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程氏谈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通过经络的复杂联系沟通,将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前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皮肉等各个部分,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保持其相对的协调,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且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正如张景岳所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经脉直行深伏,故为里而难见;络脉支横而浅,故在表而易见;络之别者为孙,孙者言其小也,愈小愈多矣。”这说明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态,而是一个各部门与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反映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传导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作用所为。这种复杂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功能与形态的综合。

程氏认为,腧穴是人体脉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脉气所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素问·调经论》说:“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于此可知,经络有内脏与体表所具有的枢纽与传导的功能,绝大部分是通过腧穴而表达其作用的,腧穴所主治的病候,是根据经络的循行而论证的,这些腧穴根据其主治作用归纳于各条经络系统,成为针灸从外治内的必要途径。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

二、经络与五输穴的五行配合应用

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分为井、荥、输、经、合五大类,并结合脏腑经络,各以五行所属,从“生我”与“我生”的概念中,运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论治规律。其具体用法,就是当某经出现虚证时,可补本经的母穴或母经的母穴,实证时,可泻本经的子穴或子经的子穴。如由于肾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发生头痛、心悸、眩晕、耳鸣、眼花、腰痛、气短等症。这种上盛下虚的虚像,须用滋水涵木、育阴潜阳的方法。根据五输穴的临床应用,应补足少阴肾经本经的金穴复溜和母经手太阴肺经的金穴经渠(金生水),泻足厥阴肝经本经的子穴(火穴)行间和子经手少阴心经的子穴(火穴)少商(木生火)这种循经远取法,在脏腑发生病变时,均可根据五行生克的关系,随证选用。

三、十二经表里主客原络的配用

十二经脉流注的次序是从手太阴注入手阳明,如此一脏一腑,一表一里循序传注或为经络由里及表、由表及里的始末循环。一旦疾病侵入人体,可通过经脉表里的关系而相互传变,所以在临证时,遇到里经有病,可配表经同治;表经有病,可配里经同治,这是针灸临床上普遍的应用的治法。

至于主客原络的配穴方法,虽然也属表里的范畴,但不是按表里两经随便配用,而是以原发病的经脉原穴为主,以相为表里的经脉的络穴为辅。例如,肺经先病,则取其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则取其络穴偏历为客。反之大肠经先病肺经后病,则先取大肠经的原穴合谷为主,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为客。这种以原为主、以络为客的用法,也是针灸处方的基本法则之一。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这些记载明确指出十二经原穴在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

四、经络学说反映病理变化、指导辨证归经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出现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经络本身具有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以及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营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篇》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这里讲的辨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辨证归经。临床上还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缺乏、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uV5KbKf+NL8qoe4EU3O5zhkZsPDcs46yJz/T3oI59e4QfMUHpHuBTcNDTVn6a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