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单方单药主要指某些与肝病临床与实验研究有关的传统方药、经验方药及单味中药,其研究方式主要为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几十年来,各地肝病工作者对单方单药在肝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对某些单方单药的作用机理有许多新的发现,使某些单方单药成为肝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从而大大拓宽了中医用药的范围。
一、传统方药的应用研究
许多传统的肝病方药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常可获得满意疗效,深入研究这些方药在组方配伍方面的特点与规律,阐明其对某些肝脏疾病的疗效原理,认识其局限性,以便为最佳方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国内对许多有关传统方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如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总结,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鳖甲煎丸治疗肝脾肿大,也有人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收到较好疗效等,均属此类。至于对肝病某些环节的治疗,传统方药的应用就更为广泛,如平胃散治疗肝病腹胀、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病胀痛、杞菊地黄汤治疗慢性肝病头晕、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肝病脾虚腹泻、玉屏风散治疗肝病气虚自汗、温胆汤治疗肝病呕吐等,或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常可收到独特的疗效。沿用传统方药治疗肝脏疾病,古方新用,扩大了这些方药的应用范围,对解决肝脏疾病的某些治疗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对某些传统方药进行药效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实验研究,获得了许多中肯的结论,如对小柴胡汤的实验研究证实,该方能抑制D-半乳糖胺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有诱导干扰素形成的作用,同时小柴胡汤通过改善因四氯化碳(CCl 4 )引起的细胞持续性炎性坏死而间接抑制了肝纤维化,初步阐明了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炎抑制作用的机理。
综合近20年国内文献,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涉及的常用传统方药近百首之多,并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肝脏疾病,反映了传统方药在肝病治疗中的强大生命力。
二、经验方药应用
经验方药是单方研究最重要的内容,其临床应用较之传统方药范围更为广泛,研究也更为深入,许多经验方药往往出自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家之手,一般说这些方药是在学习传统方药的配伍原则与方法、根据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借鉴西医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结合了方药创立人的临床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部分经验方药本身就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也是创立人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的最好体现,因此,这类经验方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近20年来国内立项和获奖的肝病临床科研课题绝大部分为经验方药治疗某一肝脏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如“荣肝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药复方抗丙肝Ⅰ号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等,这已不仅是一种常用的模式,更有其深刻实用的内涵。
除个人创立的经验方药外,还有一些经验方药的产生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临床科室、课题组、研究室、研究所在长期的攻关研究中,熔传统方药学、现代中药药理学及本单位集体研究的成果与经验于一炉,对某一肝脏疾病或疾病的某一环节,精选药物,组成相对固定的方剂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如山西肝病研究所研制的强肝汤(丸)Ⅰ号、Ⅱ号及强肝软坚汤等,其临床与实验研究都非常深入,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所谓之经验方药,其含义已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临床验方,而是配伍严谨、组成合理、针对性较强、作用独特、相对固定的中药复方,其研究广度与深度都是空前的。
三、单味药应用研究
近20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肝病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单味中药的研究更为活跃与深入,主要以单味药的实验研究为主,在研究方式上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实验研究获得某味中药的药效、药理、毒理等结果,特别是对肝脏生理的影响及对某些肝病的治疗作用等,如对冬虫夏草、桃仁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猪苓调节免疫的研究,黄芩、板蓝根护肝降酶的研究,白术、车前子利水作用的研究等,均属此类。二是对多味中药进行遴选具有某种特定疗效或作用的药物,如据有关研究表明,对HBV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药不下数百种;对DNA-P直接抑制率达到和超过50%的计有木瓜、大蓟、仙鹤草、丹参、夏枯草、栀子、丹皮、赤芍、紫草、青蒿、黄连、秦皮、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等28种,对DNA-P直接抑制率在25%~50%的有金钱草、龙胆、马齿苋、谷精草、生地、白薇、土茯苓、射干等18种。对部分中药降解HBV-DNA的实验研究表明,能降解25%以上定量HBVDNA的药有蒲公英、木瓜、蚤休、夏枯草、紫草5种。
单味中药实验研究的结果不仅使我们对中医药治疗肝病的机理产生深刻的认识,同时单味药的药效学结果还会对我们产生许多启发,使我们经常对肝病用药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反思、补充、完善与调整,在不违背辨证用药的前提下适当选择某些实验研究证实具有某种功效的药物,以加强对疾病的针对性,弥补辨证用药的不足,对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都是十分有益的。
目前,对单味药临床应用研究的报道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