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角色支撑情节

大泽:大家好。今天这堂课,我想讲讲“人物描写”。

前面大米提出“一部作品写着写着觉得很无趣,还应该继续写完吗”这个问题时,我曾说过,关键是要找出到底是角色不行还是情节不行的问题。 有趣的小说,是角色和情节有机结合的作品。 只是角色鲜明的小说并不会成为有趣的作品,而情节无论多么波澜起伏,如果角色苍白平庸,同样称不上有趣。

支撑情节的是角色。 要想撑起开阔的故事,角色必须充实丰满才行。

(图1)

(图2)

如果角色像三角形的顶端一样窄小,上面承载的情节就会摇摇欲坠(图1)。要想承载饱满的情节,就必须创造出足以支撑情节的牢靠的角色(图2)。那怎样才能塑造出那么出色的角色呢?这正是今天这堂课的主题。

要善于传达氛围,不要依赖数字和固有名词

首先, 描写人物不要依赖于数字和固有名词 ,这一点很重要。例如,绝对不要写“大泽在昌,五十五岁,上班族”,这样会导致角色过于生硬,不够丰满,而且读者也搞不清楚这个角色是重要人物还是跑龙套的。作者之所以容易这样写,大概是因为正在脑海里创造这个角色,但形象不够具体。所以, 请尽量在脑海里构思出角色的具体形象 。那具体形象怎么塑造呢?答案是注意营造 “氛围”

比方说,假设大家今天与我是初次见面,并不会一下子就知道我现在五十五岁,可能会有“中年男性,大概五十多岁……感觉不像上班族,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说,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的印象。“氛围”正是通过这些信息营造出来的。不过大家想必清楚,并不是把角色的外表不厌其烦地统统描写一遍—例如身穿藏蓝色夹克、条纹衬衫和浅米色斜纹布裤等等—就完成了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诸如服装、相貌、发型等,其实并不重要。描写人物必须要做到的一点,就是 寻找能使该人物的形象变得鲜明而立体的文字。

为了能够更具体地构建人物形象,我建议大家先以熟人为模特来尝试描写,不妨选择亲朋好友、同事或上司,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演员。但要注意, 不要使用现实中的人名。 像“类似松岛菜菜子”“很像织田裕二”这样写,也许能方便读者想象出具体的形象,对象越是有名,角色就越容易变成附庸, 结果只有作者落得轻松罢了。作家可不能偷懒放松。 此外,就算没有明确写出现实中的人名,但如果轻易暴露,让读者觉得“这个角色怎么看都是织田裕二啊”,那就跟写出名字没什么区别了。要记住,过犹不及。 描写人物时,参照演员的形象最多只能算是手段,而非目的。

角色登场要有理由

小说里会有各式各样的人物登场。以推理小说为例,男、女主人公和反派这三个角色是故事的主轴。若以女性作为主角,则可用男性来与之搭档。另外,有时还可能存在多个反派人物。

我写小说时, 考虑最多的其实并不是男主人公的刻画,而是女主人公和反派人物的塑造。如何让充满魅力的女主人公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人物登场,是最令我费脑筋的。 譬如反派,并不是简单写成残酷无情的恶人就行,因为实际上既有悲情的反派,也有本身并不想作恶、但其立场迫使其不得不作恶的反派。也就是说,他们在故事中的登场必须要有理由。对于小说而言,“理由”至关重要。无论男、女主人公还是反派人物,都要有登场的理由。而且不光是这三大主要角色,从戏剧效果来说,即便是“路人甲”“客人乙”等无名无姓的角色,其出现也必定存在理由。

假设你是小说的主人公,此刻正在乘地铁,请观察所在车厢里的乘客,可能有中年男性工薪族、女高中生或老人。 小说里的人物出现在某一场景必须存在理由 —我们必须基于这一点来安排登场人物。例如,假设这辆地铁里发生了某起事件,乘客们就成了目击者。再假设目击者里有女高中生,如果事件发生在上午十一点,高中生平日在这个时间乘地铁就显得有些奇怪了。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必然存在理由。“因为这天考试,所以放学很早”或“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上学迟到了”等等。正因为存在理由,相应的人物才会出现在相应的场合。尽管 这个理由不一定要在文中明确写出来 ,但作者必须清楚才行。

在细节上精雕细琢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是由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又称“方法派表演”。

假设大家都是戏剧演员,拿到剧本,被分配了各自的角色。假设你这次的角色是和主人公谈恋爱的女白领。这时你不能光是读剧本记台词,还必须为你的角色创造出剧本上没写的人生,诸如父母是否健在?有无兄弟姐妹?家庭是否富裕?兴趣爱好是什么?钱包里平时放多少钱?每天感觉最幸福和最烦闷的时间是?……这些事导演都会逐一问起,你必须全部对答如流才行。如果你扮演的是女白领的角色,若被问到“你喜欢喝茶还是咖啡”,你回答“咖啡”,还要想到更进一步的细节,比如“放不放糖或牛奶”。也就是说, 针对自己的角色,演员应该更具体、更真实地对剧本上没写的细节进行精雕细琢。 这就是被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方法。

对于塑造小说的登场人物,我认为同样需要如此。越是重要的角色,就越该雕琢好细节部分,否则是无法塑造出鲜明而立体的角色形象的。能否写出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的角色, 取决于该角色能否带有鲜明的个性,宛如真实地生活在你的脑海里。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是只有一个镜头或没有任何细节描写的角色,也能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该角色的生动鲜活。

还可以制作角色表,逐渐记下自己对每个登场人物的想法。 作家写小说,通常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设定好了所有角色。即便是中途登场的人物或配角, 也可以通过所累积的笔记来增加人物的深度。请记住,正是人物的深度才使故事变得有趣。

一成不变的主人公无法打动人心

只要是人,就有个性。个性究竟是指什么呢?容貌?还是性格?当然我并不是说,通过一部长篇小说就能写尽一个人的性格。但无论再怎样描写“那人很认真,很淳朴,是一个极温柔的人”,都不能说描写出了性格。那怎样才能在小说里描画出一个人来呢?

在我看来, 小说必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角色发生变化。没有哪篇小说是主人公从头到尾毫无变化的。主人公会随情节发展而有所改变,故事情节会促使其他登场人物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过程才能让读者投入感情。 要让读者对主人公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这一点非常重要。

描写人物,就是要让主人公遇到能让读者投入感情的事,并将主人公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使之产生共鸣。无论主人公遭遇了何等惨事,读者如果不能对主人公的感情产生共鸣,就只会觉得主人公“真可怜”而已。仅止于此的小说,与能让读者跟着主人公一起痛哭的小说,有着本质的差别。再比如,描写对主人公做尽坏事的反派角色时,仅仅让读者觉得“这家伙真过分”,和能让读者产生“我要变成主人公找他报仇”的想法,效果是不同的。当读者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干掉这个坏蛋”的时候,就会渴望继续读下去。到这一刻,可以说读者已入作者“彀”中矣。

所以, 我们在写小说时应该始终留意,让读者为故事和主人公注入感情。 主人公从头到尾毫无变化的故事是无法打动人心的。我再强调一遍: “主人公从头到尾毫无变化的故事是无法打动人心的。” 大家今后在构思情节时, 请在这方面多加留意,要清楚自己该让主人公发生怎样的变化。 所谓角色和情节的有机结合,就体现在这里。

故事的发展与角色的变化

下面我们再来更具体地思考一下,看看怎样展开情节,才能确保主人公不至于从头到尾毫无变化。

譬如写恋爱小说,大家会从哪里开始写起?恋爱有“相遇”“相恋”“失恋”三个要素,一般人多会从“相遇”开始写起:“雨夜里,因为没带伞而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为自己撑伞遮雨的男人。”如果有恋爱小说大奖的新人奖,而我又是评委的话,这样的开头会让我觉得“太模式化”。

恋爱也有开始、高潮和结束。“就算恋爱多年一直感情融洽,现在也有可能会产生隔阂。去年还想着一辈子都要在一起,今年可能就改主意了。”再比如,“刚刚失恋,非常颓丧,丧失了生活的希望,迷茫地走在街上,却遇见了某个人。”从这些地方开始写都是可以的。故事从哪里开始,是作者的自由。

故事从哪里开始写起,与角色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如何变化,是有着很深的关联的。如果写作顺序是“相遇”→“相恋”→“失恋”,主人公就会发生消极的变化;如果是“失恋”→“相遇”→“恋爱高潮期”的顺序,主人公就会发生积极的变化。因此, 大家在构思时,请将故事的发展与角色的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于“故事从哪里开始”,我会在以“情节”为主题的讲座中做详细说明。大家现在请先记住:“要让角色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意外角色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是指什么?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人物。 读者一直以为是好人的角色,其实却是坏人,这就是一种意外。只不过,这种模式从几十年前就已被写烂,早没了新鲜感。况且在推理小说的世界里,“好人一登场就该先定为疑犯”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似好实坏”的人物设定并不能令人眼前一亮,也无法借此打动读者。

那么反过来,“似坏实好”的设定怎么样?让主人公吃尽苦头的人,最后却成了主人公的助力。至于个中真相,可以从各方面加以虚构,例如不是“因为是好人所以帮了主人公”,而是“讨厌主人公,但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所做的事相当于帮了主人公”。 “似坏实好”的设定,能赋予故事以深度,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似好实坏”的设定,会令故事显得平庸俗套,所以请尽量避开这样的设定,尤其是对主要角色而言。

一切从观察开始

怎样才能塑造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充满魅力的角色呢?关键只有一点,就是“观察”。观察别人,仅此而已。上回也曾讲过,请大家在公司、上下班坐电车等场合,对周围的人边观察边想象。譬如,对方是否总是穿一样的衣服?是在看书还是在听音乐?做什么工作?已经成家还是单身?……在深夜十一点多的电车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会变得没有防备,这时就能窥见人的本质。这个人是回家后连澡也不洗就钻进冰冷的被窝,还是改换装束像变了个人一样去夜里的热闹场所游玩?请尽量想象对方的人生、背景等无形的要素,不过没必要向对方确认自己猜没猜对哦,免得被当成跟踪狂(笑)。总而言之,请尽可能地坚持观察、想象。

陪酒女郎说,要想看穿初次见面的客人,关键在于鞋子。我的工作室位于六本木,到了晚上,能看见很多年轻人。尽管他们去美容院做美发,穿着流行的西装,但鞋子总是很破旧。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闲钱照顾到鞋。想必各位平时也经常如此吧?像今天这样的场合,会特意穿上好衬衫,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可是鞋子还和平时一样。可以说,看一个人穿的鞋好不好,确实是判断其经济实力的关键。 请大家对鞋、手表、领带等物件多做观察。 譬如,看见一个中年男性身穿皱巴巴的廉价西装,脚蹬一双笨重的工作靴,腕上却戴着劳力士手表,或是只有领带显得很新很有品位,就可以想象“这个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他是不是在公司里跟年轻女子搞外遇”。

看看对方的视线尽头

我教大家一个观察别人的要诀,就是去看对方的视线尽头。通过观察视线,能够了解对方的兴趣所在。 比如,看见一个男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妙龄女郎的大腿,就能知道“这家伙是个色狼”;看见一个人在电车里认真阅读文化学校张贴的广告,就能想到“这个人现在想提高技能”。夏洛克·福尔摩斯通过观察,就能猜中对方的职业和兴趣。请大家也尝试仔细观察。反复训练 “观察和想象” 是塑造有魅力的角色的第一步。

描写强烈的情感

赋予人物以强烈的情感,也是塑造角色的一种方法。距今二十多年前(1993年),日本曾遭遇了“多哈悲剧”。在卡塔尔多哈举办的足球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日本对伊拉克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日本队一直在场面上大幅占优,却在比赛临近结束的伤停补时阶段,被伊拉克队踢进追平比分的一球,最终痛失出线权。

第二天我参加高尔夫球比赛时,与作家胜目梓同乘一车,谈到了前一晚的“多哈悲剧”。当时胜目先生说:“我很久没见过人们那样真正目瞪口呆的表情了。”这和我的感受一模一样,我还记得自己当时真的非常惊讶。当伊拉克队踢进追平比分的一球,响起终场哨声,宣告了日本队无缘出线的那一瞬间,所有日本球员的脸上都浮现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目瞪口呆”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平时用得极其理所当然,但当人们在现实中真的眼见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时,究竟会怎样的“目瞪口呆”,这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难得一见。我还记得自己在看电视直播时才恍然大悟:“啊,原来人会露出这样的表情啊。”同时,我觉得“这对写小说会有帮助”。我想,胜目先生肯定也有同样的感受。

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如愤怒、震惊、悲伤时,人会露出怎样的表情,发出怎样的声音,说出怎样的话?例如,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遭遇车祸的母亲,会作何反应?有人可能会忍不住想写“没事吧?有没有受伤?”但在现实中母亲的反应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可能会发出不连续的呻吟,如“什么”“不会的”“啊……”,也可能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 若有机会,请大家仔细观察人在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时会作何反应,然后尽力想象,并试着写出来。

现实与真实的区别

这里我想提醒大家, 没必要描写现实。小说不需要现实,但需要真实。 现实与真实的区别,对于写小说格外重要。大家想想电影中的动作场景或历史剧里的武打场景就能明白,倘若按照现实来描写打斗,并不能吸引人,但描写也不能都像漫画一样夸张华丽。 在某种程度上不虚假,同时兼顾吸引力, 我认为这就是真实。

角色描写也可以说是一样的。没必要塑造完全符合现实的人物,但必须写得真实,不然会遭到读者的冷遇。有人爱写极其贴近现实的人物,也有人爱写漫画式的角色,如何把握尺度,全由作家的个性决定,但无论写什么,最好还是能意识到现实与真实的区别。

对主人公穷追猛打是作者的职责

到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貘:我的作品常被人评价“主人公像木偶一样”。请问主人公的行为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化,与像木偶之间有什么区别。

大泽:打个比方,假设主人公每天的生活就是家和公司两点一线。有一天,他在上班途中遇到了某件事,但他的行为并未改变。第二天又发生了同样的事,可主人公还是只在家和公司之间来回。这就是木偶。如果在那件事的影响下,主人公上班之前在别的车站下了车,就不再是木偶了,因为他应对事件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人就算遇到一些事,也不会在第二天就立刻改变习惯,所以要 由作者来创造局面,对主人公穷追猛打,使其自身渴望改变,或是不得不改变,这是作者的职责。 只要主人公做出相应的反应,就不是木偶,而是发生变化了。关键就在于,主人公是否经过思考后再行动。

主人公≠作者

在这里,我先对“主人公思考”这一点稍作解释。当主人公思考时,身为作者的你应该也在思考。 如何行动?忍到什么程度?选择哪种方法?作者必须与主人公感同身受,一同思考 ,因为这关系到主人公的性格和角色刻画。

然而, 没必要让“主人公=作者”。主人公的性格不等同于作者的性格 ,不然我非得死过一万次不可(笑)。作者必须先决定,主人公是被打一拳就立刻还手的人,还是会在被打第二拳时再还手,或者被打十拳他仍会忍耐。被打十拳仍不还手的人做主人公也是有的,但作者需要解释主人公为何能忍耐到这种程度,要提供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恰当理由。

例如,主人公以前是拳击手,曾在赛台上打死过人,现在则放弃拳击,当了上班族。这样的一个男人,有一次在街头被地痞纠缠,挨了好多拳,却毫不还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曾用拳头打死过人,所以只能忍。但在周围的人及读者看来,他是因为怯懦而甘愿挨打。当读者得知主人公的过去,理解主人公只能忍耐时,主人公在读者眼里就会变得与先前的印象截然不同。 这就如同前面所说的“似坏实好”一样,角色塑造也需要让人物形象有一定程度的反转。

小说里的规则

现实中的人做事,其实经常是“不合逻辑”的。平时讨厌吃甜食的人,偶尔看见别人吃饼干,说不定也会拈一块尝尝。但在小说里,如果出现讨厌甜食的登场人物吃蛋糕的场景,就必须说明理由才行。 小说的登场人物必须符合逻辑,而且其逻辑要求具备一贯性。 如果逻辑崩溃,必定要有理由。也就是说,故事需要理由。

这也可称为“规则”,但只是小说世界里的规则,并不同于世间的普遍规则。例如,故事可以是宇宙飞船降临新宿,主人公与外星人展开战斗,这没什么,但如果主人公明明讨厌甜食,却一直吃蛋糕,就说不过去了。我的小说《新宿鲛》的主人公鲛岛,与各种各样的罪犯战斗,但如果敌人中出现外星人,那就无疑写失败了。因为读者一直将《新宿鲛》当作真实的警察小说,如果出现外星人,原本真实的世界也就崩溃了。

无论多么荒唐无稽的故事,都得有规则才行,否则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那样的话,只要弄出一群超人来就行了,故事也就没意思了。没有规则,世界混乱,是小说世界所不允许的。

游走在规则边缘

角色也一样,不能违背既定规则,否则读者会觉得“这人不应该做这种事啊”,那样就失败了。这也是一种较难掌握的技巧,但作者可以耍耍小花招,故意让角色游走在规则的边缘。

仍以拙作《新宿鲛》为例,主人公鲛岛是个直面黑道不妥协的铁血刑警。这样的一个硬汉,却要为摇滚歌手阿晶写歌词。这就是游走在规则的边缘(笑)。尽管如此,我毕竟认真构思了以下情节—阿晶尚未正式出道前,二人相遇相识,鲛岛见她为了创作歌词而苦恼,觉得“这不如用我的讲话风格来写”,于是提供帮助……而鲛岛也确实认真地考虑了歌词,我觉得像这样“游走在规则边缘”是没问题的。

让主人公游走在规则的边缘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能迅速增加角色的深度。 意外性常能增加深度。 让主人公“不应该做这种事,但又并非绝对不会做”般游走在规则的边缘,能瞬间彰显存在感,迅速拉近角色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冒险,做得过火可能会激怒读者,觉得作者是在胡来,但 意外若是用得好,就像做菜时添加香料一样,能使角色的形象变得鲜明立体,效果值得期待。

同样地,如果想让某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与其啰里啰嗦地描写服装或发型,不如让该人物表现出意外性。譬如,主人公走进咖啡店,看见一个外表邋遢的中年男人,突然发现他端着咖啡杯的手的指甲很干净。当主人公惊讶地看着对方的手指甲时,读者的视线也会随之聚焦。通过意外性,这个人物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越是登场画面很少的人物,越需要冲击力。因为角色越有深度,支撑情节的部分就会变得越发坚实厚重。

如何生动有趣地描写人物的过去和背景

还有其他问题吗?

鳄鱼:为了使角色更有深度,我想交待该人物的过去和背景,但不管怎么描写都显得很无趣,像说明文……

大泽:最简单的办法是不要让该人物自己讲述过去,但通过“叙事”来讲述呢,就容易变得像说明文。一般来说,回忆场景任谁来写都很难做到有趣,因为读者会在“叙事部分”看见作者。如果场景突然暂停,作者突然现身,说明“其实他有这样的过去,因此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理创伤”,肯定显得很没意思。这部分越长,越会使读者感到不耐烦。看来鳄鱼害怕这样的局面。那该怎么办呢? 只要把回忆场景安排在“对话”里就行了。

要做到不在“叙事部分”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明,而是通过“对话”揭示主人公的过去,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塑造善于插话的对手。 插话者可以是主人公的恋人,也可以是刚认识的朋友。这个角色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主人公就可以回答“其实……”。当然,如果主人公也一直啰哩啰嗦地长篇大论,就跟“叙事部分”的说明没区别了,所以要让另一个角色在适当的地方插话,一边同时描写两个角色,一边推动对话。

另一种方法是在对话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插入叙事部分,稍作补充说明,然后再次回到对话。 也就是说,最初的对话只是进入回忆场景的前序,叙事部分才是重点。不过,叙事部分过长同样会显得无聊,所以写一段后还要安排角色插话,回归对话。这种方法对技巧的要求很高,但能使回忆场景变得不再拖沓,给读者以新鲜感。

仍以《新宿鲛》为例,主人公鲛岛本是资深警官,却中途离队,现在成了新宿警署的刑警。他在床上向恋人阿晶解释工作原因的场景,就是进入回忆的契机。阿晶发现鲛岛后颈的伤疤,问他“脖子上的伤是怎么回事”,鲛岛回答是被日本刀砍的,阿晶又问是不是黑道砍的,鲛岛回答“是警官”。看到这里,读者就会产生疑问:“啥?警官被警官砍伤?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场景切换,进入回忆。在这个故事里,光是回忆就长达一章,所以并不能立刻回到对话,但总而言之, 进入回忆场景的契机很重要。 关键是要创造这样一个切入点:“我其实并不想说,但既然你问了,我就不得不说了。”

通过措辞表现角色的个性

接下来讲讲角色的措辞。我读新人奖的参赛作品,发现很多人都爱把不同角色的对话堆在一起,叫人分不清是哪个角色的台词。要知道,角色与对话是不可分割的。面对不同的对象,角色的措辞和讲话方式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状况和情绪下也会发生改变。同一个人物在与上司和朋友对话,措辞是不同的。例如,有的人跟同事或后辈交谈时,措辞粗鲁随便,但跟上司交谈时,就会变得无比谦恭,甚至到了卑躬屈膝的程度。如此仅仅通过对话,就能使一个角色的形象跃然纸上。关于“对话”,我会在下堂课上再讲,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请大家务必明白, 通过“俺”“老娘”等第一人称的称谓,或是对话,能表现角色的个性。

不要通过叙事描写性格

新人的作品,经常出现通过叙事部分描写人物性格的情况。其实,与其在叙事部分中写“他是一个没骨气的人”,不如通过对话表现该人物“低三下四”的态度,这样更能打动读者。同样地,不要直接写“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应该通过该人物做出的行为,或他与别人的对话,让读者自己觉得“这个男人真正直”。通过叙事部分写一个人物如何如何,尽管方便推动情节发展,但从写小说的角度来讲,作者这样做只是在偷懒,相当于放弃了故事技巧。我再强调一遍, 描写人物不能贪图轻松。 若想把某个人物写成讨厌的人,请多花些心思,构建能让该人物显得讨厌的场景,或者通过该人物与别人的对话,使其令人讨厌的部分自然地呈现。

前面已经说过,主人公不等同于作者。其实不仅限于主人公,所有登场人物都不等同于作者,所以每个角色的世界观都各不相同。二十多岁的女性创作以五十多岁的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时,作者与主人公的世界观应该是不同的。在作者看来,四十多岁的男性就算是大叔了,但从主人公的角度去看,四十多岁还很年轻呢。倘若意识不到“作家的视角与登场人物的视角”之间的不同,写作过程中就会发生混乱。 如果年龄、性别均不相同的角色们的世界观与作者的世界观一致,也就意味着所有登场人物的个性统统一个样 ,那这故事肯定特别无趣。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世界观。有人觉得买一万块钱的手表太贵,也有人觉得太廉价。所以大家在写作时要时刻谨记, 角色眼中的世界是因人而异的。

拥有自己的“剧团”

作为塑造角色的方法之一,我希望大家能拥有自己的“剧团”。没必要事先确定演员的年龄和性别,只要把七八个富有个性的角色分配给每个演员,再根据需要决定男女老幼即可。这是因为,这个剧团全是超级名演员,无论角色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演起来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 只有角色的价值观、立场、思想、个性等是确定的。 然后只要根据故事里的角色类型、登场的场景来安排年龄、性别、职业即可。由此可见,基于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物描写是很无聊的,对角色起不到半点说明作用。

但请注意,有一点对于角色塑造很重要,那就是“特长”。 你们中的多数人想必已经工作了,肯定有些事是“正因为从事这份工作才能做到”的,比如精通电脑、能看懂设计图、熟悉法律等等,你们各自都有职业所带来的特长。在写小说时,没有理由不活用这种特长,而职业与特长密切相关,所以是塑造角色的好素材,即便是曾经的职业或学生时代的课外活动经验也可以。

在哪里、如何活用这些特长,也是很重要的。前面提过“被打十拳也不还手的男人其实以前是拳击手”的设定,如果他一出场就突然痛殴对手,这个设定就毁了。那么,这种特长应该用在哪里呢?不如始终留着悬念,直到最后一刻再营造痛殴对手的场景,这样也能达到使读者宣泄情绪的效果。

“原以为毫无作用的特长却在出人意料的地方大放异彩” —这是江户川乱步奖的作品所常用的模式,用得好了,也能为作品增添趣味。打个比方,假设现在有一群武装恐怖分子闯入这幢大楼,将大家绑为人质。这里有一把枪,谁来持枪跟恐怖分子战斗呢?要是有谁以前当过警察或自卫队员,那就简单了,可惜这里没有那样的人。但再一问,有位女性参加过全国运动会的射箭比赛,还有位男性虽然没用过手枪,但对枪的结构很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比起了解枪械的男人,或许让擅长射箭的原全国运动会参赛选手来教大家如何射击,会更容易击中。也就是说,通过巧妙运用特长,能使角色栩栩如生地大展身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推理小说须具备常识

最后再说一件很重要的事。

打算写推理小说的人,必须具备常识。 无论是写“本格推理小说”还是“硬汉派推理小说”,作者必须大概读过古今中外的名作和经典,本格推理必须具备布置诡计的知识,警察小说则不可缺少警察的专业知识。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为例,因为这部作品非常出名,而且已被拍成电影,所以我在这里就不怕剧透了,它的诡计就是所有嫌疑人都是罪犯。如果大家没看过这部作品,在完全偶然的情况下写出了计谋一模一样的小说,那就算为自己辩解“我又没读过,不能算剽窃”,也是行不通的。光是“没读过”这一点,就说明你已经失败了。至少得读一千部前人的作品,才有资格参加推理小说文学奖的竞争。请大家记住, 推理小说这种体裁,没有基础知识的人是写不好的。 各位平时读书吗?有每月读书少于十本的人吗?真有啊,那可不行。

当作家就像杯里的水—读书量越来越多,最后才会溢出,才有写作的热情。半杯不满的人就算勉强写,空出的部分也填补不上,总有一天会遇到无力跨越的障碍。当然,杯子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并不是说读书多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但是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意外的安排,都需要阅读大量的书才能把握好。

我读书最多的时期是在高中二年级,一年读了一千本书,每天三本,从图书馆书架的一端开始读了个遍。在成为作家之前,每年也读了五百本到一千本,标准的推理小说自不用提,新晋作家的作品和优秀的非虚构类作品也读了不少。通过阅读各种作家的各种作品,我掌握了自身经历以外的知识,也拥有了对于小说的直觉。我认为,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会成为下一部作品的素材。请大家阅读大量的书,再当作家吧。 u2pcYzkyBIDfIQH4Uwu+CdAt5vZEJeM6i59lFtA/F6Y6fQzu0eQoejTH5/B72Mo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