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如果他是你,他会怎么想

我们所面临的情境,往往都是在某个觉察范围里,超过了这个觉察范围,我们就是“瞎子”。如果你玩过第一视角的游戏,例如《反恐精英》,在这个游戏里,你的觉察范围是一个有局限的视野,拐角处是不是有敌人,你并不知道,只有你走过去,然后甩一下鼠标才能知道。而如果这个游戏是个俯瞰视角的游戏,例如《盟军敢死队》,在这个游戏里,你对整个战场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由此,你会发现,当你的觉察范围变小时,你会被困在自己的视角里。比方说,你开着车被堵在路上,你会对前面一动不动的车队产生烦躁的情绪,这就是困在了自己的视野里。如果你下车往前走两步,可能就会发现,眼前的拥堵原来是前方两百米的交通事故造成的,跟这些车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打开手机地图查看路况,可能就会发现,可以把车慢慢开到旁边的辅路,因为此时辅路上的车速并不慢,这就是转换视角。因为当你打开手机地图时,你是在用俯瞰视角,这样就能根据整个城市的路况调整行车路线。

在NLP(神经语言程序)治疗方法中,有一个治疗理念叫“换框”。我们的觉察范围是在一个被我们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个体认知限定的“框架”里,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问题困住,是因为这个“框架”使我们看不到其他视角。而“换框”则是用一个新的框架来重新看问题,这样做增加了视角,更容易发现解决方法。

下面,我将采用情景换框的方式,引出四种不同的视角,并用四个简单的技巧来实现“换框”。

a.他人视角

2014年,奥斯卡多项大奖颁给了一部只有两个人演的科幻电影——《地心引力》,在这部影片中,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桥段就使用了“换框”。

这个桥段讲的是女主角宇航员莱恩·斯通误打误撞进入中国天宫空间站,准备驾驶神舟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发现返回舱已经没有能源,完全无法启动,于是万念俱灰,闭上双眼,打算等氧气用光后一死了之。这时,她的导师从舱外飘进来,鼓励她活下去,并提示她起飞跟着陆原理是一样的,可以使用软着陆推进器完成自救。

在这里,导师鼓励和引导莱恩·斯通的情节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而是莱恩·斯通的潜意识所构建出来的画面。

这就是一种他人视角的思维。陷入绝境时,莱恩·斯通通过潜意识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我的导师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他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这时她就将自我的视角换到了另一个人——导师——身上。

我再来说一个职场中的故事。

曾经,我的一位来访者,她任职的部门遭到裁撤,是换到其他部门任职,还是去新的公司,她在这两个选项中纠结。经过细致的分析和交谈,我察觉到她心里有个坎儿。于是我问她:“你能跟我说说,你最敬佩的人是谁吗?是什么原因让你敬佩他呢?”

“我想应该是我大学时的毕业设计老师,他带学生很有方法,对于每个学生他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她这样回答。

我接着问:“那如果是他面对现在这样的局面,你猜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她想了想说:“我想他应该会思考,这两个选项,哪个能帮助他快速提升能力和扩大个人视野。他是一个行事很稳健的人,所以我猜他会选择换到新部门以寻求持续提升。”

我又问:“那如果还是会纠结呢?他会怎样让自己更坚定呢?”

她想了想说:“我的那个导师比较果断。他肯定会想,一直纠结没啥用,还不如赶快进入工作状态,了解新部门的情况,看看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融入。”

我继续问:“那假如此时他知道了你的困境,要送给你一个词,或一句话,你觉得会是什么?”

她闭上眼想了一会儿,说:“如果他送给我一个词,那会是‘果断’。如果是一句话,那会是‘去做那个能让你快速提升的工作’。”

谈话进行到这里,这位来访者已经进入了状态,下定了决心。

在上述这个例子中,来访者是将视角换到敬佩的人——导师——身上,假想一下,如果他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想,怎么做。

对于这种视角的转换,转换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你熟悉的人,比方说:

如果你的某个好朋友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你的对手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做?

如果你的老板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想,怎么做?

……

你站在自己的视角想不通的事,换到他人的视角去想,可能就想通了。

b.克隆人视角

我发现一个现象:针对别人的困惑,似乎每个人都能给出建议,在这个时候,似乎每个人都充满了智慧。可是困惑的人换作自己,就束手无策起来。

既然如此,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你遇到一个和你同名且与你陷入相同困境的求助者,他请你针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这时你是不是也能马上给出一些观点和策略呢?

我把这个视角叫“克隆人视角”。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俊,他已经工作了10年,并在某企业做到大区经理的职位,在这之前他曾换过两次工作,现阶段他又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太顺当,恰巧这时有一个猎头给他打电话说有一个跳槽到其他公司做中层的机会,他为此很纠结,于是找到了我。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假如我是你的一个朋友,我的从业经历跟你一模一样,现在也面临这样一个跳槽的机会,因为知道你的职场经验很丰富,我找到你,希望听听你的建议,你会跟我说些什么呢?”

“嗯,我想想啊。我肯定会建议你先保持冷静,不要轻举妄动,猎头提供的机会,你可以去面试看看,因为在事业的停滞期多接触一些人还是有必要的,不过你也一定要当心这背后可能有‘坑’。”他沉默片刻,缓缓答道。

“好的,那我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先调查一下猎头说的那家公司,然后跟猎头约面试,面试时注意多多观察。此外,加入某些社群或参加某些培训,找机会认识更多的人,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展机会。”

“嗯,我都记下了。其实你刚刚说的,就是你自己下一步要做的,还有什么疑问吗?”

对话进行到此,他已经给自己开了一副药。

为什么这种视角叫克隆人视角呢?你搞不定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创造出一个跟你的情况一模一样的“克隆人”,然后让这个克隆人向你咨询,这时你反倒能给他提出许多解决方案。

实际上,这个克隆人不就是你自己吗?

再重复一遍:

“假如你的一个朋友跟你的经历极其相似,几乎一模一样。他现在也面临你所遇到的问题,他找到你,希望你给他一个建议、一个解决方案,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c.时间视角

当你烦恼时,你有过这样的思考吗?

“想象一下10年后的你,职业发展得不错,生活很美满,那时的你对此刻的你会说些什么呢?”

上中学时,我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发挥失常,考得很糟,这让我很沮丧。我的一位老师就跟我说:“你想象过10年之后的自己吗?那时候你大学毕业,工作了好几年,那时你还会在意10年前这次失败的考试吗?我想你恐怕早就想不起来了。”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恢复了自信。

在时间的长河里,站在过去看、站在现在看和站在未来看,即使是对同一件事也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比方说,失恋。

在失恋的当口,人会觉得天空突然变灰了,手心冰冷,整颗心像被一只大手紧紧地攥住了;三个月之后再看,多数人则会感到微微的惆怅;半年之后再看呢,有的人会觉得这次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的人会觉得这次失恋让自己收获了应对感情的经验……

我们的大脑进化出“建构式记忆”功能,并非为了让我们记住过往的各个细节,而是为了让我们对过往所发生的事件进行重新组合,忘掉不能接受的,强化有意义的,有时候甚至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被困在当下,那么何不试试站到未来的视角去看呢?换了时间的视角,会让我们更从容。

既然有三种时间视角,我们能站在未来看现在,同理,也能站在现在看过去。

1988年,有首歌特别流行,叫《如果再回到从前》,它的第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如果再回到从前,所有一切重演,我是否会明白生活重点?”

这句歌词就体现了一种思考: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你会对过去的自己说些什么?你会做出哪些改变?”

这时,有的人会说:“嗯,我觉得没什么可后悔的,如果当初做了别的选择,会比现在更难受。”

当他们说出这句话时,他们已经开始接纳从过去的选择中衍生出的各种烦恼和困惑,因为他发现,当初所做的选择已经是当时的最优选择。

有的人会说:“如果让我回到当初,我会尽快地了解,努力争取机会,那样就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当他们说出这句话时,他们已经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这会促使他在当下做出调整和改变。

苏格拉底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站在现在看过去,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了解自己的“生活重点”,为未来而学习。

d.导演视角

所谓导演视角,就是想象一个导演或者一个作家,用俯瞰的方式把我们的生活经历都记录下来。

于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转换到导演视角去看待就是:

“试着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导演,你正在拍一部传记类电视剧,这个电视剧的主人公是一个和你同名的人,现在剧情已经进行到这里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编排后面的故事?”

身处困境时,我们为什么会焦虑、纠结、忐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觉得,那是我们自己的困境,于是我们无法保持冷静,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捆绑,动弹不得。

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导演,把遭遇困境的人想象成一部传记类电视剧中与自己同名的人物,而那个困境只是电视剧的剧情,我们就能将自己从困境中暂时抽离,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此时,我们会变得更加冷静,我们开始构思帮助剧中人脱离困境的计划,开始思考如何将剧集拍得更精彩、动人,然后我们会自己构思出后续剧集的脚本,并按照这个脚本“拍摄”下去。

人生如戏。一出好戏不仅需要好的演员,还需要好的导演。你既是你人生的演员,也是你人生的导演。

表1-1 wjcz8tnt6TCFqBMnNCwY77ia0EbrgcXHAD8oed03EAUcOZRrVdhpUgBxg0LEaa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