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国家级名老中医,江南程氏针灸流派第四代传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获得者,针灸大师程子俊教授于2014年5月25日凌晨1时25分因病医治无效,驾鹤仙逝,享年93岁。整理程老的遗物,翻阅程老生前所赠吾辈之书籍,脑海里浮现着程老微笑问诊、躬身针灸的模样,耳边响起的是程老的叮咛:“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中医医师,就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地学习。”

一、中医世家,修身治学

程子俊,男,1921年出生于常州中医针灸世家,其祖父程金和、父亲程培莲是常州市著名的针灸医家,他们妙手回春的医术和悬壶济世的品德誉满乡里,也使程子俊自幼时即立志学医。

程子俊16岁从县立常州中医学校毕业,正值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之战争爆发,面对危难的国家、缺医少药的民众,程老更加坚定了学医之路。在父亲程培莲的亲自传授下,系统学习了中医针灸技术及理论,熟读和背诵《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大量中医经典著作,遇到疑难问题,必穷其理。通过父亲5年的培养,程老的针灸技术得到了拓展。

1956年,程老拜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为师。在恩师的悉心培养和传授下,程老得其真谛,刻苦钻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大革命”期间,程老下放至溧水县方便公社医院,他以小小银针继续为百姓服务,赢得了“神针”之美誉。1980年,程老调回常州市中医医院工作,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推进了中医学的发展,程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融合创新,潜心于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推进了常州针灸学术的发展。

程老常常说:“中医理论博大深奥,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师,就要耐得住寂寞,以坚韧的毅力和始终如一的恒心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要反复精读深思,各家学说博览兼收,每读一遍,都要认真做好笔记。”程老90岁高龄时,一些经典还经常脱口而出,让我们这些学生望尘莫及。

二、继承发展,一代大师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程老衷中参西,善于总结,进一步完善了程氏针灸体系,继承和发扬了程氏祖传针刺手法“蜻蜓点水针法”及程氏祖传“环中穴”“前悬钟穴”,并将其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为常发病之一的颈椎病,临床虽治疗方法众多,但均因其易发、疗程长而使疾病迁延难愈。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程老独创出“第三掌骨疗法”,对诊治颈椎病有着独特而显著的疗效。程老临床经验丰富,理、法、方、穴、术一线贯通,施针不拘一格,常常出奇制胜,先后独创了“三才补泻法”“值时针刺法”“通脱法”“根-过-结配穴法”等针灸手法,其中多个手法被国家级刊物收录。

1991年,程老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成立程子俊国家级名医工作室,广收门徒,无私地将独创手法传承给下一代,希望这些手法能更多地为民众服务。2013年,程子俊教授荣获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

三、丹心仁术,医泽社会

“医疗技术源于大众,当无私奉献于人民”是程老从医七十多年的格言。几十年来,程老夙兴夜寐,殚精竭虑,脑子里想的是针灸,嘴上说的是针灸,针灸是他生命的全部。为了推广针灸医学,程老多次担任针灸教学任务。他曾赴启东等地农村巡回教学,兼任过常州市西学中班及常州卫生学校针灸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亲自编写《针灸学讲义》数十万字,培养了大批针灸专业人才。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程老对患者不论贫富贵贱、尊卑长幼,都一视同仁,从无疾言厉色。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有一次程老正在门诊坐诊,一位市领导腰扭伤派人来请程老前往治疗。程老让来者在门外等候,希望将门诊患者看完后再去。就这样,来者从上午9点钟等到11点钟程老看完最后一个患者才同往。程老可贵的职业操守让大家深为感佩。

忘不了,他年届90岁高龄仍坚持坐诊施针,对待患者耐心细致、和蔼可亲,“望闻问切”思辨严谨,针刺选穴精简轻灵,弹指间针针入穴,疗效称奇;忘不了,他对弟子言传身教,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倾囊相授;忘不了,他极其简朴的家里,病榻上那单薄瘦弱的身躯,病痛缠身仍手不释卷,标注圈点,认真批改弟子总结的针灸医案及经验集……

就是这样一位饱经岁月风霜洗礼,仍积极乐观、直面生活的老人;就是这样一位知常达变、学验俱丰、诲人不倦、品行高尚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医技精湛,勤廉一生,为中医学卫生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医者!他的针法讲解还在我们耳畔久久回响,他的谆谆教诲永远镌刻在众弟子心间……

值此程子俊教授逝世四周年之际,为缅怀程老为中医针灸事业做出的贡献,弘扬程氏针灸学术经验,我们将程氏针灸的学术思想、论文著作和医案讲义,整理、精选、汇编成《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一书,本书分为历史沿革篇、学术经验篇以及针道杂谈篇3个篇章,其中历史沿革篇主要介绍了程氏针灸从清代到近现代五代传承、薪火不熄的历史演变;学术经验篇主要介绍了程氏针灸祖传穴位、施针手法、家传对穴等,以及理、法、方、穴之独到经验;针道杂谈篇包含程子俊教授的针灸讲义、对针灸经典医籍的体会及校释。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程老在病榻上仍带病坚持批阅,使我们这些后辈深受感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量忠于程氏针灸医案原稿而又加入现代医学论著的规范书写要求,以便读者学习参考。由于我们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诚挚欢迎针灸前辈、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于我们不断修订、提高。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对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有关领导及专家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书中涉及参考的相关著作及作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JUuG9ll95aKLzkINyOmddTZbYu77xXH9/V/El+NAWgh1egsYyxkhg359oKqS2S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