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在日本逐渐下定不顾一切危险与美国开战的决心的这个过程中,它贯穿始终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从1937年开始并逐步扩大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序曲开始于6年前,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日本把“九一八事变”称作“奉天事变”,它不仅标志着远东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而且也显示了日本国内权力体制的变化。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其实还有更长的序曲。它根植于日本想要成为东亚霸主,建立殖民帝国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野心。日本的野心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的明治维新运动,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迅速现代化的进程,将西方的方法引进日本文化。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和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都由日本首先挑起,也奠定了日本在东亚的统治地位。在亚洲,日本的成功经常被视为对西方在亚洲主导地位的成功挑战和重大打击。而事实上,日本是想要为建立自己的殖民帝国奠定基础。日本强占了朝鲜、中国台湾、库页岛南部,并在中国东北获得700英里南满铁路沿线的租借权。日本在1901年获得在北京和其他几个中国城市驻兵的权利,名义上是为了保护外交使团和本国侨民的利益。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极其虚弱,处于解体边缘,后来更是扩大了在南满 对日本的让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入协约国参战,想要获得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日本利用中国的虚弱和政治动荡强迫中国承认其在中国东北南部、内蒙古东部的特殊地位,并扩大了在南满铁路的特权和租约。在1915年,日本甚至强迫中国接受和日本联合建立警察部队,并在政治、经济、军事事务中接受日本顾问。如果接受所有这些条件,中国事实上就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在协约国的支持下拒绝了以上条款。但以上事件在中国人民当中留下很强的反日情绪,这种反日情绪在20多年以后日本试图征服中国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1917年日本和美国达成协议,接受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换取美国承认日本在华的“特殊利益”。门户开放政策由美国在1899年提出,允许各国平等地利用中国的贸易开放口岸。日美协议中有些模糊的地方,但是日本认为这就意味着美国承认日本在南满的特殊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在这片矿产丰富的中国土地上扩大了影响力。同时,贫弱的中国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的努力都失败了,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政治无序状态。

在20年代,国际上和日本国内都出现了反对日本统治朝鲜和蚕食中国的声音。迫于压力,日本采取了怀柔政策。两次大战之间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奠定于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与会九国签署了条约,保证中国的独立和完整地位。华盛顿条约签字国除了中日以外,还有英、法、美、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葡萄牙。 1 条约希望中国在国际合作的帮助下渐趋稳定,缓解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这有利于西方列强在华获取经济利益。所谓的“华盛顿体系”在20年代基本上是起了作用的。日本在侵华方面多多少少保持了克制的态度。1928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在南京组建起中央政府,并利用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开始在全国建设交通和通信网络。尽管中国仍处于动荡不定的形势当中,但是正在逐渐融入国际经济秩序;而这个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门户开放”的原则之上,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都有意维护这个经济秩序。

但是在日本国内有一种声音,它把“华盛顿体系”视为对国家未来的潜在威胁,并且这种声音越来越大,在民众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由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崩盘所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了日本,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国内的反西方情绪。日本国内渐渐兴起了自给自足减少对西方资本主义依赖的主张。 2 同时在中国,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发起抵制日货运动,并且开始侵蚀日本自从1905年以后获得的在中国东北的经济权力,这些都加剧了日本国内对华的敌意。这种敌意也影响到政府。激进派要求建立强硬的政府,并采取更有侵略性的外交政策。在日本军部也有不满势力,认为在国际事务上采取合作姿态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利益。以上两种声音甚嚣尘上,这种不满情绪在年轻的中级军官当中特别明显。东京的陆军参谋本部已经越来越控制不住这些少壮派军官了。

在日本关东军里集中了一批最为激进的少壮派军官,他们想要改变日本的自由资本主义外交原则,并结束长期以来依靠西方列强的外交政策。关东军组建于1906年,任务是保卫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领地。随着局势逐渐紧张,1931年9月18日,在一些关东军的少壮派军官策动下,日军夜袭驻扎在南满奉天(今沈阳)的中国当地驻军。 3 尽管这次事变并非出自日本政府授权,但东京很快就事后批准了关东军擅自发起的战争行动,这一行为显示政府不仅根本无法控制军部的行动,而且愿意支持军方自发的主动挑衅行为,在军方步步紧逼的侵略行径面前让步。

“九一八事变”起初看来像是一个小事件,后来却被证明是东亚历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以“华盛顿体系”为基础的战后远东国际合作局面的结束和日本在国际上被孤立的开始,而这种孤立地位又进一步地刺激日本国内的反华和反西方情绪。中国请求国联干预制裁日本的呼吁无人理睬。西方国家处于大萧条的困境当中,只顾自己的利益。国联在面临第一个考验的时候就退缩了,没有对日本进行制裁。国联这次所表现出来的软弱此后在欧洲和亚洲一次次被充分地暴露。美国不是国联成员,这次也不约而同地避免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受到国际舆论的纵容与日本国内民众和东京政府事后的支持,关东军进一步扩大侵华规模。1931年10月8日,日军轰炸中国东北和华北交界的锦州,这终于对国联有所触动。国联理事会此刻也仅仅是组成一个以英国的李顿勋爵为首的调查团,调查冲突的起因并提出解决事变的方案。1932年9月李顿调查团提交报告,谴责日本的行动,但同时也敦促中国承认日本在这个地区的特殊利益。此刻,日本早已在中国东北建立起一个傀儡政府。新成立的伪满洲国只在名义上算是一个独立国家,事实上完全受控于日本。

在国际舆论一致的谴责和拒绝接受伪满洲国现状的呼声当中,日本于1933年3月退出国联。这标志着日本彻底的孤立。在日本国内,入侵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行为无论在普通民众还是统治阶级当中都受到热烈欢迎。日本的国际孤立引起国内的愤怒和反抗。政府的军国主义宣传使普通民众相信日本的行动是正义的,而西方的态度是不公平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自己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正是在亦步亦趋地模仿他们如此愤恨的大英帝国。)整个国家向右翼急转。那些倡导“皇国复兴”,团结一致,为天皇献身(天皇被视为活着的神),还有弘扬传统日本文化与传说的意识形态大行其道。1932年5月代议制政府倒台,日本组成了国家团结内阁,阁员基本上都是军队将领和文职官僚。军方在政府当中越来越咄咄逼人(当然军方内部也有严重分歧),而政府中文官的权力受到限制,大部分问题上只能对军部唯唯诺诺,向军方的压力低头。

关东军一直都是激进势力的大本营,他们和中国军队继续作战。 4 1933年5月,伪满洲国的边界扩张到长城一线,离北平不足40英里。两年之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被迫撤出了长城以南的边界地区(包括北平城在内)的驻军。日本在华北建立了军阀领导下的傀儡政府。在此刻,日本的国策重点在于巩固伪满洲国的扩张成果,并稳定与南京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外交关系。但是未来的冲突仍然一触即发。

到1936年中,日本政府做好了修改“基本国策”的准备工作。 5 此刻日本的国策还缺乏明确的表述,它试图调和陆海两军互相矛盾和剑拔弩张的战略目标,但是却无法根本解决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冲突。日本需要抗击列强在东亚地区的“侵略政策”。这就需要在东亚大陆上确立日本的统治地位,而日本的手段是一方面加强伪满洲国的经济和防御势力,消除“苏联的威胁”,另一方面向南洋扩张。这是日本第一次在国策中正面提到南进。虽然国策当中只是模糊地提到南进战略,但它反映了海军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声音越来越高。自20世纪初赢得日俄战争的胜利以后,日本海军就在国内保持了极高的声望,在1934年废除了于1922年和英美签署并在1930年续约的海军军备限制条约以后,日本海军的声望进一步提高。1936年夏季所制定的外交政策目标应该用和平的方式达到。但是陆军在伪满洲国和朝鲜扩张应达到能够“在和苏联发生冲突的时候对苏联的远东部分发动先发制人打击”的程度。而海军的军备扩张也应达到能够“在与美国海军的作战当中取得西太平洋制海权”的程度。日本强调只要英国承认日本在华的特殊利益,不在苏美中一边对日本施加压力,就应该和英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同时,日本应与德国建立友好关系,共同反共。

虽然日本的政策在表面上强调了和平意愿,但实质上却进入了与英美正面冲突的轨道。而同时,陆军一门心思准备和苏联开战以消除北方威胁。日本此时早已不受1922年华盛顿体系的制约。为了在国际上宣示这一点,也为了和德国建立友好关系,1936年11月,日本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任何一方如果和苏联开战的话,另一方不得向苏联提供任何援助。

1937年,中国国内抗日情绪高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代替了中国国内国共两党多年的尖锐斗争。在日本,陆军也降低了对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预期,因为此时文官政府从通过扩张解决经济危机的立场转向了依靠工业化、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的政策。但是这种观点不可能在日本占上风,因为它和军国主义信条,即日本的经济独立应该依靠武力的支持这个观念相冲突。自从“九一八事变”之后,军部对政府运作的干预越来越多。1936年2月,一小撮狂热的军官发动了一场失败的军事政变,杀死了几名内阁大臣,政变失败后这些参与者遭到严厉惩罚。 6 但是“二二六事件”的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了日本政府的不稳定,军部干预内政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7 军方影响力剧增的根本原因是对华政策。1937年1月军方的压力迫使内阁辞职,继任内阁也只维持了几个月即告倒台。6月份,日本组成以近卫文麿公爵为首的新一届内阁,近卫首相和军部一直保持良好关系,在亚洲事务方面力主领土扩张,攫取自然资源,将侵略政策视为“一无所有的国家”争取生存之道。 8 这就是“七七事变”爆发前的日本政治气候。1937年7月7日夜晚,在北平城南卢沟桥附近,中国军队向开枪的日军进行反击。这个事件本身看来是一个没有事先计划也无足轻重的摩擦,却标志着中日之间全面战争的开始。 9

“七七事变”之初,陆军参谋本部曾有军官想要控制事变的规模。他们的担心是,如果日本在中国卷入旷日持久的冲突,会妨碍日本振兴军备对抗苏联的准备工作。但是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之下,7月11日中日毫无短暂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中日两国政府都受到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强大压力,敦促他们采取行动,而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正是两国政府自己煽动起来的。蒋介石认为日本的侵略行径正好可以成为争取西方广泛支持的一个机会。而在日本军部的好战派看来,此次事变也提供了速胜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绝佳机会。陆相杉山元和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向天皇联合上奏,说与中国的战争可望在两三个月内结束。 10 这反映了日本军部内的主流意见。

日本文官政府支持扩大战争的决策。7月底,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大量增援部队。两天之内日军就占领了华北的北平和天津。随后,中国军队奋起反抗,给日本造成了严重伤亡。这自然在日本国内激起愤怒。天皇的弟弟高松宫宣仁亲王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我们决心要粉碎中国的抵抗,让他们在10年内都不能再站起来。” 11

8月中旬,中国飞机在上海轰炸日军部队、机场和军舰,战事扩大到上海周边。大批日本增援部队投入华东战场。日本陆相开始谈论“全面战争”。政府开始把侵华战争称为“圣战”。 12 近卫首相宣布“全国精神总动员”。 13 11月上旬,国军在上海战败并向首都南京方向败退的时候,大约25万中国平民(包括很多妇女儿童)在淞沪抗战中被杀。 14 日军阵亡和负伤总数在4万左右。日军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和难民直到南京。南京城于12月13日陷落,东京街头一片欢呼庆祝之声,而日军士兵此时已失去控制,在6周之内,至少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被屠杀。外国观察家估计,每天大约有1000多名年龄不等的妇女和女童被强奸。 15

全世界都被日军杀戮和强奸兽行的报告所震惊。在南京大屠杀刚刚开始的时候,世界舆论就充满了对日军暴行的厌恶和谴责。当时引起舆论公愤的有两个事件,一是日军炮击中国难民,二是“帕奈号事件”。美国炮艇“帕奈”号停泊在南京以北的长江面上,艇上有外交人员和记者,炮艇遭到杀红了眼的日军飞行员的轰炸。日军士兵甚至向逃离熊熊燃烧的炮艇的最后一艘救生艇射击。东京政府事后很快为这个严重的错误道歉并同意付给巨额赔偿,但损失已经造成了。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公众舆论中,反日情绪越来越高,对中国的同情与日俱增。美国在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进入并开发中国市场的同时,一直就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成分。日军的暴行激化了美国的情绪,美国日益将支持中国看作正义的行动。 16

在目前这个阶段,西方的公众情绪还停留在象征性的姿态上。对日本的道德谴责并没有转化为政治行动。 17 罗斯福总统和国联一致谴责了日本的侵略行径,但是却否决了对日经济禁运的提案。但是他开始采取步骤,协调英美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情报交换,这个姿态说明英美开始把日本看作严重的威胁。

日本政府迅速做出姿态修补“帕奈号事件”造成的被动局面,这显示日本在这个阶段还不愿意和美国发生正面对抗。但这种克制姿态并未体现在侵华战争当中。南京陷落后,日本政府向蒋介石提出的和谈条件极为苛刻,实际上是要完全控制中国。 18 蒋介石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日本的姿态变得更加强硬。1938年1月日本和国民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近卫首相冷酷地宣称要“消灭蒋介石政权”。 19

在之后的几个月当中,日军使用极为残暴的手段大大扩张了占领区。中国的大片国土沦丧。但是到了1938年底,日军有60多万军队部署在中国战场,日本开始感到资源缺乏对战争的影响。伤亡数字日益上升,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军阵亡总数超过62000人。 20 而蒋介石把首都迁往内地的重庆继续抗战,中国军队虽然被痛击,但还远没有失败。占领军的暴行使中国人民的抵抗运动不但没有减弱,而且越来越强,而且中国抗战得道多助,获得了来自英美法苏的物质支援。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达到了最高点,此后进入持久战阶段。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重新制定了战争目标。日本的目标是要创造“大东亚持久稳定的新秩序”。 21 1月份日本的不妥协的姿态现在有所放松。日本决定可以和国民政府谈条件,但要价是承认伪满洲国,停止抗日活动,和日本共同防共(实质上就是迫使中国接受日本驻军),还有就是承认日本对华北和内蒙古的经济剥削。日本政府采取这个行动,意在分化国民政府,把蒋介石的政治对手汪精卫拉到日本这边来。汪精卫在1938年12月和蒋介石公开决裂,愿意和日本合作,提倡在共同反共的基础上与日本媾和。最终汪精卫在1940年3月成了南京伪政权的首脑。但是蒋介石坚持抗战,获得了中国民众万众一心的支持。日本既不能在中国获得全面胜利,又不能从战争中脱身,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泥足深陷。

同时,日美关系进一步恶化。1938年11月,在回复美国援引在华“门户开放”政策,抗议日本侵犯美国权益的时候,日本政府公开明确拒绝了华盛顿体系的各项原则。 22 此后不久,美国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之后这类援助性贷款源源不断,这预示着美国决心支持中国抗战。1939年7月26日,在多次抗议日本侵华战争中的行动无效之后,美国政府宣布取消一项重要的日美贸易协定。这项商业协定签署于1911年,将在1940年到期。日本三分之一的进口来自美国,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23 它警告日本,如果继续侵略战争,后果将是面对来自美国的经济制裁。日本非常依赖从美国进口的废金属和石油。如果美国掐断这两项出口,日本的战时经济支撑不过半年时间。 24

日本的侵华政策也损害了它与欧洲列强的关系。日本先是在1939年2月占领了中国南海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基地海南岛,一个月以后,又从海南岛南进几百英里占领了荒无人烟的南沙群岛,显示日本有向南扩张的意向。这些岛屿在名义上是中国领土,但是日本的行动引起英、法和荷兰的担忧,这些国家在南海都拥有殖民利益。 25 荷属东印度殖民当局减少了从日本的进口。日本在6月份封锁天津的英法租界,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了。此后不久,日军在诺门罕地区卷入了和苏军的军事冲突。(诺门罕在伪满洲国西北与蒙古交界的地区。)结果日军在冲突中惨败,到战斗结束停战的9月中旬,关东军损兵17000人左右,这提醒日军千万不能低估苏联红军的作战能力。

唯一可能打破国际孤立的行动是和德国结盟。希特勒政权受到里宾特洛甫的影响,在1938年初改变了早先的亲华政策,转而支持日本。 26 这个转变背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德国认为日本将赢得侵华战争的胜利,另一个是日本狂热地反对苏联。德国在5月承认伪满洲国,向日本释放了明确的友好信号。但是日本政府担心和纳粹德国过于接近会疏远西方民主国家,因此竭力避免把已有的反共条约转变成全面联盟关系。既然日本无法消除西方的敌意,又不愿意和德国发展密切关系,日本的孤立状态仍要继续。到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的孤立状态戏剧性地突然加剧了。日本突然发现,自己在欧洲唯一有可能做朋友的国家居然和北方的劲敌握手言欢。天皇最信任的顾问、不久前出任内大臣的木户幸一侯爵在日记当中记载道,他“对这个极端背信弃义的行为感到震惊”。 27 由于“对欧洲无法理解的新形势”感到震惊和困惑,日本内阁集体辞职。 28 几天以后,欧洲战争爆发。

虽然日本在欧战中保持中立,但战争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日本。无论在军部还是政府,都有一些人希望改变之前的对苏政策,效仿德国,对苏联采取现实主义的新政策。他们幻想打破之前由欧美统治的旧世界秩序,建立新秩序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欧洲的新列强很可能是德国、意大利和苏联三家。这些人认为日本的利益在于和德国、苏联结盟。至于侵华战争,这些人认为一旦和苏联结盟,苏联就将断绝对中国的援助。 29

但是鼓吹对苏新政策的人毕竟是少数。政府中大多数人认识到,欧洲的战争很可能把英美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因此他们希望和美国改善关系。但是既然日本拒绝在对中国的要求上做出任何让步,这个思路不可能获得成功。实际上美国对日政策变得越发强硬,美国把援助中国抗战视为削弱日本在太平洋方向威胁的主要手段。

因此,对日本来说,中国仍是关键。只要继续侵华战争,日本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就会被消耗到极限。而日美关系日益恶化,继续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石油和废金属来源成了问题。可是只要日本仍然坚持它的军国主义侵略政策,战争就不会结束,和美国的关系就不会改善,原材料来源的威胁也就不会解除。美国全力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而日本支持汪精卫伪政权,这个僵局无法打破。与此同时,希特勒4月征服丹麦和挪威,5月横扫比利时、荷兰,6月达到了击败法国的光辉顶点,在一夕之间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现在只有英国还在继续与德国作战,而在日本看来,英国的屈服也已指日可待。日本政府看到了解决自身困境的新希望。 +mkU6QlZhQY07xMwZObxFIMA0lx9IpEaCPT6IS/Gm3I9oJAauhUkmKVEoJkrAC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