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正直,从小开始

近代以来,凡是读书识字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是为官清廉的“林青天”,是查禁鸦片、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崇高地位。

乾隆五十年(1785) 8月30日,林则徐出生在福建侯官(今福州)西门街定远桥边一户以教书为业的贫寒人家。林则徐祖上定居中原地区,两晋时期中原战乱频仍,为了躲避灾祸,中原百姓纷纷南迁,林则徐的先祖也随着南迁的人流来到福建莆田。宋代,林家又迁居到福清县杞店乡。清初,林则徐的五世祖林学弢定居在了侯官。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是在私塾教书的穷秀才。因家境清贫,林宾日直到三十岁才娶妻生子。三十岁的男子,在古代是不折不扣的大龄青年。林则徐出生以前,林宾日已经有了几个女儿,还有过一个男孩儿——出生几个月就不幸夭折了。据说,林则徐出生的前夜,林宾日梦见了飞翔的凤凰,这使他想到有着“天上麒麟”美誉的南朝才子徐陵;他觉得这个梦是个吉兆,就为呱呱坠地的儿子取名“则徐”,字石麟。林宾日望子成龙,盼着儿子将来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关于林则徐名字的由来,还有另一个传说。据说林则徐出生时有一个不寻常的巧合。那天,林宾日的妻子即将分娩,接生婆也进了门,林宾日就想去镇上想买点儿水果回来给妻子当滋补品。巧得很,当天,福建巡抚徐嗣曾从乡下察看灾情回衙门,差役鸣锣喝道,轿子的前后左右簇拥着随从。不想走到半路突然阴云密布,雷声隆隆,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徐嗣曾向来体察民情、关心下属,他立刻吩咐众人停下,暂时找地方避避雨。可是眼下很难找到像样的避雨之所,众人正在着急,看见附近有一间破旧的小茅屋,赶忙跑到屋檐下。就在这时,屋里传出一阵新生儿的啼哭,正巧林宾日也在这时候买完东西赶回。林宾日看到一位顶戴花翎的大官站在自家门口,上前跪拜。徐嗣曾见状知道他就是这家的主人,连忙扶起林宾日,说:“古人说过,天地所生万物,只有人是最宝贵的。你为大清国生了一个好子民——说不定将来还是栋梁之材,不能拜,不能拜啊,本官应该祝贺你才是啊!”和蔼可亲的巡抚大人,一番话让林宾日内心十分感动。他便给儿子取名为“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则”有“效仿”之意。林宾日作为读书人,早就听说巡抚徐嗣曾重视知识分子,深受读书人爱戴,他心中不由得产生一个愿望,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效仿徐嗣曾做个清官。

林则徐小时候家境十分贫苦。林宾日做私塾先生辛辛苦苦挣得几个钱,勉强养家糊口。“学而优则仕”,林宾日像所有的穷书生一样,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考取功名上。他边教书边苦读,渴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他考上了秀才,但因为眼疾,做不了官,只好放弃了这条路。尽管一家人节衣缩食,生活还是非常困难。困难到什么程度呢?林家只有除夕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晚上为了节省灯油,林家的小油灯经常是昏暗不明的,就着这昏暗不明的灯光,林则徐潜心读书,他的母亲和姐姐则一刻也不愿停歇地做零活、做手工以便补贴家用。屋里最亮堂的夜晚是除夕,那时林家的油灯可以破例点两根灯芯。

贫寒的家境,让林则徐早早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但由于父亲是塾师,他读书的机会还是不少。当然,对于穷人家孩子来说,读书只能是苦读。父亲和母亲都把林则徐当成掌声明珠精心培养。由于林宾日幼时家贫,到十三岁才入书塾,常常被同学嘲笑,为避免儿子重复自己的命运,林则徐刚四岁时,林宾日每天去书塾教书就把他抱在膝头,让他跟别的孩子一起咿咿呀呀地诵读四书五经。父亲念一句,林则徐就跟着念一句。林则徐六七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写八股文。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是读书人必修的功课,只有学会这些才能考取功名。虽然林则徐还小,但父亲发现他的聪慧异于常人,如果不加引导,恐怕这份灵性会渐渐窒息,就开始格外留心地教他读书。

这时林则徐已经对各类文体都很熟悉,远远走在了同龄人前面。林则徐的母亲陈帙,是一个叫陈时庵的宿儒的女儿,后来遵父母之命嫁给了林宾日。陈帙从小心灵手巧,读过诗书,还能做一手很好的针线活儿。她掌握了剪纸技艺,剪出的人物、草木、花鸟,全都栩栩如生,于是就拿这些到市场出售,换几个零用钱维持日常柴米油盐的用度。

为了赶制人们急需的手工艺品,陈帙白天忙碌了一整天,晚上还常常熬到半夜,有时甚至为了完成一幅剪纸作品而整夜不睡。她做事特别认真,无论是针线活儿还是剪纸,一点儿都不肯马虎,本来就很耗费心血的细活儿就格外熬人。林则徐一觉醒来,常看见母亲劳碌的身影。他劝母亲早点儿休息,母亲却说,只有劳动才能养家,怕苦怕累是做不成事情的,而且做事要细心,读书也要细心。林则徐知道,父母终日劳碌固然是为了养家糊口,但也是为了给他创造读书的机会,他因此深感不安。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说:“好男儿应该志存高远。别把这些琐碎的小事当成孝道,好好读书,取得成就,才是真正的孝顺,才不辜负我们的希望啊。”

林则徐的父母为人善良、正直,不但教导林则徐用心读书,还以言传身教教导他做品德高尚的人。尽管林家家境困窘,度日艰难,林宾日却时常接济穷苦人。有一回,林则徐亲眼看见父亲把米送给了一贫如洗的三伯父,而自己家却正在忍饥挨饿,父亲还叮嘱他:“要是你三伯父来了,千万别告诉他咱们家还没米做饭。”幼小的林则徐连连点头,他明白了世上还有比吃饭更重要、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去做的事。林宾日还堪称清贫自守的典范。有一次,一个乡绅拿了许多钱贿赂林宾日,想让他帮忙保送一名考生,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遭到林宾日严词拒绝。还有一次,乡里的一个有钱人想高价聘请林宾日去他家教书,按理说林宾日既然是教书先生,对方给的待遇又优厚,没理由拒绝。但林宾日深知此人平日的人品和言行,认为他行为不端、品质恶劣,就毫不在乎优厚的酬金,一口拒绝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林则徐的心里播下了辨别美丑善恶、崇尚美好品德的种子。

林则徐十岁那年,闽浙总督伍纳拉,福建巡抚浦霖、按察使钱士椿等因贪赃枉法被革职查办,消息传来,父亲和母亲竟有好几天都兴奋地谈论这件事,这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那少年的心灵,不禁对官员的本分和官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思考。

此外,林则徐还接触到一个叫林希五的人,他是林则徐的同族长辈,他的遭遇也触动了林则徐的心弦。

据记载,林希五原名林雨化,闽县人,世居螺洲。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举人。他性情耿直,见义勇为。乾隆五十九年(1794)福建长泰的林、薛两大家族因农田水利之争酿成械斗,告状到官府,由县一直告到省里。福建按察使钱士椿受贿白银一千四百两,闽浙总督伍纳拉受贿白银一千两。判案时,收受贿赂的官老爷颠倒是非;藩台、粮道、盐道等省治大小官员都受了贿赂,十几个人因此蒙受冤屈。此事在全省引起了轰动,人人都心知肚明,但人人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只有林希五挺身而出,他看准了元宵节的机会。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叫灯节,这一天处处张灯结彩,人们都走到街巷欣赏花灯、猜灯谜。林希五事先制作了几盏大花灯,在元宵节这天晚上悬挂在显眼的地方,灯笼上写着一首打油诗,远远就看得清清楚楚:“五道官不正,双司争要钱。两台黑暗暗,唯有祝光明。”钱士椿等收受贿赂的官老爷得知此事,又羞又恼,竟仗着手中的权势派兵冲散了好端端的花灯赛会,出来看灯的百姓只好叫着苦回到家里。三天后,钱士椿指使小人诬陷,罗织罪名抓捕了林希五。在狱中,林希五不屈不挠,大声控诉省城贪官的累累罪行。官府见林希五倔强不肯服软,拘禁他七个月后,就遣他到新疆乌鲁木齐。就在遣戍当天,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林希五还与知府抗辩,这使他在遣戍途中遭受到了非人的虐待,沉重的锁具加在他身上,他难以动弹;有时他被锁在密闭的船舱底,连喘气都十分困难。林希五一路上可谓备受摧残,仅保住一条命,没有立刻死去而已。三年后释放回家,林希五年已六十。也是无巧不成书,林希五入关时正好赶上罗织罪名陷害他的那个知府因获罪论戍。林希五哈哈一笑,投名帖前往拜见,名帖里又夹了一首诗嘲笑这位知府,知府见了诗当即晕厥。

已届耳顺之年的林希五回到福州后依然读书、写文章,丝毫没有萎靡颓废之气,并且设馆授徒,意气风发,被人称为“闽南林夫子”。

林希五与林宾日交往密切,他的思想和为人对林则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林希五也十分赏识甚至敬重才学过人的林则徐。嘉庆十一年(1806),林希五将平生所著诗文编成文集,拿给二十二岁的林则徐,让林则徐根据对他的了解写一篇序言。林则徐激动难言,怀着崇敬的心情展卷捧读,一口气读到深夜,当即就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序文。序文不仅表达了对林希五高尚品格的仰慕,对他的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还抒发了自己的愤慨之情。林则徐文中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林希五的事了,“心敬慕之,欲修一见……先生梗直独操,出于天性,而道高毁来。身处冷宫,触怒权贵,至于文致周内,下狱投荒,垂白在堂,孤身万里。士君子固有遇人不淑、守正被害如先生者乎?此固见者之所怒目,而闻者之所扼腕也。”

林希五嫉恶如仇的性格和他的事迹,都激起林则徐的钦佩之情。林则徐成年入仕后始终心怀民众、为官清廉,始终怀有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始终一身正气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与少年时代这些人和事的熏陶、教育是有关系的。

少年林则徐读书十分刻苦,无论冬夏,诵读不辍。寒冬腊月,朔风怒号,夜晚仿佛格外漫长,林家一家人按长幼排好位置,都坐在一盏油灯下,母亲和姐姐忙着剪纸、做女红,林则徐则温习功课、用心读书。茅屋里十分寒冷,大家冻得时不时打寒战,甚至冻得手脚皲裂,但还是咬紧牙关忍耐着,一直坚持到深夜。林则徐深知读书不易,他珍惜手里的每一本书。有时候,为了买一部新书,他不得不把衣服拿到当铺里当掉。还有段时间,他不辞辛苦到闽县衙门做了个抄写员,以微薄的劳动所得购买书籍。看到林则徐这么好学、懂事,人们经常夸奖他,但也总有人出于好心劝林宾日别再让林则徐读书,说穷人家的孩子应该早早学个手艺,或者做生意赚钱养家。每到此时,林宾日总是笑一笑,不说话,他深深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对孩子怀有殷切的希望。

勤奋、聪慧的林则徐,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有一次,一个富豪偶然见到林则徐,觉得他气宇轩昂不同于一般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就试着跟他交谈,林则徐果然彬彬有礼,对答如流。这个富豪不禁大为惊奇,对他十分赞赏。由于文采出众,林则徐渐渐成为一名妇孺皆知的“神童”。对对联通常是考验神童到底有没有才华的好办法。民间流传着许多林则徐对对联的故事。

一次,街坊邻居中有个人想考一考林则徐,就出了个上联给他:“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马上对出了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对方不禁拍手叫绝。还有一次,正赶上元宵节,老师让学生对对子,出了个上联:“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林则徐脱口而出:“打一声鼓代天地行威。”反应之迅速、对仗之工稳,都远远超出别人。不久,老师带着一群孩童去登山游玩,兴之所至,给出“山”、“海”二字让学生每人作一副七言联,正当其他人冥思苦想之时,林则徐略一思忖,吟出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千古名句,老师不禁为他敏捷的才思和卓尔不群的气概击节称叹。

林则徐十二岁那年参加一场考试,他的成绩和一个老童生的成绩一样,考官难以取舍,也决定让他们对对子,看谁更有才华。考官略一思考,结合当时的场景给出四个字的上联“童子何知”。老童生沉吟良久没有对出下联,不禁脸红,林则徐却沉着地答道:“大人利见。”考官不禁连声叫好,老童生不得不甘拜下风,说:“我老了,后生可畏。”“利见大人”是儒家经典《易经·乾卦》中的,小小年纪的林则徐熟知经典并能够巧妙化用,让人不能不赞赏有加。事实上,林则徐读书涉猎颇广,绝不仅仅是儒家经典。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只要能见到的,他都热心捧读。他尤其关注历史上那些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对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人的节操、事迹尤为赞赏。求学时期,他经常和同窗好友到越王山麓凭吊李纲祠。林则徐二十二岁时还曾发动学友共同修葺李纲墓。后来在翰林院期间,林则徐奉旨去云南主持考试,途经河南时还特地前往拜谒岳飞祠,对岳飞表现出深深的崇敬之情。

林则徐像他的父母一样为人正直。《健庐随笔》记载,少年时代的林则徐有一天跟一个同学外出游玩,路上遇到一个老妇人。这个老妇人掉了几百钱在地上,林则徐就和同学一起帮她捡拾遗落的钱币。捡钱时,林则徐看见他的同学用脚踩住了一枚钱币,偷偷藏起来自己要了,就感到很不高兴。后来林则徐做了两广总督,当年那个同学恰好来广东做知县,以为林则徐一定会念及当年同窗之谊,让他补个缺位,谁知等来等去都没消息,他就禁不住托人到林则徐面前说好话。林则徐听了,就跟来人说了当年见到的情形,他说:“年少时就这样心术不正,将来在百姓面前很难做到公正廉洁吧?”那个同学知道在林则徐治下升迁无望,就改去别的省份做官了,后来果真像林则徐说的那样,因为贪污而没能做个好官。

清代,朝廷或各地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需要童生和乐舞蹈,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这些童生也叫“乐舞生”,简称佾生。饱读诗书的林则徐,嘉庆元年(1796)参加岁试,中了佾生,这年他只有十二岁。

嘉庆二年(1797),林则徐又去参加府试,一举夺魁。

嘉庆三年(1798),十四岁的林则徐又考中秀才,到鳌峰书院学习。

鳌峰书院是当时福州的最高学府,林则徐入学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个书院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巡抚张伯行建造的,书院内有花园和一口大荷池,周围还有假山、石洞、楼、亭、池、榭,一路夹植松、杉、竹、柳,环境幽美且藏书众多。每年二月上旬,鳌峰书院公开招考,招收对象是全省九府一州品学兼优的生员(秀才)、监生和童生,被录取者有“日给廪饩,岁供衣服”的待遇。书院每逢月初或中旬,由山长主持学习和测试。山长高坐堂上,命题宣讲或讨论经义,学生环坐静听共学。鳌峰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很受朝廷器重。据史料记载,截至嘉庆十年(1805),这个书院考中进士的有一百六十三人,考中举人的有七百多人。能到鳌峰书院学习的都是才华横溢、品学兼优之人,当地读书人无不以考中鳌峰书院为莫大的荣耀。在鳌峰书院,林则徐读到了更多的书,与师友论学不知疲倦。更重要的是,林则徐在这里结识了书院院长——敢于蔑视和珅、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

郑光策(1759—1804),初名天策,字宪光、琼河,闽县(今福州)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名列第二。次年,成为进士,随后回到闽地讲学。他喜欢读“经世有用之书”,除了《通鉴》《通考》外,对唐宋名臣陆贽、李纲、真德秀以及明清间著名学者顾炎武等人著作,全都熟读精思,谈起来如数家珍。曾主讲福清书院和龙岩书院。嘉庆二年(1797)主讲福州鳌峰书院。

郑光策不畏权贵,刚直不阿。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巡游江南,召集闽浙诸生在杭州敷文书院参加会试。当时,大贪官、权势熏天的和珅监试。和珅故意坐在御座下低矮的脚几旁边收试卷,迫使交卷子的人屈膝上交。对和珅的这种做派,郑光策痛恨不已,偏不买账。他侧目而视,满面怒容,与闽地士人林乔萌等数人,作长揖告退。和珅平时被恭维惯了,没料到一个读书人竟有这种气魄,竟然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不由得恨得牙痒,于是干脆把闽籍考生的卷子束起来不看了。郑光策则没事人一般,丝毫不放在心上,洒脱、从容地回到故里,更加致力于学问。

林则徐在鳌峰书院读书时,院长正是郑光策,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十分密切。郑光策对嘉庆、道光年间福建的时政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主张改变“所用者非所习,所习者非所用”的积习,提倡“经邦济世”之学;提出“诲人宗旨,以立志为先,谓定志而后教育所施”,鼓励学生立定志向、有目的地读书。他在书院开设的课程,不仅有制义诗赋,还有各种于现世有用的经史典籍。他对学子勤于启迪、严而有法,还主张“立纲纪,明法度”、“重内治而略远图,开诚以任贤,知人而善使”,并提出改革漕政、盐政的设想。这些思想后来被林则徐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林则徐在郑光策的教诲下,刻苦钻研,眼界大开,进步迅速。从林则徐早年的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能看出,他当时读书范围很广,既有先秦儒家经典以及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之作,又有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还有《史记》《汉书》等史籍,历代诗文集、笔记、佛经、医书及书法碑帖等。他“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记,对各家学说的精华兼收并蓄,绝无门户之见。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他还养成了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在鳌峰书院,林则徐确实遵循着郑光策的教诲,立下了经世致用之志。

在鳌峰书院学习七年,林则徐还结识了有志于学的梁章钜(郑光策的女婿)、廖鸿荃、杨庆琛、沈廷槐等同学,他们志同道合,建立了深厚友谊,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互相切磋。在这里,林则徐还通过父亲认识了著名学者陈寿祺。陈寿祺是闽县人,家住城内黄巷,进士出身。他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学者,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官场有深刻的思考,对当时具有维新趋向的学说也有所研究。因此,他思想开明,同样重视经世致用。林则徐不仅喜欢同他研究学问,还常常跟他交流政治见解。与陈寿祺的交往,也在潜移默化中对林则徐产生了影响,“经国救世”之志在他心中更为坚定了。

此时的林则徐意气风发,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渴望天空一样,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舞台实现他的抱负。 ta3m+ERgvAGNBbLzFHm4Yau/P4UKRZH0MVLackpwQQcjiqdz6EL+PPY895Fw1R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