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 白参,红参,大力参,野山参。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野生者称野山参,人工栽培者称园参。园参一般栽培六七年后,在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去芦头,洗净后直接晒干者称生晒参,煮熟后晒干者称红参(大力参),煮后再入糖汁中浸渍晒干者称白参(糖参),其根须为参须。
【成分】 含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尚含人参多糖、挥发油、多种氨基酸等。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 补气救脱,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 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少食,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等症。
【药理研究】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参对中枢神经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根据对动物的脑电图及条件反射的研究,人参主要是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同时也能加强抑制过程,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2.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 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即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人参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表现出兴奋作用,从人参中提取的各种人参皂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人参能兴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有增强性腺功能的作用。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人生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能降血脂,减轻肝细胞脂肪性病变;能调节血糖,对糖代谢有双向调节作用。
5.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人参有增强心脏功能、扩张血管、调节血压的作用。对麻醉动物,人参在小剂量时可使血压轻度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降压可能与血管扩张有关,阿托品可抑制此种扩张。
【用量用法】 3~9g,挽救虚脱须用15~30g。入汤剂宜另煎兑服。
【注意事项】 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用。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服人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
【肝病应用指要】 人参作为最重要的补益药,其作用功效是多方面的,如补气救脱、补益脾肺、安神益智等,在肝病特别是慢性肝病中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如出现脾虚泄泻、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畏寒肢冷、免疫功能低下、血清白蛋白下降、下肢浮肿等均可用之。门脉高压性胃病见肝胃虚弱之脘腹胀满者亦为常用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