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出版后许多大报杂志都有佳评,尤其《纽约时报》本身和书评专刊连评两次,《星期六文学评论》和纽约另一张大报Herald Tribune[《先驱论坛报》]先后刊出极有利的评介文章,大可以借用“好评潮涌”之类的滥调来形容各方的反应。爱玲倒不十分在意,耿耿于怀的反而是《时代》杂志迟迟未有评论,总觉得是一种缺憾。《时代》杂志篇幅有限,选书极严,非有显著特点的书不评,而且评时以挖苦讽刺居多,词锋尖刻,往往令当之者无地自容。
有一天我从办公室带回来一本新出的《时代》杂志,先不告诉她,只说给她一个惊喜。因为那一阵我们言谈中常提及这杂志,她心中似有预感,果然开口就问:“是不是《时代》终于有了书评了?”事实上,《时代》杂志的书评并不能对一本小说的销路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虽然这篇书评对这新作家的第一部英文小说极为赞许,也没有起甚么大作用。
《秧歌》第一版很快售完了。美国小说界有一个特殊现象,一册小说如果不能跻身畅销书之列,就要遭受淘汰,书商根本不考虑再版印行。现在谁要买《秧歌》,恐怕唯有求诸于旧书店了。后来香港有人取得再版权,印数极少,我们也没有见到。《秧歌》的外语翻译版权卖出了二十三种,还改编成电视剧,在“全国广播公司”第一映室播映。爱玲赴美后居然在荧光幕上看到,“惨来信云:不忍睹。”
《秧歌》英文版封面
《秧歌》英文版内页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