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5月25日到28日那几天当中所进行的重要、焦虑甚至激烈的政治交锋,以及交锋之后所做出的决策,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英国其时已经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后来也继续打了下去。但这又确实是一个抉择,而且是一个命运攸关的抉择,因为英国人选择了拒绝另一条路线,一条跟希特勒和谈,让英国退出当时还前途未卜的战争的路线。

当然,即便是主张请求意大利调停开始和谈的哈利法克斯勋爵,也从未考虑过屈膝投降的问题,甚至绝不接受任何可能危及国家独立的和平条件。无论哈利法克斯和丘吉尔之间有多大分歧,他和丘吉尔一样站在坚持国家独立自由的立场上。战时内阁成员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首相和外交大臣之间的分歧在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这里也说不上是爱国主义和丘吉尔的战斗意志战胜了软弱和失败主义情绪。哈利法克斯也是一个爱国者,如果战斗是唯一的出路,他也准备战斗到底。但他的主张比较理性,他认为继续战斗一定会导致更大的牺牲,那么战争不应该是英国唯一的出路。他反感丘吉尔不经过充分考虑其他选择就一味宣扬战斗到死的说辞。其实丘吉尔虽然言辞激烈而又冲动,冒犯了冷静理性的哈利法克斯,但是丘吉尔的决策也是建立在逻辑和理性的基础上的。其他战时内阁成员,尤其是张伯伦,最终站到丘吉尔而不是哈利法克斯一边,就因为丘吉尔的逻辑更有说服力。 130

哈利法克斯主张尝试,看看请出意大利调停是否可以达成欧洲总的和平。他也认为不太可能,但是他不愿意未经尝试就轻易下结论。事实上,这一主张高估了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影响力。自从1938年墨索里尼促成了《慕尼黑协定》之后,领袖对元首的影响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丘吉尔本人在战时内阁会议上曾经说过,如果和平的代价只是英国付出一些地中海的领土,甚至是德国统治中欧和东欧,那么丘吉尔并不反对尝试跳出“战争的泥潭” 131 。但是他认为任何通过墨索里尼进行的和平努力都是徒劳,尤其在罗斯福的试探性接触被意大利一口回绝之后更是如此。更加糟糕的是,一旦开始媾和就无法回头了。张伯伦在丘吉尔与哈利法克斯之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132 艾德礼和格林伍德也同样。一旦开始和墨索里尼跟希特勒谈判,英国的国家声望与国内的民心士气都会遭受到严重打击。德军铁蹄踏遍法兰西,希特勒的谈判地位空前有利,他可以对盟国予取予求。希特勒的要价肯定不止要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殖民地这么简单。他的条件一定会威胁到英国作为强国的独立性。

哈利法克斯的观点是,如果德国要价过高,英国可以退出和谈。丘吉尔却在越来越多的同僚支持下,指出和谈将会造成严重损害,即便稍加暗示表示愿意接受如此苛刻条件的谈判,也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旦公众知道政府有可能屈膝投降,对士气所造成的损失不是退出谈判就可以恢复的。而如果接受条件的话,那些条件可不是丢掉几块海外殖民地那么简单,仅仅是贿赂墨索里尼出面调停的代价,就足以大大削弱英国在地中海和中东的战略地位。英国会出现一个傀儡政府,德国不可避免还会要求英国解除武装。英国很可能被迫把海军舰队交给德国托管。 133 无论在陆地还是空中,英国都不可能再建立起有效的国防。即便英国在名义上还是独立国家,实际上却不经一战就变成了德国的仆从国。即便英国事先把舰队转移到加拿大去,王室和政府也流亡加拿大,美国站出来援助英国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英国反抗德国的着力点也将不复存在。因此,丘吉尔可以雄辩地证明,希特勒的任何条件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英国继续战斗但是输掉了世界大战,所面临的结果也不会比媾和更糟。所以,他的结论非常合乎逻辑:英勇地战败并没有太多坏处,而继续战斗的好处则是能够鼓舞自由世界的英国盟友们,鼓舞大英帝国的海外自治领,鼓舞美国和英国一起战斗。

丘吉尔的论点最终赢得了战时内阁除哈利法克斯之外所有成员的支持。即便是哈利法克斯也同意了5月28日致雷诺回信电报里面反映丘吉尔立场的措辞。当然,电报的最终措辞经过了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本人的修改。

从5月25日下午哈利法克斯的会谈开始,到28日晚上内阁通过回复雷诺的电文为止,内阁用了3天时间做出这个决定。哈利法克斯最终向战时内阁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低头,并承诺今后按照决定工作,这是一个经过各方一致同意的决策(政府在议会和国民面前必须保持团结的形象,这很重要)。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由5位大臣一致做出的(后来有第6位大臣辛克莱参与了决策)。在5位大臣中,丘吉尔占主导地位,但还谈不上是统治地位。他赢得争论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权力和威胁。军队领袖们在军事形势上给内阁提供了希望,也有助于做出决策。丘吉尔得到艾德礼和格林伍德的强力支持,但最宝贵的支持还是来自张伯伦,他一开始有所动摇,模棱两可,到后来坚定地支持了首相的立场,并用他一贯冷静精确、对事物一分为二的逻辑说服了大家。此时,哈利法克斯除了辞职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服从其他所有同僚的一致立场,因为即便他以辞职相威胁也没有用。

除了做出决策的方式,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决策是由非常有限的几个人做出的;在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却极少有非核心人士知道这个决策的重大意义。只有战时内阁的小圈子内部才清楚所有细节,并且完全没有泄密。大内阁成员基本都蒙在鼓里,在内阁和外交部也只有几个最高层的幕僚知道事情的原委。英国公众对于当时战时内阁所面临的决定一无所知,甚至对近在家门口、发生在海峡对岸的危机都是渐渐有所了解。这一点,在全球覆盖电视网络、万里之外的战争行动可以做到直播的现代社会是完全难以想象的。

历史本身也为真相蒙上了一层面纱。丘吉尔和哈利法克斯在他们各自的战后回忆录当中都没有提到当时那个短命的求助意大利调停的建议。其实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初稿里提到哈利法克斯倾向于向“危险的敌人”妥协,提到了与巴斯蒂亚尼尼的会晤,但是他屈从于要出言谨慎的忠告,在出版的时候把这一段删除了。 134 事情过去了30多年,当时的文件解密公之于众的时候,公众才了解到,这个在1940年5月的短短几天里英国政府做出的决定对于英国的未来具有多么深远的意义。 135

如果内阁采纳了哈利法克斯的主张将会怎样?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略加猜测。我们已经知道丘吉尔和其他战时内阁成员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预测,我们也知道德国的战争计划(本书后面的章节会对此进行详细探讨),两相对照,英国主动求和的后果还是可以略见端倪。 136

首先,德国停战的先决条件一定是更换英国政府。丘吉尔长期以来就反对德国(纳粹认为丘吉尔受到犹太势力的左右),他和他的支持者必须下台。德国人会要求组成一个更符合德国利益,也能从欧洲和平的角度在和谈当中做出更多让步的英国政府。丘吉尔本人猜测德国会要求英国法西斯党魁奥斯瓦尔德·莫斯利组阁。 137 德国人更加可能中意的人选是第一次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希特勒仰慕劳合·乔治,而劳合·乔治本人曾在1936年访问德国期间跟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会晤,后来变成了这位德国元首的崇拜者。

其实丘吉尔在5月13日曾邀请劳合·乔治出任政府农业大臣,被他婉拒,因为他不愿意和张伯伦共事。此时劳合·乔治已近八旬,他对英国赢得最终胜利没有信心,有可能寻求跟德国谈判。 138 但是他在国内外仍有很高声望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在5月下旬形势最危急的关头,丘吉尔曾经征求过张伯伦让劳合·乔治入阁的意见。张伯伦坦率承认自己不信任劳合·乔治,并且无法与之共事,所以丘吉尔必须在劳合·乔治和自己之间二选其一。首相立即撤回了提议,声称要与张伯伦共进退。丘吉尔本人跟劳合·乔治并不熟,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失败主义者。 139 不过丘吉尔后来还有过几次想要拉劳合·乔治入阁的尝试,每次都因为张伯伦与劳合·乔治之间的敌意而不了了之。

劳合·乔治起码在表面上不是个失败主义者。1940年夏季,他的观点是,英国不应该立即寻求和谈,起码要先击退德军的进攻,使自己在谈判桌上取得一个较强的地位。但是丘吉尔和张伯伦对他的不信任是有道理的。1940年秋季,此时英国已经确定本土不会遭到德军入侵,但是也无法肯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劳合·乔治在这个关头跳出来试图担任和平首相。 140 他告诉他的秘书,他“要等到丘吉尔溃败之时”。在此之前的6月与7月间,当和平使者的谣言在欧洲甚嚣尘上之时,柏林隐约听到一点劳合·乔治将取代丘吉尔的风声。 141 让英国前国王爱德华八世复位,同时劳合·乔治出任首相,担当法国维希政府中贝当元帅那样的角色,应该是希特勒最容易接受的方案了。 142

一旦英国政府如丘吉尔所说走上了和谈的“不归之路”,由于其软弱的实力地位,英国将不得不屈服于德国,解除武装并割地赔款。尽管希特勒后来多次声称自己想要保全大英帝国,但是这样一个英帝国不可能有任何独立性。我们在下一章可以看到,德国政府内部也一定会有压力,尤其是来自德国海军的压力,希望希特勒从英国割走大片领土,还要一劳永逸地终结来自皇家海军的军事威胁。

当然,英国很可能组成流亡政府,以海外自治领为基地继续抗战。英国舰队也可能逃出纳粹魔掌,撤退到友邦的港口。但是,如果英国在1940年暮春或者夏季媾和,很难想象能有任何更好的后果,只能是处于一个异常危险和虚弱的地位。

如果英国和德国结盟,至少保持善意中立,那么罗斯福对英国的物资和军事援助就只能半途而废。由于美国公众强烈的孤立主义倾向,罗斯福很难坚持支援英国抗战。此时,西欧已定,美国远在天边,希特勒就能全力以赴发动对苏联的“生存空间”之战,而且他还拥有来自英国的支持。

因此,1940年5月英国拒绝求和的决策不仅对英国而且对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法国投降,英国求和,希特勒将征服整个西欧。英国坚持抗战的决策意味着希特勒无法彻底结束西线战事。结果,希特勒被迫铤而走险进行一次巨大的赌博,他要在西方战争尚未结束的条件下,发动入侵苏联的“生存空间”战争,以彻底消灭“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这场意识形态战争早就在希特勒的计划之内。而英国没有屈服。英国身后还站着美国,美国随时会对英国的战争努力给予巨大支持。希特勒也认识到,时间不在德国人一边。德国必须在美国准备好投入战争之前击败英国。如果在德国征服整个欧洲并整合了全欧洲的物质资源为己所用之前,美国就参战,那就会极大影响德国最终的胜算,甚至从长期来说,意味着德国的失败。因此,英国坚持抗战就让希特勒有了严重的紧迫感。如果英国政府不屈服,那么希特勒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英国打得屈服,要么通过速战速决的方式击败苏联,迫使英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统治地位。而这两个选择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美国投入战争。

希特勒对5月最后一周英国战时内阁的关键性辩论一无所知。英国拒绝一切和平谈判的立场一开始并不明显。只是在法国投降之后,希特勒7月19日在帝国国会发表演说,向英国提出他最后但却不那么真挚的“最终和平邀约”却立即遭到拒绝之后,英国政府的立场才大白于天下。此时,英国陆军主力早已从敦刻尔克安全撤回,伦敦和华盛顿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安排美国援助。现在轮到希特勒面对自己这一方生死攸关的抉择。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wShYb77r8j5ecSMr0RcYaOkEVJG3mFYxNIP2rupI7IoLptAjh4zzvuSYRivVV6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