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末日的贵族

真是难以相信:他真的苏醒过来了,生命又能重新开始了。

罗伦·罗伦森少校明白,自己永远也无法从那场悲剧中彻底脱身:悲剧已经延绵了四十多代人,并在他的有生之年达到高潮。在新生的最初几天,他的内心一直被恐惧所占领。即便是麦哲伦号下方那颗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星球也不能让他摆脱一个想法:今夜当他闭上双眼,沉入两百年来的第一次自然睡眠,会有什么样的梦境等着他呢?

他曾经目睹了任何人都无法忘怀的景象,在时间终结之前,那景象都会萦绕在人类的心头,无法散去。通过飞船的望远镜,他亲眼看着太阳系走向了灭亡。他看见火星上的火山十亿年来首次喷出岩浆;他看见金星的大气被吹进宇宙,片刻的赤裸之后,它自身也被太阳吞噬;他看见那几颗气体巨星逐个爆燃,成为一团团炽热的火球。然而,和地球的悲剧相比,这些都只不过是空洞苍白的景象。

那场悲剧,他在摄像机里亲眼目睹了。有人献出生命的最后时刻,将摄像机安装到位;但是和这些无私的人相比,那些摄像机也只是多存在了几分钟而已。他看见——

——大金字塔泛出暗红,然后塌陷成了一摊熔岩——

——大西洋在瞬间干涸,坚硬的海床裸露了几秒,随即被涌出的岩浆再度淹没——

——巴西的丛林一片火海,火光中升起的明月在夜空中熊熊燃烧,那光芒甚至堪比几分钟前最后一次落下的太阳——

——数公里厚的远古冰川化为气体,埋藏于其下的南极大陆短暂地露出了真面目——

——雄伟的直布罗陀大桥在半空中熔解、崩塌——

在末日前的那个世纪里,地球上到处游荡着鬼魂;它们并非死者,而是永远不能出生的婴儿。在最后的五百年里,地球上的出生率一直很低,这是为了将最后时刻的人类总数维持在几百万左右。于是,一个个城市没有了人烟,一个个国家遭到了遗弃,剩下的人类聚居到一起,共同迎接历史的最后一幕。

这是一个奇特的时代,人类在绝望和狂喜的两极之间往复摇摆。许多人试图依靠传统的消遣忘却命运,他们吸毒、滥交、投身危险的运动,甚至有人玩起了小规模的战争游戏;只不过战事受到密切监控,武器由双方协商定夺。同样流行的是五花八门的电子宣泄,有人投入了无休无止的电子游戏,有人迷上了互动式戏剧,更有人直接刺激脑部获得快感。

再也不必担忧这颗行星的未来了,行星上的一切资源、各个时代积聚下来的一切财富,都可以问心无愧地大肆挥霍。单以物质财富而论,每个人都是百万富翁,他们的财富之多,是勤勤恳恳的祖辈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他们不无讥讽却又不失骄傲地将自己称为“末日的贵族”。

千千万万的人醉生梦死,但更多的人投入到了比自己的生命更伟大的事业中去。凭着获得解放的巨大资源,许多科学研究得以继续进行。如果一个物理学家需要在实验中动用一百吨黄金,那么预算将不是问题,只是运输会有点困难。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议题有三项。一是对太阳的持续观测。这不是对太阳将要毁灭的事实有什么怀疑,而是要将毁灭的时间预估精确到年、月、日、小时。

二是对地外智能的搜寻。几个世纪的失败之后,人类曾将这个项目打入冷宫,事到如今又急不可待地重拾了起来。但即便到了最后,这个领域的成就也没能超过前人。面对全人类的追问,宇宙一如既往地给出了乏味的答案。

第三项当然就是向周围的恒星播种生命,以避免人类随着太阳的毁灭一同消亡。

到了最后一个世纪的开端,人类已经造出了更快、更精良的播种飞船,并将它们送到了五十多个目的地。结果不出所料,多数任务都以失败告终,但也有十艘发回了至少是局部胜利的消息。人类将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了更新、更先进的飞船上,尽管它们要在地球毁灭后很久才会抵达各自遥远的目标。最后发射的一艘会加速到光速的二十分之一,并在飞行九百五十年后着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罗伦还记得“无敌神剑号”从位于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船坞启航时的情景。他当时才五岁,却已明白这将是最后一艘播种飞船。然而,这个持续了几个世纪的项目,却为什么要在技术最成熟的时候取消?这一点,是年幼的他所不能理解的。他也绝对想象不到:在地球的最后几十年内,一项惊人的发现将会扭转整个局面,为人类赋予新的希望,并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当时,关于载人宇航的研究数不胜数,但还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案能将人类送到哪怕最近的恒星。这样的航行可能要持续一个世纪之久,但时间并不是最大的困难,休眠技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只恒河猴已经在“路易·巴斯德号”卫星医院里沉睡了近一千年,脑部活动仍旧完全正常。人类休眠的最高纪录是由一位患了特殊癌症的病人创下的,时间不到两百年。但是科学家相信,猴子做得到的事,人类一定也能做到。

生物学上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工程上的障碍却似乎难以逾越。

要将数千名休眠的乘客送到外星,还得带上开始新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资,这就要求把飞船造得非常庞大,要像曾经称霸地球海洋的远洋轮那么大才行。

建造这么一条飞船并非难事:只要在火星轨道外搭建船坞,再利用小行星带充足富裕的资源就行了。真正困难的是设计出合适的引擎,好让这个大家伙在合理的时间长度内飞到目的地,这一点可比登天还难。

就算飞船能加速到十分之一光速,也要经过五百多年才能抵达那些有望定居的目标。机器人探测器达到过这个速度,它们曾经飞速穿过附近的恒星系,经过几个小时的忙乱,将观测数据传回地球;问题是它们无法减慢速度、会合或着陆;如果不发生意外,它们就将在银河系中永远疾驰下去。

火箭技术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此,然而在深空推进领域,还没有能够替代火箭技术的办法。在宇宙里,减速和加速一样困难,但如果带上减速用的推进装置,任务的难度将不止是原来的倍数,而是原来的平方。

一条装备齐全的休眠飞船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它需要携带约一百万吨特殊物质作为燃料,这很困难,但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要想在航行结束前先行减速,它要携带的燃料就不是一百万吨,而是恐怖的一万亿吨,这一点根本不可能办到,因此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没人朝这方面考虑。

但历史发出了极大的反讽:人类居然在离开锁的时间还不到一个世纪时,获得了通向宇宙的钥匙。 jpVpUpRefzIrj2oHpuJ65xvP0LalRbZFxQx4VSdFJGGN7zcqIAVntfumEXW+B9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