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的七月盛夏辛末日,长安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大汉第一功臣,一代名相萧何过世了。萧何生于战国周赧王五十八年,卒于汉惠帝二年,享年六十五岁。酂侯府邸尽是送葬的缟素,车辆塞路不通,其后萧何陪葬于长陵陵园,谥号为“文忠侯”。
后世司马迁等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可谓是流芳百世。伟人周恩来也有评价说:“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周恩来又何尝不以萧何而自况?
几个月前,刘盈亲自到酂侯府去探视萧何,汉初相国拥有巨大的权力,有时皇帝议事,都会和大臣亲自去府上拜谒。况刘盈又是晚辈,更是应当。据<殷芸小说>记载:“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年倍于汝者,皆拜,并语汝诸弟”。此记载出于梁朝殷芸,其文颇具野史风采。意思是刘邦告诉刘盈,见到这几个大佬,或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这帮老家伙,只要是比你岁数大一倍的元老,你都要恭恭敬敬地跪拜,并把规矩告诉你的弟弟们。这刘盈很听话,即位以来很尊敬元老们。
刘盈探望萧何后,顺便问一下下任相国人选。
刘盈垂泪道:“萧大爷,您百年之后,有谁可以代替您任这丞相呢?”
萧何:“了解臣子的莫如人主,你心里应该有数吧。”
刘盈:“那曹参咋样?”
萧何挣扎着在榻前跪拜:“皇帝呀,您好眼光,这人行,老臣死了也就没啥遗憾了。”
刘盈:“快起快起萧大爷,你看您一口一个臣臣的,真是的……”
曹参,这个“参”字是多音字,曹参应读为“餐”,这是后人根据古诗描写曹参的韵脚推论而得的。萧何和曹参都是“砀泗楚人集团”中的元老,不过两个人因为性格、分工不同都互相不对付,但临死前萧何赞同曹参接班,不是刘盈眼光精准,而是刘盈和萧何完全同意刘邦的政治遗言。
前文已介绍过,曹参也是沛县人,秦时为“沛狱掾”,“居县为豪吏”,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也是跺跺脚县城颤的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他是名门贵族之后,祖先是姬姓的曹氏,相当牛,虽然到他这里没落了,但也是个官儿。
曹参同志军功累累,一路跟着刘邦打天下,战功仅次于灭楚三杰。曹参继任,完全正常,就算按资排辈而论,曹参功劳第一,其次才是周勃、灌婴。他在高祖六年被封为“平阳侯”,食邑一万六百三十户,真正是“万户侯”,相当于现在十亿美元级别的超级富豪。
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后,曹参被任命为齐国丞相兼揽军政大权,陈豨反时曹参大破其手下张春的军队,其后又带十二万军马平叛黥布,一路打下来战无不胜。平叛后曹参又回齐国去当丞相,管理齐地七十座城市。
令人惊奇的是,曹参不仅仗打得好,管理国家也相当出色。原来,曹参这个人很虚心,他曾经询问老人和儒生怎么样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曹参也懵了不知咋办。不过他听说胶西郡有个叫盖公的老头,学的是黄老之术。于是曹参花了不少钱请求拜谒盖公。会见后盖公跟他说:管理的规律在于清静,不去搅扰百姓,民众就自然会安定乐居。曹参认为有道理,就按盖公所说的,基本上抓大放小,不怎么管事儿。这样干了九年,齐国百姓安居乐业,曹参名声大噪,大家都说曹参是贤相。
曹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手下或是同僚有什么缺点和错误,他不去说,装看不见,而且还替人隐匿,所以大家都喜欢曹参这个人,他的口碑也特别好。
曹参最早和萧何是老铁,等到一个为将一个为相后,在处理事儿上渐渐就有了矛盾。不过由于曹参有出色的管理经验,故刘邦临死之前,遗言曹参为萧何之后的第一人选。
这样,曹参在公元前193年夏天调到了长安。他继任后,萧何整的那套东西一点儿都不变,原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他用老实木讷的办事员,聪明伶俐爱出风头的办事员就撤职辞退。曹参本人天天喝上好的佳酿,早晚酒杯不离手,作为国务卿本应事物繁忙,有很多人前来汇报和请示。但曹参一见汇报人就拉着喝酒,人家刚要说事儿他又和人家喝,只是喝酒不管政务,最后曹参醉的语无伦次,来人都无语的走了,这样时间一久,手下人都习以为常了,这样大家要么就找御史大夫,要么就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甚至,未央宫还有这样的笑话,说:曹参的办公室离中央办事处比较近,那里的公务员都天天喝酒,另外一些公务员很讨厌他们,于是把曹参请过来让他听听,那边“六六六呀”正喊着呢。这曹参就瞪大眼睛过去了。“从吏”们很高兴——哈哈,你们这帮酒懵子,等着丞相撸你们吧!结果,曹参过去眼睛就亮了,往席子上一坐:“呦,给我也整几个大绿棒子,倒上,来来来五魁手呀……”
这刘盈看到曹参这个状态,心里琢磨:“莫不是曹参欺负我岁数小,拿我不当盘菜儿呢?”他不觉得暗暗生气。但他还不敢去问责曹参,毕竟曹参属于父辈,又打过仗杀过无数人,他一瞪眼睛刘盈胆突突。
于是刘盈找来了曹参的儿子,时任中大夫的曹窋,这个“窋”,念“竹”。中大夫在朝廷中算是中间略略偏下的官员,这曹窋大概也有四十多了,大半辈子过去了才混了一个中大夫,可见曹参贤明,不以权谋私把儿子整高位。
刘盈笑咪咪地跟他说:“哎曹窋,你回家问问曹大伯,就说我刘叔叔驾崩过世了,刘盈还小,你这天天喝得五迷三道的也不管事儿,那国家这么多的公务该咋办哪?”见曹窋点头,刘盈又急忙补充说:“哎你别跟大爷说是我说的呀。”
曹窋寻思这小刘盈还挺重视我,还跟我讲点悄悄话哈。曹窋挺高兴,先回家中的洗浴中心泡了个澡,然后喝点洞庭茶,点上檀香,躺在云毯里,边把玩檀木手串边等老爸。等醉熏熏的曹参一回来,曹窋就傻呼呼地说了。
曹参一开始没搭理他只想睡一会儿,这曹窋说话就开始装了,说爸我问你事呢,这喝高了的人脾气就是暴,曹参二话不说,随手抄起鞭子把儿子一顿胖揍,足足削了二百鞭子,把他差点打残,一边打曹参还一边骂:“问个毛线,你特么该嘎哈嘎哈去,这世上的事儿你懂个屁。”
曹窋跪在地毯上,杀猪般地叫:“爹,别打了。是皇帝叫我来问你的。”
曹参揍得更起劲:“妈的他叫你死你也死?”
曹参把曹窋打得遍体鳞伤,半个月办不了公。等公休日过后,大臣们再上朝时,刘盈先向曹参道歉说:“不好意思啊曹大爷,其实是我让曹窋这么说的。”
曹参解下朝冠说:“陛下觉得你跟你老爸比谁优秀?”
刘盈:“我……哪能和我老爸比?”
曹参:“那陛下觉得我和萧何谁优秀?”
刘盈皱眉:“貌似……你赶不上他。”
曹参一拍手:“那不就得了吗。当年,你老爸跟你萧大爷一起制定的法律条章,都摆在那里,整得都挺好,咱们就照着办就是了,别整差了不就行了,对不对?”
看刘盈不明白,曹参点点他:“现在正是难得的和平时期,动哪个政策都涉及到别人的利益,利益,你明白不?”
刘盈:“好了,您不用再说了,我懂。”
后代学者也有人认为,在吕雉比较强势的环境中,曹参接任萧何之后,无所作为是无意破坏萧何所设计好的政策。这种休养生息的政策本身是科学的,曹参此举,既确保了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显示了曹参韬光养晦的执政手法。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从文明衰落所造成的痛苦中学得的知识可能是进步的最有效的工具”。大秦帝国的覆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严刑苛法和搅扰百姓。所以,汉初的精英们要矫正的就是——省略刑法,不去扰民。
于是后世有成语——萧规曹随,就是指后继任者不改前任政令,休息无为的作风。三年后的前190年,曹参死。谥为“懿侯”,陪葬长陵。曹氏家族,也显赫数世。百姓歌颂他清净无为,足称一代贤相。
时光荏苒,刘盈为帝已有三年,昔年文弱公子,已经成长为弱冠之年的英俊小伙,吕雉心中暗喜,决定给儿子选个皇后。此时的刘盈左拥右抱,有几个美人儿甚至都为他生下了儿子,后宫中或有刘盈钟情的女人,但吕雉不发话,刘盈不敢自选皇后。此时的吕雉,已经是四十八岁望五之年,“吕姬”早已是过眼云烟;“吕妇”也不堪名之;基本上已经迈入到“吕妪”的行列了,她觉得很有必要在有生之年把立小太子之事提上日程了。
一日,刘盈早去长乐宫给吕雉请安,吕雉笑容满面:“儿啊,你也不小了,为娘觉得也应该给你选个皇后了,你的想法呢?”
刘盈自然高兴:“是啊,早选皇后也可以早立太子,有利于大汉的长治久安哪。”
“嗯,哪你可有中意的人选么?”
刘盈心里这个乐呀:“儿子一定好好选一个您的儿媳妇。”
吕雉:“那这样吧,妈给你选了一个,你看行不行。”
刘盈的高兴劲儿一下子全没了,他也预想到吕雉会插上一杠子:“你高兴就行,那女子是谁呀?”
“你看张敖的姑娘怎么样啊?”
刘盈听到此话,如同电击般地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