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白蛇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凭借他傲人的智慧闻名于世。他简直就是无所不知,即便是再隐秘的事情,他都能凭空得知其间的奥秘。就是这样一位国王,却有着一个古怪的习惯。每天中午,当长长餐桌上所有的东西都已收拾干净,餐厅里没有其他任何人在场时,一位忠实的仆人必定还会再为他端上来一道餐点。不过,这道餐点是被盖着端上来的,甚至就连端过来的仆人自己都不知道,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而且,因为国王每次都要等到餐厅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时,才会揭开盖子,所以,始终都没有任何人知道,那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有天,负责端上这道餐点的仆人,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于是,有天中午,他直接把这道餐点端进了自己的房间。

仆人万分小心地锁好房门,揭开盖子,看到碟子的正中间,放着一条白蛇。一看到那条白蛇,他就忍不住想要尝上一口。就这样,他取来小刀,从蛇身上切下一小块来,送到了自己口里。

蛇肉才刚碰到舌头,他就听到自己房间的窗外,有种十分细小的声音,正在喃喃低语。仆人走过去,仔细聆听,发现那竟然是一群麻雀,有些在彼此交谈,有些在自言自语,说着田野和森林里的所见所闻。

享受蛇肉之后,仆人获得了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

无巧不成书,正好在仆人偷吃蛇肉的这天,王后最漂亮的那枚戒指丢了。这个忠实的仆人,因为他可以出入皇宫内外的任何地方,偷戒指的嫌疑,自然也就落在了他的头上。国王派人把仆人带到自己面前,用十分严苛的口吻威胁他道,如果明天早上之前,他还说不出犯人是谁的话,就认定这件事是他所为,并且还要判他死刑。

仆人坚称自己无罪,但却无济于事,毕竟,他也没有任何更好的证据,可以拿来自证清白。心中满怀着不安和恐惧,仆人兀自踱步到皇宫的后院里,冥思苦想,希望能找到可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的方法。后院里,有些鸭子正安静平和地坐在一处活水旁休息,他们一边用扁嘴清洁着身上的羽毛,一边进行着亲切的交谈。仆人站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说话。

鸭子们正聊着他们今天上午闲逛过哪些地方,找到了什么不错的食物。其中一只鸭子闷闷不乐地说:“我的胃里面,装着些重东西。王后窗子下面有一枚戒指,方才吃东西吃得太急,一不小心,竟把那戒指给吞下去了。”

仆人听到这话,一把抓住那只鸭子的脖子,一路拎到厨房里,对厨子说道:“把这家伙给开膛了吧,养得够好,可以吃了。”

“你说得没错,”厨师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掂了掂鸭子的重量,“这家伙每天不辞辛劳,到处找吃的,就是为了把自己给催肥——它早就迫不及待,想要被送进烤箱里了。”

厨师砍断了鸭子的脖子,在清膛的时候,他在鸭子的胃里,发现了王后的戒指。如此一来,仆人没花多少力气,便在国王面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为了给自己之前的不公正判断做些补偿,国王特别允许仆人向他提出一个请求,并且还向仆人保证,只要他想要,可以让他升任宫里任何最显赫的职位。

仆人回绝了这一切,只请求国王赏他一匹骏马和少许盘缠。因为他很想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花些时间,好好闯荡一番。国王满足了仆人的要求,他便动身上了路。

有一天,年轻的仆人来到一处池塘边,发现池里有三条鱼被芦苇卡住了,他们挣扎不停,想要重回水中。尽管人们都说鱼是哑巴,他却能够听到这三条鱼正在控诉世道不公,为自己就要如此悲惨地死去,感到愤恨难受。年轻人有一颗同理心,他当即从马背上下来,把三条受困的鱼重新放回到水里。鱼们十分开心,在水里活蹦乱跳了半天,然后探出头来,冲着他喊道:“我们会好好记住你。你救了我们的命,我们会报答你的。”

color07

年轻人骑着马,继续前行。过了一会儿,他似乎听到马蹄下的沙子里面,有什么声音在说话。他驻足聆听,听见一只蚁王正在抱怨:“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避开那些骑着笨拙牲口的人类啊!上面那匹蠢马,它那些沉重的蹄子,踩死了我们多少蚂蚁!”

年轻人二话不说,把骏马引到了旁边的一条小道上。这时,蚁王对他喊道:“我们会好好记住你,会报答你的。”

这条小道,把年轻人带到了一座森林里。突然之间,年轻人看到,有一只乌鸦爸爸跟一只乌鸦妈妈,正站在自家鸟巢旁,一只一只地往外扔小乌鸦。

“快离开吧,你们这些吃白食的。”这对乌鸦父母边扔边喊,“我们再也没办法喂饱你们了,你们已经长得足够大,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可怜的小乌鸦们,就那样趴在泥地里,小翅膀扑腾不停,凄惨地叫嚷道:“我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小孩子,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但我们根本都还不会飞!除了趴在这儿,等着被活活饿死之外,我们又能有什么出路!”

好心肠的年轻人从骏马上下来,用随身的佩剑杀掉了马,尸体留给小乌鸦们当食物。小乌鸦们蹦蹦跳跳地聚过来,一边填饱肚子,一边大声喊道:“我们会好好记住你,会报答你的。”

现在,年轻人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两条腿了。徒步走了很长一段路后,他来到了一座大城市。这城市的大街小巷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个人骑着马过来,向着众人宣布道:“公主正在寻找一位合适的丈夫,不过,任何想要应召的人,都必须完成一项艰巨的考验,在接受考验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

在这个城市里,很多人都已挑战过这个考验,但他们都只是徒劳无功地赔上了生命。可是,年轻人第一眼看到公主,便被她的美貌给迷住了,一下子忘掉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直接去觐见了国王,请求成为下一位求婚者,去执行那项困难的考验。

就这样,年轻人被带到了海边。在他眼皮底下,一枚黄金制的戒指被丢到了大海里。戒指沉下去后,国王对他下令,让他把这枚戒指从海底取回来。不仅如此,国王还补充道:“如果你没办法把戒指从下面捞上来,就会被反复推到海里去,直到海浪把你彻底淹没。”

所有人都为眼前这个英俊的年轻人的命运表示遗憾,然后,他们就让他独自留在海边,自己先回城了。年轻人站在海岸上,思前想后,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突然之间,他看到三条鱼朝着他所在的方向游过来——不是别的,正是他之前救过命的三条鱼。

正中间那条鱼的嘴里,含着一只贝壳。才刚到岸边,那条鱼就把贝壳搁在了年轻人脚边。他捡起贝壳,打开一看,之前国王扔到海里的金戒指,就放在里面。

于是,年轻人兴高采烈地把戒指还给了国王,期待国王能够把许诺过的奖赏赐给他。然而,当那高高在上的公主,得知他并不是贵族出身时,便对他十分鄙夷,主动提出要求,表示他如果真想当她的丈夫,就需要先完成第二项考验。

说罢,公主走到花园里,亲手将整整十袋黍米撒到了花园的草地里。

“明天早上,太阳上山之前,这些黍米必须全部捡回来,”她说道,“一粒也不能少!”

年轻人坐在花园里,思前想后,想要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够顺利完成这项考验。可惜,他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心中万念俱灰,只是呆呆坐着,等待黎明破晓的到来,来宣判他的死亡。哪里知道,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花园时,他却看到那十个袋子里,已经装满了黍米,一个一个排成一排,竖立着堆在他身边,连一粒都不曾少掉。

原来,在那天晚上,蚁王带着他成千上万的蚂蚁们来帮忙了。这一大群知恩图报的昆虫们,孜孜不倦,不停地捡起黍米,装进袋子里。

公主亲自来到了花园,当看到年轻人已经圆满完成她所布置的考验时,不由得感到惊讶万分。尽管这样,她那颗高高在上的心,仍旧没有被年轻人征服,只听她又开口道:“就算他已经完成了两项考验,却还是不能当我的丈夫。除非,他能够从生命之树上,给我带一只苹果回来。”

年轻人并不知道生命之树在什么地方,可他还是出发了。他在心里盘算着,只要自己这双腿还走得动路,就会一直走下去,找下去——虽然下了这样的决心,对于从生命之树上找苹果这件事,他却一点也不认为会存在找到的希望。

当年轻人已经走过整整三个不同王国的边界时,某天晚上,他来到了一处树林里,坐在一棵大树下,打算睡觉:突然之间,听到林间有一阵嘈杂声,然后,一只金苹果落到了他的手中。与此同时,三只乌鸦朝着他飞了过来。

乌鸦们坐在他的膝盖上,对他说道:“我们就是快要饿死时,被你拯救了的三只乌鸦。长大之后,我们听说你正在寻找金苹果,马上远涉重洋,飞到世界的尽头——生命之树就生长在那里。找到生命之树后,我们替你把苹果给取来了。”

年轻人兴高采烈地回去,把金苹果交给了美丽的公主。这样一来,公主再也没有任何不跟他结婚的借口了。他们把生命之树上结的苹果平分后,各自吃掉了:就这样,公主的心中,便充满了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爱意。这对夫妻于是白头偕老,终身幸福。

解说:

《格林童话》中又一个典型的二段式故事,前半部分显然存在着一个让读者不得不去疑虑的地方:国王为什么要在四下无人时,独自吃那道餐点?

根据篇首的描述,推敲仆人偷吃白蛇之后的情节,又会产生另一个联想:这位国王的睿智,是否正是每天吃那道菜的结果?而且,既然已经提到国王无所不知,能够凭空拿到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消息,岂不是在暗示,国王也是因为食用白蛇,得到了听懂动物交谈的能力?但既然仆人偷吃一口就能长久保持这一能力,国王又何必每天私下享用呢?这样睿智的一位国王,又怎么可能不清楚王后的金戒指掉到了窗外,偏要误会自己最忠实的仆人呢?

暂且不管这些逻辑上不太能说得通的地方。一方面在初版格林童话中,既没有每天专门端上白蛇的仆人,也没有附带“忠实”这个品格上的限定,后半部分的主角,仅仅是国王属下一个好奇心特别重的普通仆人而已。另一方面,这个国王也没有最终版里面那么睿智贤明,什么额外描述都没有,只是个国王符号罢了。第一部分篇幅十分简短,初版故事的侧重点,完全放在后半部份上。

有趣的是,初版的后半部分,提到“生命之树”之前,公主已经因为年轻人长得很帅,而喜欢上他了,根本没有提及太多关于出身、地位的顾虑。从生命之树上摘苹果,纯粹是锦上添花——年轻人根本不需要离开王宫,横跨三个国家。甚至,就连公主都没有从他身边离开:公主提出要求之后,他才刚开始思考应该怎么办,就有一只乌鸦飞过来,嘴里衔着需要的苹果。故事就这么匆匆结束了。

格林兄弟在初版的本篇末尾,还给出了一部分对应解说,说明习得与动物说话能力的两种方法,其一是如同北欧神话里所提及的那样,齐格弗里德吃掉巨龙心脏,得到与动物对话的能力。这种方式的一个变种,是吃掉鸟类的心脏,格林童话的另一篇《金蛋》里,就是如此。其二就是白蛇,这也是与老北欧神话相对应的,来源是布伦希尔德的女儿克莱卡和她两个孩子身上发生的故事。

最终版当中,鱼、蚂蚁和乌鸦在得到年轻人帮助后,所回的话语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只有鱼提到“救了我们的命”,部分国内译本将这三种回答统一了,这里仍旧保持格林兄弟的处理。 7OicSRi0jWINYOG5S/cdQlh2y+QfmbI83QOugZ1+VN8L0c6cIOYvOpq6q8CS6x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