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本质上属于举例的一种,但因为出现频率较高、涉及内容较多,特此单独分析。
一般而言,但凡在题目中见到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考生都应该去质疑该研究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是有效的呢?要保证研究的有效性,至少需满足以下三点:
1. 样本具有代表性;
2. 研究的条件能够反映真实的条件;
3. 研究过程受到且仅受到研究因素的影响,即要排除结果受其他变量干扰的可能性。
关于样本的代表性,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样本数量要足够,二是样本要保证随机性,不能只在调查对象中的一个或几个类别中抽取样本。例如,一个团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并得出了“男性都喜欢长发女性”的结论,但在调查中只抽取了未成年男性作为样本。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调查选取的样本就存在代表性的问题,因为它只抽取了调查对象(男性)下的一个类别(未成年男性),没有涵盖总体的所有类别,没有调查到成年男性。
关于研究条件能否反映真实条件,这一问题相对容易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实验室里研究一种家庭日用洗手液的杀菌效果之后,得出结论称该种洗手液的实际杀菌率是99%。在此,考生就可以质疑,实验室里用到的菌种是否涵盖了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所有菌种?该洗手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时,是否也能达到99%的杀菌率?
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即需要质疑结论有没有可能受到研究因素之外的因素的影响。例如,临床研究了一种药物的效果,因为参加实验的病人在实验最终全部恢复健康,便得出结论称这一药物的疗效很好。在此,考生就可以质疑,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因素导致病人的病情出现好转?该临床实验是否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在实验研究中,最常用于排除干扰因素的方法是设置对照组。什么是对照组?即用来与实验对象作对比的一组研究对象,和实验对象仅有一方面不同,此方面即研究因素所在。在上述例子中,要确定药物的效果,应设置一个对照组,该对照组和实验组唯一的不同是有无服用这种药物,以排除其他方面因素的干扰。
需特别注意,其他变量还包括了研究本身。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是诱导性调查,在这类调查中,调查人员用具有暗示性的问题故意引导调查对象,从而影响调查对象的判断。例如,“大家普遍认为某某家电的产品质量很好,你怎么看呢?”这句话就带有明显的暗示作用,属于诱导性询问。其他比较著名的例子还有“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读者可自行搜索了解,在此不赘述。
具体结合例题如下(Day 15):
The following memorandum is from the business manager of Happy Pancake House restaurants.
“Recently, butter has been replaced by margarine in Happy Pancake House restaurants throughout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This change, however, has had little impact on our customers. In fact, only about 2 percent of customers have complained, indicating that an average of 98 people out of 100 are happy with the change. Furthermore, many servers have reported that a number of customers who ask for butter do not complain when they are given margarine instead. Clearly, either these customers do not distinguish butter from margarine or they use the term ‘butter’ to refer to either butter or margarine.”
many是明确的数据吗?many servers占服务生总量的多少?servers如果都来自一家店的话,那还具有代表性吗?由服务员所作的报告(servers have reported)一定是准确的吗?他们可能出现哪些偏向?服务员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怕被扣工资等)而没有报告真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