心。
其实天津早期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居民聚落出现在蓟州的燕山南麓,即今蓟州围坊一带。在经历了商周时期后,由于天津地区得天独厚的黄河及华北平原流域地理环境优势,使这一带农耕及渔业十分发达,居民部落的规模日渐庞大,城镇兴起。
西汉初年,中央在这一带设置了五个县治,天津地区即分属其中泉州、章武两县。东汉末年,曹操在天津平原开凿了三条运河,这是为了方便粮草军事物资的运输,充分利用水上资源,海河水系漕运系统初步形成,这为天津以后的漕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统一中国后,修建京杭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地区,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当时被称为“三会海口”,这里是历史记载中最早出现天津的地名。也就是说,天津最早是叫“三会海口”。
金朝时期在三岔河口设立军事重镇“直沽寨”,这是天津最早的名称。元朝在直沽设“海津镇”,正式开辟海上运输线,漕运日渐发展。直到明朝时期,燕王朱棣在永乐二年十一月(1404年12月),将海津镇改名为“天津”,并在此修筑城墙,建立军事基地,设置天津卫。从此,“天津”作为城市名称沿用至今。
清朝时期,天津先将天津卫改为天津州,后又将天津州升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天津城市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到了清朝末年,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之后爆发鸦片战争,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五口通商,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埠,西方列强纷纷在此建立租界,天津因而被辟为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城市。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长达两年,1912年天津被北洋政府接管,在此之后,中国政府开始收复各国租界。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同月,天津沦陷。
1949年1月,经历漫长的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天津得以全面解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949年至1958年2月这段时间里,天津市为中央直辖市。1958年2月11日,天津市被并入河北省,后又于1967年1月,恢复中央直辖市至今。
说起一座城市,我们往往就会提到一些标志,比如说杭州的西湖,上海的东方明珠,重庆、四川的火锅等。这些标志不一定是一座建筑,它也可以是一位名人,一个传说,或者是一种美食。只是当我们提起它们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东西和它们划上等号,而这些东西,就是这座城市的特色和灵魂。
那么天津有哪些特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现在的天津鼓楼是位于天津老城厢中心的一座明清仿古建筑,砖墙木楼青瓦,木楼设有飞檐和斗拱,白玉栏杆,雕梁画栋;底部的砖城四面各有一道穿心拱门,四道拱门上方均为汉白玉城门石,上刻:“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字样。鼓楼恢宏典雅,巍峨壮观,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
历史上,天津鼓楼曾两建两拆,而历经两建两拆至今仍屹于城市中心的鼓楼,是天津繁荣的见证者。清代一位天津诗人梅小树曾在鼓楼上写下抱柱联,上联是:“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下联是“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所以,既至天津,不登鼓楼,你或许永远也无法领略它的历史风采。
天津卫三宗宝之一的炮台,指的是在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了加强天津城的守卫防备和防御清军入侵而修建的七座炮台。炮台环城而建,分别设在七个地方,就是今天的马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区窑洼南岸、红桥区西沽、邵公庄东和双庙街。
有诗曰:“畿辅严疆有驻师,七台棋布自崔巍。”说的就是天津城的环城七炮台,清朝时候,张志奇写的《七台环向》诗,把炮台列为“天津八景”之一。
但因为历史变迁,至今这七座炮台保留下来的只有河北区窑洼炮台遗址。
铃铛阁(音gao,三声),位于天津城西北角红桥区的南部。于明代万历七年建成,原本是稽古寺的附属建筑,名为“藏经阁”。藏经阁共两层,底部基础有三米多高,上为木质结构。屋顶飞檐重重,画梁雕栋,看起来庄重而不失华丽。阁楼顶部屋脊房檐系有铜铃数百个,清风徐来,便会叮咛作响,声音如梵音般悦耳动听,邻近数里,皆闻其声,所以又俗称“铃铛阁”。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登阁时就曾感慨:“夕阳在衣,风铃铮然;翔鸟上下,为之目旷神仪。”
阁内藏有珍贵的稀世典籍,海内孤本就有数百种。但在清代光绪十八年(1890年),藏经阁不慎被大火烧毁,楼阁及藏书化为灰烬。其旧址改成了天津最早的中学堂之一,便是现在地处天津城西北角的铃铛阁中学。
说到天津美食,狗不理包子永远是被人们第一个提出来的。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市汉族传统风味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至今约有一百多年历史,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狗不理包子口味清香爽口,特点是馅足油多,吃起来却不油腻;包子皮用的是半发面,口感柔软耐嚼;最令人称道的是每个包子都是17个褶,且疏密一致,放在一起如同一个模子做出来的一样。
十八街麻花又称“桂发祥”,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因其店铺曾坐落在天津大沽南路十八街处,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为“天津三绝”之一,在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十八街麻花和我们平常在其他地方所吃的实心麻花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夹馅麻花,色泽棕黄,由十根细条拧成三个花,口感酥脆爽口。天津的大街小巷都有卖。
耳朵眼炸糕是天津一种传统风味小吃,由光绪年间刘万春创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炸糕店曾坐落在一个名叫“耳朵眼”的胡同里而得名。
耳朵眼炸糕是清真美食,用糯米制作皮面,采用红小豆、白砂糖热炒后做成馅,然后用香油烹炸。最后的耳朵眼炸糕呈淡金黄色的扁球状体,馅心黑红细腻,口感饱满绵长,香甜酥脆。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平时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干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天津的秋季天高云淡,秋风气爽,加之风和日丽,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天津方言,跟传统概念的地区方言不同,而是特指整个北方官话区内一个较大的安徽方言岛。即以天津旧城为中心的,一个呈等腰三角形的方言岛内人们所说的土语,那就是地道的天津话,是一种来源于江苏和安徽北部的方言。
这跟天津话的起源有关系,对此也有众多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天津话本是属于本土地方话,是由当地的静海话在声调发生演变之后而逐步形成的一个语言特色;另一说法是根据民间坊言,老一辈天津人都听说过,他们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村。根据有关资料查证,确实发现天津早期的一些人籍贯在山西,根据这种移民说法,一部分人认为天津话来自山西;第三种说法最为 可信,也是多种角度考证最充分的一种说法。该说法认为天津人是“燕王朱棣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来的,燕王的驻军以老城厢为根据地,不断向南开发。在此设卫筑城后,移民便在此聚集。因此天津话来源于苏、皖地区的说法,最为可信。
这种差异也导致了天津语言体系的丰富多彩,方言岛以北的居民,语言接近北京话,东北一带接近唐山方言,西南和东南则接近静海方言。因此,这个方言区内的语言与“岛”周围的天津土语有很明显的区别。
现在,我们简单学习一下天津方言的日常用语。
(1)天津话多儿化音,如倍儿、哏儿、街底儿等。
(2)易吃字,如派出所,天津话就会说成“派所”;百货大楼,天津话会说成“百货楼”。
(3)“齿音字”多,普通话zh、ch、sh这些卷舌声母的字,在天津话里有一部分被读成平舌声母的z、c、s,例如“展览”的“展”(zhan),天津话却读为zan;“生产”(shengchan),天津话却读为sengchan;“事由”的“事”(shi),天津话却读为si。
二八八——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的
干嘛(ma四声)——干什么呢
倍儿——超级、特别、非常
哏儿(gen二声)——有趣、有意思,常和倍儿连用,倍儿哏儿指特别好玩儿的意思
耐人——这人让人喜欢,通常天津话说“我爱你”就是“我耐你”
受累——敬语,意为麻烦
恁(么)(nen三声)——怎么,天津人常常在后面接上“嫩么(那么)”,例如:你恁么嫩么腻歪人呢?(你怎么那么讨厌呢?)
叔叔——掰掰(bai一声)
伯伯——大大
伯母——娘娘
小姨——老姨
红眼儿——孙子或孙女
白眼儿——外孙或外孙女
女人——娘们儿
男人——爷们儿
朋友——哥们儿
姑娘——小女儿
那——内(nei四声)
这——介(jie四声)、贼(zei四声)
真漂亮——真俊(zun四声)
得空儿——有时间,有空
打擦——开玩笑
不觉(jiao三声)闷——不识趣
捯饬(dao二声 chi)——收拾打扮
崴泥了——遇到麻烦事了
献遣儿——讨好
起腻——赖着不走
硌应——让人觉得不爽
简直——直接走,不拐弯
二五眼——稀里糊涂的人
遭改——破坏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