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百变柳三变百变名

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江南早已一片樱红柳绿,湿润的季风自南而来,白墙黑瓦的私塾里,孩童诵诗的声音若隐若现,屋檐下盘旋着几只雏燕,享受着初次飞翔的乐趣,时光无声无息,仿佛也被这温柔的水乡揉碎。

然而在儒臣柳宜家里,此时却热闹非凡。一个男婴的诞生,给这个平日里总是奔波的家庭平添了一份喜悦,尤其是柳宜,彼时他已四十六岁,仍宦游于州县之间,任些无关紧要的官职。他已育有二子,长子柳三复,次子柳三接,此时都在为考取功名埋首苦读。柳家又添一子,邻居纷纷前来道喜,柳宜一边拱手道谢,一边在心底揣度着男婴的名字……

柳门一族的故乡,在钟灵毓秀的福建省崇安县,柳宜的父亲柳崇在当时便以儒学显名。唐末五代豪强四起,时局动荡,为避祸乱,柳崇携家隐居在崇安县的金鹅峰山下。

柳崇此举,本是想避世,没想到在如此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一日却迎来了一位朝廷要员,此人奉命诏柳崇出山为官,柳崇淡然摇首:家有高堂无人奉养,柳子高恐不能应诏!

后来,无论朝廷如何催促,柳崇果然不为所动。但这位闭门治学的儒者,并没有阻止儿子们的求仕之路。柳崇育有六子,皆出仕为官。其中长子柳宜,曾上书朝廷,畅谈政论得失,南唐后主李煜见之,颇为赞赏,遂招入宫为官。柳宜性格耿直不阿,一身傲骨,官居监察御史之职,刺贪刺邪,直言敢谏。他的好友王禹傅曾在《送柳宜通判全州序》称,柳宜“多所弹劾,不避权贵,故秉政者尤忌之”。

公元975年,北宋的铁骑踏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城墙,三年后,吟唱着“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后主李煜被宋太宗以牵机药夺了性命。按照话本小说的故事套路,国破君亡,有骨气的旧臣当以死方能报答龙恩,赢得后世的赞誉。

然而,倘若不是身处其间,谁也无法体会柳宜的难言之隐。

宋太祖赵匡胤给柳宜等一干旧臣提出了优渥的条件,又言之以情,晓之以理,大谈“天下初定,亟需尔等能臣辅佐朝廷,以保苍生”云云,最终,柳宜选择降宋。

南唐旧臣的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胎记,柳宜穷尽前半生所学,才在风雨飘摇的南唐换得一顶乌纱帽,熟料世事风雨变幻,顷刻间,他治国平天下的宏愿便被搁浅,他感激旧主李煜的知遇之恩,但他亦清楚,要在幅员辽阔的中原建立一个统一政权,非赵匡胤这等铁血之人不可。降宋之事虽已坐实,但若能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骨气名节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宋主认为柳宜“识理体而合经义”,但因他的旧臣身份,终归不肯委以要职。也不能指斥帝王心胸狭隘,不懂用人之道,历代王朝的兴亡皆是如此,对昔日敌国的臣子以礼相待已是万般可贵,倘若真的委以要职,则未免显得草率。宋主深谙此道,对柳宜等旧臣,表面尊敬有加,实则处处为难排挤,柳宜在宋为官数年,政绩颇佳,却仍只是州县闲散小官,且朝廷一纸调令,就需四方奔波任职,柳家人亦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生命中出现这样的变故,柳宜也唯有一声长叹。在他的后半生里,“南唐旧臣”这顶帽子成为他摘不掉的梦魇……

眼前的男婴粉嫩可爱,黑漆漆的双眼仿佛一孔宁静的古潭,一看便是读书之相,柳宜心中大喜,遂给男婴起名“柳三变”。柳三变在族中子弟排行第七,故亲密的人亦称他“柳七”。

“三变”二字取自《论语》:“君子有三变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大抵描述了孔圣人眼中的君子形象:远观严肃不苟,接近即温和坦荡,谈吐严厉庄重,无嬉闹之态。

柳宜给幼子起了这样一个寄托遥深的名字,自然是希望他能饱读诗书,以儒家之礼约束自己,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在功名之路上能所作为。但说来蹊跷,柳三变的名字后来在京城传得满城风雨,而伴他走上仕途的,却是他后来的大名——柳三变。

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年幼的柳三变,过早地开始了漂泊生活。

父亲柳宜仕途不定,朝廷的调令指向哪里,就需拖家带口,奔波任职。柳三变自出生起,就随父亲辗转于蒲州、泉州、扬州等地。少年的他还不懂离别羁旅之苦,只觉得各地风景新鲜有趣,而车马劳顿的辛苦,披星戴月的奔波,自有大人操办,他也不必多想。

于是少年的眼里充满了各地的旖旎风光,齐鲁山脉的千山叠翠,江南的飞絮嫩柳,烟雨朦胧,梅子红时煮茶分乳,若有闲情,在乌篷船上戴笠垂钓,风雨不归。夜晚,父亲亲自教他诵读诗书,木箱里的古籍带有淡淡的檀香,父亲先教他读启蒙的《诗经》,泛黄的书页里夹着一枚芸香签,他好奇地拿起来看看,父亲轻轻敲了敲他的脑袋,他赶忙放下,认真地同父亲诵读起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他对父亲提出的“后妃之德”不大明白,总觉得这首民歌清扬婉转,别有韵味,第一次,文学在他狭窄的心湖泛起淡淡涟漪。

他或许也有自己的悲伤,每一次相遇都那么偶然,每一次离别又那么匆忙,他不明白父亲为何总是在路上,也读不懂唐诗里故人离别的辛酸,而这些问题的答案,苦苦纠结了他一生,直到多年后饱受羁旅之苦,他才知晓父亲当日所承受的重量。

在父亲充满叹息的宦游时光里,柳三变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柳三变自小便立志读尽天下书,早日及第,光耀门楣。

直到太宗至道年间,失意的父亲辗转回到故乡,柳家人的漂泊不定的生活才总算暂时结束。

在推崇儒家礼法的崇安白水村,六子入仕的柳门颇受当地人敬重,柳三变随父刚回到故乡,迎接他的便是乡民们热切的目光和殷勤的招待。在这里,他隐隐体会到仕进给人带来的荣耀感。彼时他刚满十三岁,已经度过了蒙童的天真无知,家族门楣的观念已深入少年心髓,他对唐诗所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深信不疑,幻想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生活。

少年自幼聪慧,加之老师指点,学业更是突飞猛进,十四岁时的一篇习作,他发下宏愿,立志求学: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劝学文》

小作初成,墨迹未干,柳宜看罢儿子的习作,心中甚是欣慰。柳三变也知晓,他虽出身仕宦之家,境况比庶民优越,但和那些贵族公卿相比,终究悬殊巨大。父亲郁郁寡欢的神情,终日紧锁的眉头还有朝廷无休无止的调令,让这个生性敏感的少年体会到了柳门子弟求仕之路的不易,他盼望着有朝一日能科举及第,光宗耀祖,才不负父亲的教诲…… DMB3zkiB/FewrZ/Lxmw73+Eh65g3wu7/GwKKZExbetxYyhfsS/8okxgP0OS1R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