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拿来主义,适用中外

在杂文创作的后期,鲁迅的思想愈发深刻。譬如他对传统文化不再一味抨击,而是提出了如何扬弃、继承的问题。——这也包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在《拿来主义》(1934 年)这篇杂文中,鲁迅开篇就说,中国一向采取“闭关主义”的态度,但自从被人家的枪炮打破大门后,又任凭人家“送来”:英国的鸦片啦,德国的废枪炮啦,法国的香粉啦,美国的电影啦……以致中国人对洋货产生了恐惧。问题出在哪儿?就在于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自己“拿来”的缘故啊。

什么叫“拿来”呢?那是指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而有选择地加以利用。鲁迅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好比我们中间有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他应该怎么办?首先应当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那些怕受旧宅的污染,徘徊着不敢进门的,是孱头;一把火把宅子烧光、以示自己清白的,是浑蛋;而因羡慕宅子的旧主人,高高兴兴接受一切、大吸剩下的鸦片烟的,更是废物!

奉行“拿来主义”则全不如此。他先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营养,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是不用它大宴宾客而已。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进茅厕以示其革命,而是送到药房以供治病之用。至于烟枪和烟灯,除了挑一点送到博物馆,其余大可以毁掉。一群姨太太呢,则请她们各自走散的为好……

1922年5月

在文章最后,鲁迅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看得出来,鲁迅的思想是唯物的。他不赞成“小资”的激进态度,他表现出目光远大、头脑清醒、心胸开阔的革命家风度。——他的话也不仅适用于文艺,也适用于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一切方面。 Ffj2u6rX9Cy1ngQmD7YrupgHcu44w/VT4FKWzkqY+CyK3by9n8FADArFDTyW4B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