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九年,即公元前198年,刘邦又有大动作,他对赵国高层进行了大清洗。请注意“大清洗”这个词,这个词意味着镇压和肃反。他不仅把赵国丞相贯高等人灭了三族,而且把自己的准姑爷赵王张敖,降级废为宣平侯。
对于这件事情,未央宫群臣有的在心里暗暗喊冤;有的则付之淡淡一笑;更多的人则在端倪中波澜不惊,这就是皇帝的既定目标。那么赵国出了什么事?这一切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话说刘邦在白登山差点让匈奴人给灭了,好不容易逃回平城,双方达成撤兵协议,刘邦就率兵返回长安。这回去路过赵国,就去视察了一下。原赵王张耳已经去世,儿子张敖即位三年,仗着一帮老臣辅佐,干得还不错。他刚刚迎娶了鲁元公主,这老丈人、天下的总扛把子光临,张敖能不重视点吗?
所以,天天早晨晚上,这万人之上的张敖是亲自带上套袖挽起上衣,亲自给刘邦端碗端菜,正了八经地当了几天大厨和佣人。史书记载:“礼甚卑,有子婿礼。”那是跪送餐具跪着伺候,比女婿做得还姑爷,简直不拿自己当王了。
而刘邦呢,就那么大大列列地往那里一坐,你说坐就坐吧,还一点儿也不讲究,在正式的场所宾主都是互相长跪,而刘邦是劈开腿坐或是盘着腿坐,这种坐叫“箕踞”,本身就是没礼貌。那你说没礼貌也就算了,刘邦还“詈”张敖,这个字念“力”,詈者,骂也。刘邦盘着腿把张敖一顿臭骂,骂得张敖是狗血喷头。
估计是刘邦被困白登山时张敖没出啥力,要不就是张敖性格懦弱,刘邦看不顺眼。张敖不敢吱声,就跪在那里听他骂,刘邦“甚慢易之”,根本没把张敖当回事儿,就是对仆人也不过如此。
不仅如此,张敖有个宠妃,乃是一个美人,所谓王的女人,自然是国色天香,超凡脱俗,刘邦一见,很喜欢,色迷迷地目不转睛。张敖一见刘邦这样,一咬牙把宠妃送上枕席,就当贿赂老大了,希望别找自己的麻烦,果然这刘邦得到美人儿,就早睡晚起,不太搭理张敖了。
刘邦这个样子,几个人看不过去了,这几个人可了不得,以前都是跟着张耳混的门客,都是战国年代的大贵族,有丞相贯高、有赵午,年龄比刘邦还要大几岁都六十多。你刘邦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是我们的王,你这么损搭他,我们的脸往哪里放?何况张敖是你的女婿,你刘邦连后辈的女人也不放过,还有没有点丈人的样子?张敖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个草包。
这些老炮儿们能混到今天,都不是善碴子。有胆子、有想法,放到哪里都是一个大哥,几人这个气呀,平时都是我们砍别人骂别人损搭别人,别人跟孙子似的,你刘邦不就是看张耳死了吗?张敖多好的孩子被你欺负像三孙子似的。
大伙怒了,觉得张敖太软弱太没样儿了,就跟张敖说:“话说这天下能人有都是,像样有能力的才是老大,现在大王你这么恭敬刘邦,刘邦还不识敬,我们打算做了他。”
张敖是刘邦的崇拜者,听后把手指头都咬出血了:“先生说的太错了!我们赵魏之人亡国,全是仰仗刘邦陛下才能复国,他功在千秋惠及子孙,希望贯高君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贯高、赵午等十多人说:“就算我们不对,我们也是把有德的人当陛下,我们是宁死不受辱的人,刘邦这么埋汰你,所以我们要做他,我们也不可能说你指使的。事儿成了好处归你,事儿不成我们自己扛。”
张敖也摆弄不了这批老臣,安抚不成,老炮儿们可不是简单说说,真的要干,俗话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昂之士。那真跟作者家乡这旮搭的人似的,那是一言不合就动手,其实刘邦也没啥,就是有点粗糙性格加小市民,酸臭脾气就那玩意儿,孰料跟贵族们互相看不上眼,引来杀身之祸。唉,此处是性格决定历史呀。
大汉八年,匈奴人暗地里支持的韩王信把代王刘仲(又名刘喜)打的抱头鼠窜,逃回洛阳。刘邦气够呛,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您可到好,擅离职守把边疆都丢了。他把二哥废王降为“合阳侯”,又亲自去收复代地,从东垣回长安时,路过赵国。老臣们抓住机会,预先在柏人县搞了个暗室,埋伏下杀手,准备动手。刘邦本来想在此住宿,“心动”,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就问下属:“这个县叫啥名?”
下属说:“柏人县。”
刘邦:“柏人,被迫于人,这个县名不好。”
结果刘邦就没在那里住,贯高等人的计划落空了。或也有可能,刘邦是个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老手,他可能在什么渠道知晓计划,所以没有停留躲过一劫。
汉九年,贯高的政敌知道了计划,就向上揭发,刘邦把连张敖在内的赵国高层都给逮了,那十几个策划者抢着要自杀,贯高却说不行我不能死,要等着先澄清张敖,刘邦下诏书说有敢跟来的宾客都灭族,让他大跌眼镜的是居然来了十多个人,剃了头带了铐跟着张敖一起进了长安。
贯高的风格是敢做敢当,承认自己是主谋,受尽拷打,被铁刺扎,身上体无完肤,就是说是自己干的。
吕后这时候给姑爷求情了,说:“他是咱们的姑爷不至于干这事儿吧?”
刘邦发火:“你丫是不彪,要是张敖干掉我当了皇帝,还少女人吗?”
老司机刘邦说的有道理。
他挺关注这个案子,看到贯高的这个情况,就又派人详细询问,贯高基本上还是那个说辞,后来刘邦分析,确实张敖没参与,就把他给放了,同时刘邦觉得贯高是个硬骨头,也佩服他是个汉子,索性也放了贯高。刘邦,真是好肚量。贯高欣慰地看到张敖出狱,然后,持剑割断颈动脉自杀,史书云:“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张敖没事了,但却失去了王位,本身未央宫就想办他,政治高手刘邦借此机会,封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刘如意,为新任赵王镇守北方。这个刘如意是戚夫人之子,以后我会细说。
再说倒霉的张敖,娶回了刘鲁元,又被降格为“宣平侯”,刘邦对他也算手下留情了。虽然封侯之后,收入几何级减少,相当于超级富豪缩水成了一地方富豪,但张敖性格软弱,在强悍的刘邦面前,屁都没敢放一个。
经过这事儿,刘邦对这批赵国人那是相当地高看,觉的这帮人绝对行!有魄力;有担当;死脑瓜骨;跟见风驶舵的那帮人完全两个概念,他喜欢。所以他后来就重用了这帮当初剃了头带着铐跟着张敖的人。没有一个不提为诸侯相和郡守的,在汉代,这两个官衔的地位非常高,这帮人的子孙也都个个不凡,史书记载,其后到了刘邦孙子那一辈儿,这帮人的子孙全是俸禄为二千石的大官。
刘邦借机又拿下了一个异姓诸侯王,还有四个王——淮南王黥布、燕王卢绾、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臣还在分疆裂土,但他们没有啥把柄,暂时不能动。
列位或道,这吴臣何许人也?原来他乃是长沙王吴芮的儿子。吴芮灭秦封王,功成身退后,就一直很低调,集中精力好好建设自己的封地湖南长沙城,《水经注·湘水》中说:“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所筑也。”吴芮把当地发展的不错,老百姓都赞扬他,他也是最不被刘邦所认为构成威胁的诸侯王。原因有三。
一是实力悬殊。
吴芮的封国在汉初是最偏僻贫苦的地方,湿热还有瘴气,穷山恶水,往往不见人烟。他的封国面积最小,远离长安,战略位置与他国不能比。
二是长安需要吴芮驻守边疆。
长沙国临近百越地带,百越地带的老大乃是战国传奇赵佗,他可不是一般人,手下兵力足以分裂南部中国,刘邦把吴芮封到此处,也有威慑赵佗的意图,如果要动吴芮,怕吴芮和赵佗联手击汉,以赵吴二人的战争经验,未央宫会很棘手,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能轻易动吴芮。
三是吴芮没有政治野心。
吴芮的好朋友中,有张良,张良曾经去过遥远的长沙城去看望老朋友,可以肯定张良会力劝吴芮韬光养晦,不能授人以柄。刘邦曾经以加封来测试他,吴芮岂能不知,他把扩大领地的机会都让了出去,很是加分。故刘邦经常称赞吴芮“忠心”,相比韩信,吴芮不知要高明多少。
以上三点,让刘邦绝不动长沙国。公元前201年,吴芮英年早逝,享年约四十,刘邦谥其为“文王”,其子吴臣世袭。吴臣一个二十出头的富二代,刘邦不会动他。但目前未央宫的政策并不明朗。是抵御变寇,还是异姓王同姓化,大家心中没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央宫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是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