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 读

臧克家是具有浓厚贫民意识的诗人,他对解救劳苦大众的事业满腹强烈的热情。他关注底层生民不是凌驾式的,而是置身其中的。1934年,不满30岁,臧克家“自白”自己:“我是平凡,心永远在泥土里开花”“不受生活的贿赂去为它低头”。“泥土”是臧克家诗中常见的意象,它蕴含的是什么呢?1942年,在诗歌《三代》里臧克家写道:“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很明显,臧克家诗歌中的泥土,就是土生土长并土埋的劳动的人群。并且,臧克家认定自己只能在他们中间开花。

在为臧克家的《烙印》写的序言里,闻一多说:“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知道生活的严重。”闻一多的话精准地道出了臧克家诗精神层面的东西。

1905年,辛亥革命爆发前,臧克家出生于山东诸城乡间。诸城土地十分集中,有关土地的争夺和压榨,在当年算是厉害的。富人家的谷仓里有可以做船板的大树,而贫苦农民像簇簇秋郊的禾堆一样,“静静地,孤寂地,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引发出来的种种暗淡的情景,构成了臧克家对社会的最早的认识。臧克家8岁时,生母离世。而父亲终年患病,也只活了34年。家庭的不幸造就了臧克家对于辛酸生活的敏感;特殊的经历又使他很小就和穷人家的孩子接触,并由此产生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臧克家后来总结说:“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他说:“我的脉管里注入了农民的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臧克家14岁,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诸城,宣讲救国图存的道理,臧克家所在的诸城县第一高等小学也组织起来,参加宣传活动。群情激奋,痛哭流涕,那个爱国的景象,给臧克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23年,臧克家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良好的校风影响下,臧克家大量接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家国情怀,文化担当,社会责任从此注入了臧克家的血液里。他以“少全”的笔名撰写通讯,投寄《语丝》杂志,历数山东教育“读经”复古、压制学生的行为。周作人加以标题《别十与天罡》,发表在《语丝》第四十五期上。

1926年,因为不满张宗昌治下的山东的黑暗酸腐,臧克家和族叔、同学一道走往武汉,第二年初,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共合作时期,这所学校的校长是蒋介石,党代表汪精卫,教育长张治中,教官有恽代英、李季、施存统、周佛海等人。另有邓演达、苏兆征等共产党人经常到校演讲。由此臧克家初步接触到了共产党组织及其活动。这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武汉在短时期成了左翼革命的中心。5月,臧克家作为副班长跟随中央独立师到纸坊、汀泗桥等地方平息叛乱,7月,汪精卫等背叛革命,武汉被右派控制。形势突变,中央独立师被缴械,在亲友的帮助下,臧克家得以脱险,同共产党人一起化妆出走,逃回山东。但山东也不平静,回家不足一年,新婚仅两月的臧克家,再次逾墙出走,开始了一段只身流亡的生涯。在东北依兰,化名做过短期的地方法院的“录事”,又因无衣过冬奔赴上海,并在那里与妻子会合,直到1928年春天,方才返回济南。

历经革命的高潮跌入低潮,被迫的孑然一身的漂泊生涯,在这个热血青年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可以说,臧克家诗歌很长一段时间表现出的与黑暗现实战斗的勇气,以及对于受欺凌人群的无限同情,都跟这一时期及少小的经历有关。正是这些生活锤炼出来的东西,圈定了臧克家人生发展的方向,使许多看似偶然的选择,有了必然的根基。同时也打造了臧克家诗歌的持久的内容核心。即或后来他的诗歌进入歌颂的主题,普通群众依然是其吟咏的对象。

臧克家出生的家庭有一个堂号:“凝翠轩”。堂号在旧时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各家堂号取用的意思,多种多样,吉祥、恩宠或兴旺,都把堂主各自的念欲寄寓其中。诸城有辞章之乡的美称,“凝翠轩”的人爱读诗书。许多年以后,臧克家忆及少儿时期的祖父吟诗,想起的是祖父吟诵《长恨歌》。父亲和族叔组织诗社和邻村的文人赛诗,那情景也深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9岁入私塾,熟读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文,并能套用于乡野的风光。1930年夏天,臧克家经过铭心刻骨的颠簸之后,投考了国立青岛大学,先入英文系,因为自感学英语无趣,转投中文系。中文系主任闻一多高兴地接纳了他,并告诉臧克家,他记得臧克家大学考卷上写的三句话《杂感》。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4年臧克家毕业。

1923年,臧克家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受进步思想的时候,闻一多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1928年,臧克家精神上彷徨无计的时候,闻一多出版了第二本诗集《死水》。两本诗集都因为反帝国主义思想和唯美主义的风采,轰动文坛。大学期间,臧克家和闻一多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臧克家回忆说:“闻先生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在他的办公室,他的家中,经常有我俩对坐谈诗的身影。我每写出一篇自认为不错的诗,便拿去给闻先生看。他常和我一起吸着纸烟,朋友似的交谈着。他告诉我这篇诗的好处,缺点。哪个想象很聪明,哪个字下得太嫩。有时他会在认为好的句子上画上双圈。如果这句话正是我所得意的,我会高兴得跳起来。”闻一多签名并钤章赠送他一本《死水》,一读之下,臧克家把自己一大本习作用火烧掉了。自此,他以《死水》作为学诗的范本,习求有个性的好诗的韵味。

1933年,闻一多促成了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的出版,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奠定了臧克家的诗人地位。臧克家说:“没有《死水》,可以说就不会有《烙印》”“在塑造自己的风格时,闻一多先生给了我非常大的影响。他《死水》中的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和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极富感染力的诗篇,是我学习的榜样。”有人说,闻一多门下有诗歌高足“二家”:陈梦家和臧克家。臧克家说:“梦家的诗在天上,我的心在泥土里。”

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或更早一点开始,臧克家有大量的新文学阅读的体验,他崇拜过《女神》,也喜欢《志摩的诗》,而他真正找到自己,却是在闻一多这里。从山东大学出来以后,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参加怎样的社会运动,他的身份首先都是诗人。

家庭氛围的古典文学熏陶,求学时期的新文学影响,造就了臧克家诗歌的风格。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事实上,中国新诗,尤其是早期新诗,鲁迅先生所说的两条路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艾青和臧克家,同样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留名的人物,同样在三十年代初对诗坛造成巨大影响。有权威的评论文章,把艾青作为前一条路的代表,把臧克家作为后一条路的代表。没有高下,这和各个人的身份背景和受教经历不同有关。主动与被动,谁说得清呢?总结臧克家的诗歌特点,首先被人所注意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因素。闻一多由臧克家的诗想到孟郊的诗,不是没有根据的。臧克家的诗意境的营造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明显的一例可见他的《壮士心》,有辛弃疾孤悲醉酒,仗剑拍案的影子。还有《渔翁》:“夕阳里载一船云霞,/静波上把冷梦泊下,/三月里披一身烟雨,/腊月天飘一蓑衣雪花。”这里,逐个形象搭建起来的完整意境,只有在中国传统绘画里,能读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独古典意境,臧克家还追求其诗歌的传统音韵效果。来看《自己的写照》这几句不算特别典型的句子:“埃及这块踏脚的石头,/也忽然翻起了身子,/民众用血,用大手,/掣去颈上的铁链大呼要自由!”这是一段很现实的罗列,但作者格外用心于韵脚:一三四句押住一个韵。这本小书读下来,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事例。另外,潜心读臧克家的诗还能发现,他苛求用字的痕迹。前面引他回忆和闻一多诗歌交往的话:“他告诉我这篇诗的好处,缺点。哪个想象很聪明,哪个字下得太嫩。”注意:“哪个字下得太嫩”句里的“下得”,很形象地表现出闻一多在一字上的纠缠。先生这样,弟子也是这样。我们细品上面《渔翁》里的几个动词,凝练有动感,意味深长。托物言情,是臧克家诗歌的又一个特点。比如那首著名的《有的人》这样写道:“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臧克家的诗所以进入各种现当代文学史的选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现实的撞击力中,蕴蓄了传统的重量。

然而,读臧克家的诗,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臧克家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诗人,其创作的终极目的在对现世社会、现实心境的表述上,即或热衷新诗表现中的古典美探索,苛求文字和风格,也是从内容出发,最后落在内容实处的。1945年9月,臧克家写过一首《消息》,只有短短的两句:“一听到最后胜利的消息,/故乡,顿然离我遥远了。”这是非常合现代体式的诗,读者感受到了某种力量,但不那么容易把握它。谁能否认,这是作者真实的心理写照呢?事实上,作为新诗的写作者,臧克家的许多作品,可以读出民间说唱的意味,可以看到象征主义的色彩。1940年代中后期,臧克家写了一组讽刺诗,和闻一多联想到孟郊的那个臧克家相比,那差不多是另外一个臧克家的身影了。

这里讲了许多,并不全面,目的在于给年轻的读者提供一个阅读的路径。作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贡献的诗人,有关臧克家作品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中。读一个人的诗集与读多人诗作品的合集不一样,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一定要先把作者还原成人,从一个生活中的人出发;要尽可能完整地了解其出身背景、成长经历、个人心性和创作的时代。可以接触一些评论和剖析文章,但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感受。读诗写诗是个相对有个性的事情,翻览之下,看看自己被哪首诗或哪几句诗击中了,再想想为什么被击中,如此往下递进。读诗不是急于求成的事情,有时间反复读最好,当然反复读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1940年代末,有现代诗是不是以能朗诵为好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不是与诗歌的风格形式有关呢?但不管怎样,读臧克家的诗,念出声来接收和把握的效果肯定会更好。

另外,这里需要特别补充一点:作者早期的诗作,尤其是1950年代以前的诗作,一些字词是按照当时语言习惯和规范使用的。今天我们学习使用中一定要按照现在的规范,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王 晓 YjTEkowS6ebQH6ueNXfZXNf9zyKgKayqVvoql+zRKf83wj4jJwUG2wKLn8FiJt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