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芪

【别名】 北芪,黄耆,绵黄芪,箭芪。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根。前者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后者主产于内蒙古、吉林、河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去须根,洗净晒干,润透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成分】 主含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黄芪多糖,尚含多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等。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肺经。

【功效】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主治】 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及内热消渴等。

【药理研究】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黄芪煎剂(32%)每日或隔日口服0.5mL,连续1~2周,能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用炭粒“封闭”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恢复过程中,黄芪亦能使吞噬指数明显提高。

2.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人胎肾细胞和地鼠及小鼠肾细胞培养成单层后,在营养液中加0.5%黄芪,可使活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寿命延长一倍左右。黄芪还可延长人胎肺二倍体细胞自然衰老的过程,同时明显延长细胞的维持时间。

3.利尿作用 黄芪煎剂给大鼠皮下注射或麻醉犬静脉注射,均有利尿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芪水煎剂对离体蛙心无明显作用,醇提取液可使离体蛙或蟾蜍心脏收缩增强,振幅明显扩大,大剂量时则产生抑制。

5.对平滑肌的作用 5%和10%黄芪煎液可使在体兔肠管的紧张度明显增加,蠕动变慢,振幅增大;对兔离体肠管、子宫则有抑制作用。

6.对实验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以小鼠急性中毒性肝炎为病理模型,测其糖原含量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小鼠每日口服黄芪煎剂(100%)0.4mL,于第8日给予CCl 4 ,结果表明黄芪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

7.激素样作用 可使小鼠动情期(普通1日)延续达10天之久。

8.抗菌作用 黄芪煎剂在体外对志贺痢疾杆菌、炭疽杆菌、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用量用法】 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煎服。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多生用。

【注意事项】 本品功偏温补,易于助火,故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均不宜用。

【肝病应用指要】

1.调节免疫功能 有报道黄芪有增强慢性肝炎的细胞免疫功能,对清除HBV有一定作用,同时具有促进体液免疫反应的效果,因此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炎免疫功能异常及多个环节的治疗。

2.补中益气 适用于慢性肝病出现中气不足,脾虚泻泄,气短乏力,颜面虚浮,小便清长等;黄芪又有利水之功,常用于脾虚水泛之肝硬化腹水及慢性肝病之下肢水肿。

3.护肝降酶 黄芪对中毒性肝损伤,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常用于慢性肝病之肝功异常者。

4.健脾磨积 黄芪具有较好的健脾磨积功效,临床上对于肝脾肿大、四肢消瘦、气血亏虚、不耐攻伐者均可用健脾磨积法治之;黄芪是为君药,常与水红花子、泽兰、鸡内金、蛤粉、生牡蛎、瓦楞子、浙贝母、鳖甲、穿山甲、龟板等同用。

5.益气降糖 黄芪有较强降糖作用,对肝源性糖尿病尤为适宜,常与黄精、山药、牡丹皮、薏苡仁、莲子、沙参、石斛、玉竹等同用。 orBOlRg5ahtXdsoeHTahp42/MSi07Z2w8kktaiK3ZLXdp0C3jDoUD3ywR+2SO//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