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黑压压的汉军,项羽长叹出一口气对左右说:“我起兵有八年了,经历七十多场战斗,攻无不克,没曾输过。然而今天困在此地,是老天不想让我活,并不能怪我的指挥。今天也是拼了,愿为大家突围、斩将、夺棋,让你们看看是不是老天要干死我,还是我指挥的问题。”
于是项羽分二十八人为四队,向四个方向突围,汉军马上围了上来。楚军从高地奔下来,项羽声如霹雳,勇不可挡,所围的汉军一一死于其戟下。一汉将迎面而来,方挥铜刀,但项羽迅如雷电,一戟将其戳于马下。汉将杨喜带人紧咬住项羽,项羽怒目大喝,杨喜大吃一惊,吓得后退数里,项羽分兵三路突围,汉军也分三路紧紧将其包围,项羽发挥神勇又斩杀一将尉,杀汉军近百人,项羽集结三路楚军,发现只损失二人,项羽问:“咋样?”
二十六名楚军:“跟您说的一样。”
每逢读到这里,我除了能明白司马迁想要表现出项羽的神勇外,再其它的就不懂了,尤其对于项羽,你几十万大军都丢了你和八百人弃郡逃命,跟手下还吹个毛啊?这不神经病吗?
几十人逃到乌江边,准备渡江。乌江亭长看样子是楚党,早已准备好渡船等在那里,对项羽说:“赶紧上船上船。”
看项羽原地徘徊,亭长说:“你信思啥玩意儿呢?江东虽然小点儿,也有上千里,人口也有几十万,割据一方称王没啥问题。你沙楞地吧,现在就我有船,待会儿汉军来了就过不去了。”
项羽苦笑:“老天要整死我,我还过啥江?我项籍,与江东八千个兄弟渡江闯天下,现在一个兄弟也没有了,即便江东父老可怜我支持我,我哪里还有脸见他们,就算他们不嘀咕,我还不觉得磕碜吗?”
接着项羽把乌骓马赠给了乌江亭长:“我知道你是老大哥,我骑这马五年了,一日能跑千里,我不忍心杀了它,我把它赐给你了。”有时我读到这里,充分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项羽,可以眼也不眨地当杀手,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屠城,但有些时候,他却又充满仁爱,充满仁慈,真是难以理解,不过唯其如此矛盾,我相信这才是真实的项羽。
此时追杀者已追来,项羽拔出铜剑冲进军中,居然杀掉多名汉军,史书云:“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这个数字可谓是惊人了,估计是楚军几十个人团队作战的成绩,司马迁为了表示项羽的勇力,都算在项羽的头上了。不过,项羽也身受十多处伤,发髻散乱,血染战袍,依然在坚持。
忽然间项羽看到了一个人,他喊到:“这不是我的老熟人吗?”被喊的这个人名叫吕马童。据说曾经是项羽身边专门管理马匹的人员,身负勇力,曾经独自杀死十多名敌人。但不知啥事儿,吕马童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并且做了官,担任汉骑司马,相当于中尉。吕马童听到喊声,与他对视后对王翳曰:“这就是项王!”
王翳的目光立刻如鹰一样抓在了项羽的身上,纵马要过去砍他。项羽说:“我听说你们悬赏千斤来要我的脑袋、封万户侯,我成全你们。”说完项羽将锋利的铜剑割向了自己的喉咙——自尽而死。
项羽看不起小人物,他宁愿死在自己的手里,也不愿意死在小人物的剑下,他至死都是个贵族。当他倒下的时候,是回忆得当年的话——“彼可取而代也”?还是眼前模糊地飘过虞姬的微笑?
“神奇的功业一旦建成,一代伟人立见凋敝”——普希金-《致拿破仑》
汉兵当时的长官王翳挥动铜刀,砍下了项羽的脑袋,一代枭雄,就此身首异处,王翳取得首级后得意洋洋而去,其余汉军一哄而上,肢解了项羽。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汉军为了得到一块残尸,居然杀了几十个自己的弟兄,其后我们将很快看到是什么奖励了。
除王翳外,还有四个人最后抢到了项羽的尸体,他们分别是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当五个人把尸块扔在了刘邦的马前时,刘邦表情严肃,长久凝视,唏嘘不已。史书中没有记载刘邦胜利后的感言,但对于分尸的手下,他一定会吐出一个字:“赏”。
于是,原项王九郡的封地被分给了这五个人: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同时每人封赏千金,封万户侯。只争了块尸体,就被裂土封疆,称侯当上土霸王。刘邦对属下的奖赏,可谓厚得不能再厚了。
这几个人凭着这份功绩和财富,子孙继承富贵,死后都被为谥为“庄”,意思是身经百战。那位被项羽大喝吓够呛的那位杨喜同志,他从此平步青云,子子孙孙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超级大家族。其后代有弘农杨氏这样的大贵族,还是隋炀帝的直系祖先,厉害了我的哥。
垓下一战,楚军被杀八万,项羽自杀后被肢解,楚党分崩离析,各个楚地郡守纷纷投降。不过,山东还有几个郡是死忠于项羽的,坚守城池汉军打不下来。刘邦很上火,表示要带大军北上准备全杀光。但是打仗这东西,也得巧着打。能不动手,就不动手,经过这么多年的拼杀,刘邦已经深得兵圣孙武的精髓,把巧实力玩儿的是炉火纯青。
“是故百战,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形篇》
所以,一个好办法就是打心理战,汉方出示项羽的首级给山东的父老乡亲们看,大家一看,领导都已经被干死了,我们还为他拼啥命啊?于是一地一地的都投降了,刘邦兵不血刃,尽收天下于囊中。为笼络人心,把“仁义”的美名进行到底,刘邦做出了两个高明的行动:
一,以公侯之礼下葬项羽。
虽说项羽是刘邦的死敌,但死了恩怨就一笔勾销了。不仅如此,活刘邦还会利用死项羽来办事儿,用脑袋劝降了山东各地,这不,又要给项羽办个盛大的葬礼,这可以安抚人心。
最初起义的时候,熊心封项羽为“鲁公”,而项羽死后,鲁地才投降,鲁地也算是和项羽有缘,所以大家商量就以“鲁公”的名号,把项羽葬在了穀城。刘邦亲自参加了项羽的悼念和下葬仪式,走时还掉下了眼泪。这下,鲁地的老百姓也挺感动:这个刘邦也挺有人情味吗。行了,大家也别打来打去的了,你愿意当老大你就当,我们该干啥干啥去。
刘邦第二个行动,是加封项氏家族。项氏本来是旺族,当然项羽在时他是核心,项羽被汉军杀死了,老项家人就恐怕得各自逃亡了。刘邦安抚了一下——“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就是说老项家的人,都不为难他们,不仅如此,刘邦还把项伯封为射阳侯,又给项氏家族的人三个侯爵地位,并把这些封侯的都赐刘姓,以示亲近。做得敞亮刘邦,拿得起放得下,有恩必报,真男儿!
刘邦这两个行动,基本上安抚了人心,打消了动乱,可谓政治高手。估计他要是第二个称皇帝,没人敢第一个称,刘邦的春天真正地到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取到真经。”——《名利场》
三十一岁的项羽静静地躺在土丘下,残缺的尸体述说着他的悲剧人生。司马迁曾有评价,认为他曾经有一手好牌:“政由羽出,号称霸王。”近代以来最厉害的角色。但却没有打好,骄傲、耍小聪明,没眼光没头脑,就知道胡干,最后身死国灭,还不反省而总是强调客观理由,“岂不谬哉”?
司马迁对项羽评价并不高,但之所以把他列为本纪,还是项羽自有其光辉之处。但他的对手是刘邦,一个宁斗智不斗力的老油条。原楚党的人,面对刘邦抛出的一个个巨大香甜的大馅饼,周殷岂能不降;吕马童岂能不降;项羽,又怎么能笑到最后?失败,是注定了的。
不过后世也有人会忽略成王败寇,比如宋人李清照,其讥讽宋帝软弱无能,有诗曰: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就纯属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了。
一代伟人,从此消失;但灭秦功业永存,万古不变。项羽,一位末路英雄,留下多少故事供后人传唱至今,伟哉,项羽;大哉,英雄!
项羽已经成为历史,事业还得继续发扬。汉高祖五年正月,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各地的诸侯老大和当初跟刘邦创业的小弟们,一起商量好了,要请刘邦当老大里的老大,也就是皇帝。
当然刘邦先小小地否决一下,说大家过奖了,不敢当。大家都说你麻溜地吧。你这么有才还慷慨的大哥,我们都跟着你借光了。你要不当大哥,我们窝里干起来咋整?败墨迹了,我们死都保你。史记“汉王三让”,当然刘邦得谦让几番后才说行,你们一定要选我,那对社会也好。于是在二月甲午,刘邦即皇帝位于氾水之北。
刘邦,四十七岁开始造反,三年灭强秦,五年灭强楚,五十五岁,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国君主,除了说这是一个奇迹,还能说什么?刘邦感慨地看着前朝旧鼎,那浑厚优美的器形看起来是那么地悦目。蓝天白云下,咸阳宫勾勒出大气的轮廓;鼎盛群臣中,发小哥们儿都兴致勃勃;曾经,他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今天,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再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了;再不用瞅嫂子的脸色吃饭了;再不用和哥们儿东躲西藏了;再不用担心钱够不够花和有没有人欺负了。现在,他是天下最尊贵的大汉皇帝,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也是属于我的。”——肯·福莱特《巨人的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