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1940年7月6日希特勒返回柏林,和狂欢的群众一起庆祝西线战役令人惊叹的成功结束以及对法国的完胜。这是他最盛大的一次凯旋。对帝国首都摆满鲜花的大道两边那些兴高采烈的群众来说,战争的结束指日可待了。只有英国还在顽强抵抗。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英国在强大德军面前的反抗不过是螳臂当车。但是,希特勒的军事顾问们,甚至元首本人都不太相信德国可以很快战胜英国。而且在英国的身后,还隐隐站立着美国。虽然大家都对此心照不宣,但紧张和担心的气氛仍然可以感觉得出来:一旦美国像在1917年那样动员自身庞大的实力和财富投入战争,那么德国获得全面胜利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因此,在法国投降之后那几周当中,希特勒和德国军方重点考虑的就是这两个相关的问题:如何打倒英国,如何防止美国参战。第一优先的事情就是迫使英国求和,如果英国不屈服,就运用武力打得它屈服。 31 一旦英国投降,那就能吓阻美国干预欧洲事务,希特勒无西顾之忧,可以全力投入他从20年代以来就一直想发动的下一场战争,消灭“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从苏联手中夺得一个巨大的东方帝国。

7月19日,希特勒向帝国议会发表演说,呼吁英国“回归理智”与德国媾和,从而避免英帝国的崩溃 32 ,就在演说之后一小时以内,第一批媒体新闻就报道了英国对希特勒呼吁的冷淡反应。7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公开发表广播演说,表达了英国继续战斗、决不与德国商谈和平的决心。 33 希特勒之前已经知道了,7月21日,希特勒向三位军种总司令提出了当年秋天进攻苏联的问题。

他为进攻苏联提出的理由和过去20年一样,是意识形态上的。只有进攻苏联才能彻底摧毁(按照希特勒的世界观来看)体现犹太人意志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并为德国人民获得“生存空间”。战争的胜利将使德国成为全欧洲的主宰,建立一个种族纯粹的帝国,有能力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但是很显然,摧毁布尔什维克的战争不可能像他预计的那样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甚至拒绝接受希特勒多年所倡导的种族战争和生存空间的概念。德国必须迫使英国站到德国一边,至少不能成为德国的敌对势力。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7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元首对英国的顽强态度感到迷惑不解。他和我们一样,认为目前的关键是英国仍寄望于苏联,因此需要武力攻击苏联来迫使英国同意媾和。” 34 所以,不管希特勒的意识形态动机有多强,促使他做出当年秋天进攻苏联的主要原因还是军事战略方面的必要性。7月21日希特勒也是这样告诉他的三军总司令们的。

希特勒声称:“我们不能清楚地了解英国那边发生的事情。必须尽快准备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他拒绝放弃军事和政治上的主动权。他自大地认为德国已经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英国已经身处绝境,但是它还能继续战斗是因为它还可以指望美国的帮助,还因为它寄希望于苏联。苏联帮助英国的方式可能是在巴尔干地区挑起争端,切断德国的燃料供应,或者英国挑唆苏联全面向德国开战。希特勒认为:“斯大林正在和英国眉来眼去,想让英国继续战斗拖住我们,同时苏联可以赢得时间攫取他们想要的利益,而一旦战争结束苏联就得不到这些利益了。”希特勒得出结论:“我们将于9月中旬入侵英国,在此之前必须实质性地削弱英国的防卫实力。”但是希特勒对于入侵英国本土的决心并不像他的言辞那么强硬。他认为横渡海峡是个危险的任务,“只有毫无希望与英国讲和的前提下才能尝试直接入侵”。按照希特勒的观点,迫使英国屈服的真正办法是摧毁苏联。“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解决苏联问题,并立即开始为此制订计划。”计划的目的是“歼灭苏联陆军,或者至少在东方占领足够宽广的土地,防止敌人空袭柏林和西里西亚工业区”。德国需要大致4到6周的时间来完成军队集结工作。“如果我们在今年秋天进攻苏联,对英国的空中战役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 35

所以,希特勒准备在(他以为的)短期内投入两场战争,在西方还没有全胜的情况下打响东线战役,而这正是公众和所有军事战略家们最害怕出现的一种情况。7月29日,希特勒的主要军事顾问、最高统帅部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向他的直接部属通报元首发动东线战役的意图时,在作战部引发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忧心忡忡的议论。不管约德尔自己是否相信,他引用希特勒所提出的理由来说服反对意见:和布尔什维克的战争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最好还是趁德国军事力量处在顶峰的时候来打这一仗;到1941年秋季的时候,随着东线的胜利,德国空军又可以转回来重新全力轰炸英国。 36 希特勒不担心两线作战,他被西线的巨大胜利所麻醉;在法国投降的时候告诉他的军事幕僚们,“苏联战役就像儿戏一样轻而易举”。 37

希特勒进攻苏联的理由是想除掉英国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主要盟友。希特勒还声称,苏联是“英美指向日本的远东之剑”。 38 这就暗示,对苏联的胜利可以为日本野心勃勃的南进计划解除后顾之忧,而日本的南进不但可以削弱英国在远东的力量,还能把美国牵制在太平洋,不让美国干预大西洋和欧洲的战事。所以,计划中短暂的东线战役不仅可以让德国完全统治欧洲,还有助于获得全世界战争的最终胜利。在东线胜利后,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德国才可以和美国决一死战。在希特勒的头脑中,进攻苏联的意识形态原因和军事战略原因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虽然决策中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问题,但在实际的决策当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战略原因。 39

不过局势的发展很快证明,在当年秋天进攻苏联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希特勒把入侵日期推迟到1941年5月。他在7月29日和约德尔开会的时候定下了这个日期,两天以后向国防军高级将领通报。这个日期基本上是个拍脑袋的决定,并没有任何显而易见的理由一定要在这个时间开始进攻。肯定没有迹象表明苏联会抢先进攻德国。后来德国人提出苏联的进攻迫在眉睫作为入侵的理由,实际上当时德国根本就没有任何先发制人的理由。希特勒本人就在10天之前还说苏联不想和德国打仗。 40 这个决策也不是由于军方或者纳粹政权高层任何一个集团的催促而做出的。实际上,在希特勒通报进攻日期的前一天,7月30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和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还一致认为德国“最好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他们宁愿把军事力量用于攻击英国在中东和地中海的基地,比如直布罗陀,或者帮助意大利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帝国,甚至跟苏联人合作巩固西欧跟北欧新近征服的国家,之后和英国进行持久战。他们唯独不认为德国会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和波斯湾发生冲突。 41

希特勒的压力来自他本人。他认为,德国如果要保持战略主动权,不让英国和美国夺取战争主动权,就一定不能浪费时间。 42 而且这个主观的压力还有一层战争经济方面的考虑,它根植于“生存空间”意识形态与“经济势力范围”这个概念。当战胜法国的激动与兴奋渐渐消退之后,德国人意识到自己对整个欧洲大陆在经济方面的主宰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苏联。实际上在1940年夏季,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经济条款,苏联源源不断向德国提供了食品和原材料,使德国获益匪浅。 43 即便如此,经济部告诉希特勒,如果要支撑一场与英国——而且还可能与美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那么德国需要的物资远多于它能从苏联进口的物资。即便斯大林在短期可能会愿意满足德国日益增长的原材料需求,来为苏联备战争取时间,德国也将会越来越依赖苏联,而希特勒不可能容忍这种依赖。希特勒同意德国经济部长瓦尔特·芬克的建议,即“德国的经济圈不能依赖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强权国家”。 44 这个观点在国防军、大工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上层得到广泛支持。这就意味着希特勒对苏联开战的决策也应该能够在以上这些人中获得广泛支持。 45

尽管有一些将领对战争有所顾虑,但是整体上军方没有反对希特勒的战争决策。实际上陆军总参谋部已经预见到下一步行动,在希特勒决定准备进攻苏联之前好几周就开始了军事上的可行性研究。 46 德军将领和元首一样对战略态势了如指掌。如果用轰炸或者入侵本土的办法无法战胜英国的话,他们也提不出入侵苏联以外的替代战略。 47 而且他们和希特勒一样严重低估了红军的实力,并且蔑视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些人还认同希特勒的说法,将苏联政权等同于犹太政权。苏军在几个月前和芬兰的“冬季战争”当中的糟糕表现更加剧了德国人的轻敌心理。但是军方自己不可能在击败法国之后几个星期之内就建议立即入侵苏联。决策是由希特勒一个人做出来的。

希特勒的决策所招致的巨大灾难在1941年秋季之后,尤其在冬季降临而德军被阻于莫斯科城下之后就已经表露无遗。但是现在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进攻行动本身,而是前一年决定进攻的决策。在巴巴罗萨行动的整个后勤细节还在计划过程之中的时候,希特勒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战略方案,能够结束战争,同时消除英国继续抵抗与美国最终参战的威胁吗?德国海军认为还有,外交部也一度这么认为。

1940年7月31日做出的第二年春天进攻苏联的决策直到12月18日才形成作战命令。 48 而且即便有那份命令也并不意味着入侵就一定会发生。但是到了12月,德国领导层的讨论重心已经转移到具体如何进行侵苏之战上面来了。在1940年7月到12月之间的4个月当中,尽管希特勒处于自己权力的巅峰,可是当他在决定德国的战略问题,和其他国家的小独裁者们(墨索里尼和佛朗哥)还有维希法国的贝当元帅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他表现出奇怪的犹豫不决与软弱。他有时候表现得愿意听取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建议,这跟他在东方战争决策中的坚定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到秋末,希特勒又回到了他从来没有真正怀疑过的既定轨道上:要尽可能早地进攻苏联,其最终的战略目的是通过莫斯科来征服伦敦,并赢得全面胜利。这是一个决定命运的重要决策。

最终的选择建立在可选项的基础上。德国领导人在1940年夏季还有其他可行的选项么?战后经常有人认为确实存在军事上更加可行的替代战略,但是这个机会却被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固执所浪费掉了。 49 这种说法为试图把元首推出来作为“德国的灾难” 50 的唯一罪魁以推卸责任的德军将领们提供了很好的借口。战后的历史研究集中地讨论希特勒发动东方战争的意识形态理由,对这种说法常常保持怀疑态度。 51

希特勒决定战略。这一点毫无疑问。而且他作为最高领袖必须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在决策的过程中不会允许过多的参考意见,更不会容许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辩。政府系统当中是不是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形成和提出意见,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下级能不能有效地对领导人评估各种政策提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鉴于第三帝国政府的性质,要向希特勒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替代方案的可能性非常小。英国的战时内阁经过3天激烈辩论才做出继续战争的集体决定,而希特勒在7月31日仅仅是通知他的将军们去准备明年春天进攻苏联的战争。他只征求过身边最亲近的军事幕僚的意见,而这些幕僚制订了各种情况下的应变方案。在德国的文职官员当中则没有人与闻此次决定。

我们知道,当时希特勒以下各级政府部门的相互分隔状态更甚于当时其他独裁政府。在1938年初帝国内阁开过最后一次会议之后,即便剩下的最后一点点集体讨论机制也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希特勒从1938年初就兼任国防军总司令。但是作为希特勒控制军队的工具,国防军总部在军事战略决策问题上不是一个顾问机构,它与希特勒的关系跟英国的联合参谋长会议和战时内阁的关系不一样。所以,德国没有一个陆海空三军联合起来进行计划的体制。三军种各自为政,三位军种总司令基本上是各自跟希特勒打交道。

因此,三军各有自己的战略优先考虑。其中德国海军自己的战略意向和希特勒迥然相异。那么海军有没有提出一个继续进行战争,避免东线灾难的替代战略,只是后来被希特勒忽略了呢? 8sz60ZnpTDZoK6QhXwwvgjpe9g3fjlRwTue7EBxZaULTXmTYMpp6lhKBl/uGl4i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