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狂人”呐喊:救救孩子

鲁迅在日本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还跟章太炎学习文字学。同时他写了一批文章,如《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提出向“异邦”寻求新思想的主张。他还跟同在东京的弟弟周作人一块翻译了不少外国小说,出了一本《域外小说集》。集子里介绍的,大都是俄国及东欧等被压迫民族的作品。那用意,当然是再清楚不过啦。

1909 年,二十八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了久别的祖国。他先后在杭州和绍兴当过教师。辛亥革命后,又到教育部任职。可是接下来,却是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鲁迅感到深深失望:无数先烈的血,难道就这么白流了吗?

他情绪低落,没事可做时就校校古书,看看佛经碑帖,搜集点儿金石拓片,一晃十年过去了。

随着 1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的文化界也活跃起来。陈独秀办起《新青年》,朋友钱玄同向鲁迅约稿。鲁迅于是写了小说《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用的是日记体,假借一个疯人的口讲话,表面上看,通篇都是疯言疯语:这个精神病患者整天觉着有人要迫害他,连邻居家的狗,也对他不怀好意!

这个“狂人”翻开历史想看个究竟,可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歪歪斜斜地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他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其他字来:原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狂人的话另有深意:打着“仁义道德”金字招牌的专制历史,不正是“吃人”的历史吗?小说最后借狂人之口呼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未来。为了使将来的孩子不再成为吃人的和被吃的人,这几千年专制吃人史,该结束啦!

在“五四”反礼教的文章里,还没有哪一篇如此生动形象、一针见血!这简直就是向旧势力发起总攻时的一声呐喊啊!——鲁迅收录这篇小说的集子,就取名《呐喊》。 mb9vd5j4migeaKqbNqzIi+DxqsRo5Y1Xop33u85t3wcV01txFONxJeZ4lNrqtm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