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学术精华

1.诊当整体,治必辨证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的防治规律,形成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创立了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传承至今。宋老认为,中医肛肠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样遵循着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因此,宋老在诊治大肠肛门疾病时强调“诊当整体,治必辨证”的临床思维。

我国古代医家对大肠肛门的解剖于两千多年前就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即对人体做过实地解剖。《灵枢·肠胃》云:“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又如《灵枢·经水》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明·李梃《医学入门》云:“魄门上应阑门长二尺八寸大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魄门者肺藏魄也,又名广肠,言广阔于大小肠也,又云肛门,言其处似车缸形也)。肛之重也,仅十二两,肠之重也,再加二斤,总通于肺,而心肾膀胱连络系膈(肛门亦大肠之下截也,总与肺为表里,大小肠之系自膈下与脊膂连心肾膀胱,相系脂膜筋络散布包括,然各分纹理罗络大小肠与膀胱,其细脉之中乃气血津液流走之道)。”

从上可以看出大肠肛门和其他脏腑的解剖关系。从功能上说,大肠具有传导排泄水谷糟粕等作用,肛门具有调节和控制排便的功能。《素问·五脏别论》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云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又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云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金·李杲《兰室秘藏》云:“夫大肠庚也,主津,本性燥,清肃杀之气。本位主收,其所司行津,以从足阳明旺则生化万物者也。足阳明为中州之土,若阳衰亦殒杀万物,故云万物生于土而归于土者是也。”

大肠属六腑之一,以通为用,传导排泄糟粕。从形态上来看,大肠为一管状结构,内腔较小肠大而广,回运环曲亦少。这一形态结构,是与大肠排泄功能相一致的。如由于某种原因致肠腔形态改变,就会产生传导障碍。《疡医大全》谓:“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上受胃家之糟粕,下输于广肠,旧谷出而新谷可进,故字从肉从易又畅也,通畅水谷之道也。”大肠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这一生理特性,对维持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起到了重要作用。故《灵枢·平人绝谷》云:“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大肠主津,靠肺肾气化。《灵枢·经脉》云:“大肠……是主津液所生病者。”张景岳注:“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泄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脾胃论》云:“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营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大肠参与津液之代谢,并分泌产生某些物质,有的可润滑肠管,帮助排便。如此功能正常,则大肠濡润,粪便成形,排出较易;有的参与机体的其他生理活动。

大肠传导功能的实现,还有赖于气血的推动和濡养,只有气血旺盛,血脉调和,大肠才能传导有序,排泄正常。其传导,主要靠肺气之下达,才能承小肠之传物,故在生理上与肺、小肠的关系更为密切。肺气宜降,肺气不降则大肠易滞。《医经精义》云:“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府,肺气下达,故能传导。”

大肠变化靠小肠余气,太过则实,不及则虚。大肠的变化功能与小肠密切相关,是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延续。所以,小肠之余气,直接影响大肠的“变化”功能。小肠通过泌别清浊,清者上输于脾,浊者下输至大肠,其中还有部分未被小肠吸收利用的水液和精微物质,则要靠大肠的“变化”作用来完成,即将浊中之清重新吸收,浊中之浊由魄门排出。

宋老指出,大肠肛门功能的完成离不开五脏的调摄与影响。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素问·五脏别论》云:“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人体脏腑之间在功能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联系,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制约,从而保持着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大肠之所有功能,均与其他脏腑相关。

(1)肺主气与宣发肃降,表里相互为用:肺与大肠,一阴一阳,表里相合,脏腑相配,肺主气,主宣发与肃降。肺与大肠共应于皮毛,如《灵枢·本藏》云:“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这说明皮毛与大肠肛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上,外感泄泻就是在外邪侵入皮毛后,内应于大肠而发病,如胃肠型感冒,既可见到发热、恶寒、咳嗽、舌淡脉浮之表证,又可见到腹泻腹痛之里证。而某些大肠肛门病也可出现于皮毛,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如痔瘘疾患可在眼球结合膜、唇系带和背部找到相应的痔征等。

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肺的生理功能正常,肺气充足,则大肠传导功能能顺利进行。若肺气虚弱或宣降失常,可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如肺气虚弱之气虚便秘,肺热下迫大肠可致脱肛等。而大肠肛门的通降功能,又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又相互影响。如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魄门不能输泻浊气,则可影响肺的肃降,产生咳喘胸闷,故古人用泻白承气汤治疗肺热喘满、大便秘结,机理就在于此。若大肠传导过度,魄门失司,久泻耗气,则可出现气短乏力、语声低微等肺气不足之证。

(2)脾主运化升清,关连大肠之传导: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气机升降有序,则肛门启闭正常。脾主统血,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沈月南在《金匮要略注》中云:“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即是此意。若脾的统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便血。另外,脾气具有升清固脱作用,肛门直肠位置低下,之所以能正常舒缩而不致脱垂,全赖脾之升举固脱,若脾气虚弱,升清固脱失常,一方面可出现水谷精微不化等大肠传导功能的障碍,产生腹泻;另一方面则可因摄纳无权而发生脱肛。中气下陷脾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魄门开启迟缓,也会出现气虚便秘。反之,若久泻久痢则可伤脾,出现神疲倦怠、形体消瘦、纳食呆滞等脾气亏损之象,浊气不降,也可影响脾胃转枢气机的功能,出现腹胀、腹痛、脘闷嗳气、食欲减退,甚则呕吐。

(3)肾开窍于二阴,主司魄门之启闭: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司二便,二阴的开合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五脏者,中之守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薛氏医案·脱肛》云:“肾主大便,故肾虚者多患此证。”肾中精气充足,气化功能正常,则肛门启闭有度。若肾阳虚损,不能温煦下元,常可致五更泻;肾阴亏虚可致肠液枯涸,魄门不利,出现便秘;肾的封藏失司,关门不利,可出现久泻滑脱。反之,如肛门受损,泻利日久,又可损伤肾阴、肾阳,而出现腰膝酸痛、畏寒肢冷等。

(4)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之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疏通畅达,魄门功能正常。肝气不和,气机壅滞,魄门启闭不利,则腹满胀闷,大便涩滞。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可致肝脾不和。肝主筋,亦可影响大肠筋脉之功能。

(5)心藏神,魄门亦为心使: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主宰魄门的启闭,“主明则下安”,心神正常则魄门启闭有序,排便有时有节。心神不明,则魄门启闭无序,大便失禁,无时无节。

宋老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又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肛肠病虽然属于身体的局部病变,但诊病切莫顾此失彼,顾重失轻,一叶障目。“整体”即中医之整体观念,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宋老常要求徒弟在处理有关肛肠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对于人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不可忘却整体观念,它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宋老在临床实践中指出,所有的疾病都需要辨证,特别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病证无辨无据,何谈治法?从“辨证论治”的字义可以看出其意义。辨,判也。证,谏也。论,议也。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由此可见,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辩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宋老发现,在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建立后,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主要特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术精髓,而且作为一种原则、一种技术规范几乎支配着中医临床实践的全过程。是开展中医诊治、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辨证中,既要掌握本腑病症,又要了解涉及的其他五腑所表现的病症,另外还要结合四诊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此时本病所属的证型,确立针对证型的治则,有目的的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遣药组方。

宋老在临床诊治中总结出自己的辨证论治步骤模式。即先诊病,次辨证,再论治。诊病:即追询病史、探求病因、落实病位、阐明病机、分清病性、详悉病势、确定病名。提出辨证论治的现代化需要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入手,结合理化检查,结合微观辨证与现代药理研究,进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丰富辨证论治的内容,弥补其不足。辨证:即运用四诊等手段诊察疾病的证候或信息。对症状进行比较、鉴别和初步的辨识,运用现代理化检测技术和方法又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中医的诊察方法。辨病因、病位、病性、病情、病势、标本、病机等进而确定证型。论治:即根据证型,确定治则,然后遣药、组方。

2.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宋老认为,中医学博大精深,要想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它,需循序渐进,博览群书,手不释卷,要深钻,要学活。病治异同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之一,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如清·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所言:“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异治者,一病而异治也。”由于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中医学“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实际上都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着眼于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的特点,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正如高士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异法方宜论》中所言:“杂合以治,各得其宜,治各不同,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首先说,“异病同治”是指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由于病因、病理、发展趋势等的相似而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即出现了相同的“证”,这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和方法,包括治法相同、方剂相同或相类,如便秘和泄泻后期出现的气虚血弱证,都可以用补气养血的治法;“同病异治”则是指相同疾病发生于不同病人,出现不同证候,以及同一病人在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由于病因、病机、发展趋势等的不同,出现不同的证候,这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即同病异治的法则,如内痔病的风伤肠络证和湿热下注证,就需要不同的治法。

宋老在治疗肠道炎症疾病时主张先辨别疾病,再辨证论治,同种疾病可因不同的病证采用不同的治则和方药,不同的疾病可因相同的病证采用相同的治则和方药。发生在大肠的炎症性疾病因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及肛隐窝炎。而阑尾炎又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属于中医学“肠痈”范畴,又称“肠廱”,亦作“肠疸”。肠痈最早记载于《素问·厥论》:“少阳厥逆……多为肠痈。”肠痈按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肠痈和小肠痈;痛处接近右下腹天枢穴者称大肠痈;在关元穴附近者称小肠痈。临床以大肠痈为常见。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云:“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云:“军吏李成苦欬,昼夜不寐,佗以为肠癕,与散两钱服之”;《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作“肠臃”,或因右下腹剧痛,右腿屈曲,难以伸直,故又名“缩脚肠痈”,或向腹壁脐部溃穿者,叫“盘肠痈”。

溃疡性结肠炎因有无致病菌分为特异性结肠炎和非特异性结肠炎。特异性结肠炎又分为细菌性肠炎、阿米巴肠炎、结核性肠炎及血吸虫性肠炎,非特异肠炎又分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还有一类特殊性肠炎如放射性肠炎、伪膜性肠炎等。结肠炎根据病程长短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属中医学“肠澼”“休息痢”“泄泻”“痢疾”“下利”“肠风”等范畴,有黏液血便、便溏、便前腹痛、里急后重及久泻不止等临床特征。在《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等医籍中均有论述。《内经》中论及肠澼者共九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藏期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嗔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气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难经·五十七难》曰:“凡泻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又曰:“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囿而不能便,茎中痛”。下利病是由于寒、热、湿邪侵袭,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清浊不分所致。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或以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是泄泻和痢疾两种疾病的总称。

肠道炎症疾病在疾病早期多表现为实证,如疾病早期,六淫之邪伤人,肠胃功能失调,能使人发生泄泻、肠澼。《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又曰:“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病时痛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又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治疗均可采取清热利湿,解毒止泻的治法,方药可用黄芩、黄连、芍药、当归、木香、槟榔、大黄、金银花等清热利湿行气之品。

在疾病后期多损伤气血及出现脏腑的虚证之表现,如《证因脉治》曰:“七情内伤痢之因,忧愁思虑则伤脾,脾阴既伤……气凝血泣,与稽留之水谷与相胶固,则脾家壅滞,而滞下之证作矣。”《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肾阳助脾阳腐熟水谷,促进肠胃之消化吸收。若久病或久泻,可损伤肾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虚寒内生,运化无能,便泄不固,或五更作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医宗必读》曰:“独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虚,而医之治痢者,百无一补……然而尤有至要者,则在脾肾两脏,如先泻而后痢者,脾传肾为贼邪难疗;先痢而后泻者,肾传脾为微邪易医。是知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肾主水,肾阳虚,气化失司,则水液内停而成湿。又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脾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即“脾阳根于肾阳”。其治疗多以祛湿止泻、健脾温肾之剂,如党参、白术、黄芪、枸杞子、菟丝子、吴茱萸、木香、肉桂等。此所谓异病同治也。

然对于每个疾病,在病程发展的各个时期,会出现不同的证候,需根据证而确立治法及方药,此所谓同病异治。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病机的外在反映,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与之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宋老主张在临床诊治中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病证结合。一种疾病有基本的病机变化和理化指标改变,有基本的发生、发展转归等病理演化过程,是某种疾病的共性,有病才有证,证是在病之后才产生的,先辨病,有利于掌握疾病的这种共性,把握疾病基本病机,指导辨证治疗,同一证型可出现在不同的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但也伴有该病所固有的特点,发展和转归也是有差别的,因此用药也相应不同。同时某些病还可用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中药单方或复方治疗,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的专病专法、专病效药及专病特药,如肛漏、肛痈常需手术,痢疾一般可用黄连、三颗针、马齿苋等治之,疟疾常用青蒿、常山等,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等。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学科技与传统中医学的结合,先辨病有助于临床上更快捷地采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以提高临床疗效。《内经》记载的13方,如生铁落饮、泽泻汤之类,多为针对疾病一病一方一药的单验方。再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是首重辨病,再行辨证论治。但是多数疾病都有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又多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很难确定划一的治疗方法,只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证来确定治疗方针,也就是说,不是根据病,而是根据证来确定治疗方法,因此要以辨证为主,正所谓异病证同可同治,同病证异需异治,治随证立,方随证出。因此,辨病为先,先从整体水平上认识疾病的基本病机和发展的总趋势,确定该病的基本治则。然后在此基础上辨证为主,根据患病个体不同的具体情况和病变阶段的病机概况而分别治疗。只有这样,病证结合,使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正如清代徐灵胎在《兰台轨范·序》中云:“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此外,临床诊治过程中还存在“无病可见”却“有证可医”、“无病从证”或“无证从病”以及“舍病从证”与“舍证从病”的诊疗现象。

宋老在诊疗疾病过程还大力支持中西医相结合,宋老认为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西医学的汇通交流,中西医结合已渗透到临床的每个角落,中医院已广泛开展西医诊疗,很多西医院也有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因此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但要坚持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还应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有助于开拓思路、增添诊治手段、提高疗效。同时宋老也认识到,中西医存在广泛的差异,就目前为止尚未找到特别有效的结合途径,因此我们中医人既要积极采用西医西药的有效诊疗措施服务于我们临床,又要保持足够的中医自信,突出我们中医的优势,保持独立中医整体思维,全面把握,坚持辨证论治。

4.重视六经八纲

六经八纲是中医的重要内容,宋老治病时指出,百病生于六经,诊治莫忘八纲。《素问·热论》中论述:“伤寒一日,巨(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六经是一个整体,六经辨证实质上是对疾病不同阶段的综合性认识,它是机体正气盛衰、内外邪气强弱、病情转归趋势以及外在表象的综合。六经之间,周而复始,灌注全身,一经之病可以传变他经,大肠属阳明之经,与太阴肺经相表里,与阳明胃经相呼应,与太阳、少阳、厥阴、少阴皆有联系,因此诊治阳明经大肠之病,勿忘其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及胃、小肠、胆、三焦和心包之间的联系。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深谙六经八纲辨证的重大意义,特著《景岳全书》“阴阳篇”与“六变辩”,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了深刻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论述:“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又说:“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后程钟龄据此将诊病总要概况为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虽然肛肠病变多以局部表现为主,但由于人体的内部气血、经络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局部病变往往是气血、经络或其他脏腑为病的反映。故《外科启玄》云:“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此即“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传变关系。所以,诊断肛肠疾病时应有整体辨证观,必须辨清疾病的阴阳属性、表里关系、寒热之象、虚实盛衰、经络所在、发病缓急、病程长短、病位深浅,以及肿、痛、痒、脓等病症的性质,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肛肠疾病的肛痈、肛漏等疾,阴阳辨证更为重要,阴证者,初起时顶平根散,皮色不变,不热不痛或微痛;已成时肿硬色暗,不作脓,不溃腐;已溃后皮烂肉坚,肿仍不消,疫胀不减,或脓水清稀,腐肉虽脱,新肌不生,色败臭秽,难消、难溃、难敛。阳证者,初起顶高根活,色赤发热,焮肿疼痛,逐渐加剧;已成焮痛、皮薄光亮;已溃脓水稠厚,色鲜不臭,焮肿易消,疼痛易止,腐肉自脱,新肌即生,易消、易溃、易敛。看似无从着手的中医,掌握了六经八纲就像正式地走进了中医的大门,至此方可领略中医的浩瀚与奇妙。在学习中医以及运用中医诊治病患时,才能高屋建瓴,统观全局。在临床上,理论联系实际,有条不紊,有理有据,切合实际,在处理诸多疑难重症时方可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切脉观舌,四诊合参

宋老诊病,力主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认证之根本在于辨清病的本质,勿以外象而乱之,不可一观病患,不闻脉舌,妄下治法、方药,此治必反病本而伤阴阳。若细观详查,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宋老在诊断大肠肛门疾病时始终把脉诊、舌诊辨证放在首位,强调四诊合参。认为问诊在于得其病情,别其寒温,审其虚实,反对“医者不屑问,病者不肯言”的态度。

问诊是医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以求全面地了解疾病的有关情况,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问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张景岳认为,问诊是“观察之要领,临证之首务”。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与现代医学基本相同。但在询问时,必须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按辨证要求,有目的地进行问诊。肛肠疾病,在问诊时,还应结合肛肠病的部位特点,有目的、有重点、有次序地加以询问。

问寒热:询问是否发热、恶寒,并注意寒热的轻重、出现形式及久暂。如发热伴有恶寒,发热较急的,多见于肛痈早期;若发热较高或过高,而不恶寒者,为里热证,多见于肛痈溃脓期,或见于邪毒内陷的败血症。如为潮热,按时而至,常于午后发热,肛肠疾病所表现的潮热有虚实之分,实证潮热多见于肠胃痞满燥实之阳明腑实证;虚证潮热多见于肛周慢性特异性感染之阴虚证。若久病畏寒而不发热,多为阳虚证,可伴有口淡不渴、腹痛泄泻等里寒症状,可见于慢性结肠炎,以及部分肛周慢性感染性疾患。一般急性感染性疾患病位越表浅者,寒热见症出现得越晚,或不出现,表现越轻;反之则出现得越早,表现越显著。

问汗:了解是否出汗及汗出的多少、时间及其兼症。肛肠病而见汗出者,多属实热证、痛证或虚证。若肛周红肿热痛,身热盛而大汗出者,多为热邪迫津外泄。肿疡初期,正气较盛,病邪常可随汗而出,故有时可见汗出热退,肿痛渐消;若汗出热不退,则表明热毒炽盛,难以内消,势必成脓。肛肠病痛证中常以大汗出为其伴发症状,肛痛剧烈难耐,气急于内,逼汗于外,此尤多见于表虚之人。若动则汗出,且身无寒热,而伴有气短乏力者,多为气虚阳虚。气虚便秘者可伴有自汗。肛漏溃脓日久,耗伤阴血,患者常有盗汗,并伴有潮热、乏力等症,此乃阴虚热扰,津液外泄所致。若肛肠手术后,忽见汗出淋漓,并伴有面色 白、心慌、头晕、肢软等症,多为大出血迹象,须高度重视。

问饮食:包括饮食嗜好、冷热喜恶、食量多少、食欲、食后感觉、口渴情况和口味等。许多肛肠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饮食有关。如痔疾、肛周脓肿、肛瘘等,常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而引发或加重。不思饮食,进食乏味,食量减少,多为内伤饮食;喜热食,或食后常感饱胀,多为脾胃虚寒。对于突发肛门剧痛、便血者,应注意询问是否曾误吞骨刺、果核等尖锐硬物。在诊治过程中,注意经常询问患者的饮食变化情况,并借以推断患者的病情预后。若患者胃纳不减,乃脾胃无恙、正气尚足之象;若食欲大减甚者不思饮食,乃胃气衰败,正虚邪进之象。另外还须注意了解患者的口渴情况。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也可见于湿热证。

问大便:肛肠病变与大便的异常有着重要的联系,对肛肠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问大便时,应注意询问大便的次数、质地、排便时感觉和粪便的颜色、形态及伴随症状等。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干硬,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即属便秘。如便次增多,粪便稀薄者,即属泄泻。暴泻者,多由湿热困脾所致;久泻者多属脾虚,水湿不化所成。如便中夹有未消化食物者,多为脾胃气虚阳弱,或风、湿、寒、热诸邪客犯肠胃所致的飧泄。如大便时干时稀,肠鸣腹痛,泻后仍腹痛者,多由肝脾不和所致。若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胃虚冷;水粪夹杂,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多为脾肾阳虚。如便次增多有脓血黏液伴有里急后重者,多为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肠络受损所致。赤多白少为热重于湿,白多赤少为湿重于热,常见于大肠炎症性病变或肿瘤。如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多为热毒炽盛,热迫大肠所致;大便时肛门有重坠感,多为湿热内阻大肠,或为气虚下陷所致。如患者排便不爽,伴有腹痛,矢气较多,排出即舒者,多为大肠气机不畅;伴有腹胀、呕恶且泻下酸腐者,多为伤食积滞;伴有里急后重,且便中夹有黏液,甚至脓血者,多为湿热蕴结。如患者大便不能自控,滑脱不禁,甚者便出而不自知者,即为大便失禁。多为脾肾失约,魄门外伤所致。发生于疫毒痢高热神昏之时者,多为热毒内闭,神志昏蒙,肛门失司;发生于久泻久痢之后,且伴形寒肢冷,腰酸耳鸣者,多为脾肾阳虚,肛门不固;发生于久病之后或见于年老体衰,且伴有纳呆乏力者,多为脾气虚陷,肾气不固。如粪便变扁、变细或表面出现沟痕,应考虑是否患有肛门直肠肿瘤,但严重的内痔也可出现类似变化,可结合兼症予以鉴别。便血为肛肠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问便血着重询问便血的方式、血色、血量等,并结合临床其他症状,对便血的性质做出全面的分析。如便血质清色鲜,血出如射或点滴而下,兼见便秘口渴者,多为风热燥邪伤及血络之肠风下血。如便血污浊,兼见便下不爽,胸腹痞满者,多为大肠湿热蕴于血分之脏毒下血。如血色淡红且量多,兼见纳呆、便溏、乏力者,多为脾气虚弱,摄血无权所致。如便血深红,且量少,兼见口干、烦热、消瘦、腰酸等症者,多为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动血所致。一般而言,血色鲜红者出血部位较低,血色愈暗,往往出血部位愈高。但有些直肠低位出血,由于返流蓄积于直肠壶腹,时间较长者,也可见血色紫黑而暗,或有血块。便血常因粪便通过时造成局部损伤而致。因此,便血量的变化也可反映病变部位损伤的程度。

问脱出:脱出是指病变组织脱出肛门外的症状。可见于内痔、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疾病。问诊时,应对脱出的诱因及还纳的方式进行准确的辨别。一般来说,用力排便时脱出,还纳较易者,病情轻;非排便时增加腹压即可脱出,还纳较难者,病情重。伴有肛门坠胀灼热,大便不爽,且脱出物表面鲜红、糜烂、渗出较多者,属湿热下注之实证;经常脱出,肛门松弛,排便无力,伴有神疲、气短者,多属气虚下陷。若脱出物嵌顿于肛缘,不能自行纳入,疼痛较甚者,即为气血瘀滞。

问肛周潮湿:肛周潮湿是肛肠病常见症状,由肛门异常分泌所致。可见于肛门湿疹、肛瘘、肛门失禁、脱肛等多种疾病。由于肛门部位隐蔽,患者难以直接观察到,故问肛门潮湿时,除问患者局部感觉外,还可询问分泌物污染内裤情况。若滋水量多质稠多为实证,滋水清稀多为虚证。热重于湿者皮肤潮红、糜烂;湿重于热者,滋水淋漓不断,但皮色不红。

问肛门瘙痒:肛门瘙痒是一种可见于多种肛门疾病的症状。瘙痒的发生常由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或血虚风燥所致。问诊时应根据瘙痒表现的特点及兼症的不同加以鉴别。如瘙痒无度,部位不定,无潮湿糜烂者多为风胜;瘙痒伴有黄水淋漓,表皮蚀烂者多为湿胜;肛周皮肤灼热作痒,且皮色潮红,甚至糜烂者多为热胜;如虫行皮中,夜间痒甚者多为虫淫;皮肤燥痒,脱屑,很少糜烂者,多为血虚。如瘙痒发生在肛周脓肿初起之时,多是毒势炽盛,为病变将进一步发展之象;如瘙痒发生在肛周脓肿溃后或术后,且局部创面焮热奇痒,多为创面不洁所致;如在溃疡腐肉已脱,新肉渐生之时,刨面皮肉间微微作痒,常是将要收口的佳象。

问疼痛:多数肛周疾患,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临床上,认真询问疼痛的特征,并结合兼症加以分析,不仅有助于鉴别诊断,而且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问疼痛时,应着重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时间。凡疼痛剧烈,按则痛甚者多为实证;痛势隐隐,按之痛减者,多属虚证;灼痛,遇冷痛缓者,多属热证;冷痛,得热痛减者,多属寒证;痛处胀闷,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者,多属气滞;痛如针刺,痛处不移而拒按者,多属血瘀。

问其他:除上述问诊内容外,临床还应注意询问患者以往患病情况,生活起居情况,以及女性患者的经带胎产情况等。

闻诊以辨别声音之韵为主要,以五声五音五脏之变,声音相应为无病,反则乱而为病,盖情志之表现,为内有所感,而发于外也。其他如语言、呼吸、咳嗽、嗳气、呃逆、呕吐等声,皆可据以为诊。闻诊除听声外,还包括嗅味,亦应重视。

肛肠科的局部望诊尤为重要,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性质、特征等,甚至通过局部望诊即可确定诊断。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色、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脏腑病变,诊断疾病情况的一种方法。中医学通过长期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步认识到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部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气血阴阳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丹溪心法》云:“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由此可知,望诊在诊断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肛肠科,局部望诊尤为重要,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性质、特征等,甚至通过局部望诊即可确定诊断。

望目,目为肝之窍,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的异常变化,不仅关系到肝,而且也能反映其他脏腑的病变。根据目与脏腑的关系,望目还可识痔。方法是将眼球分成八个区域(图2-1)。不同的区域代表人体一定的脏腑与组织器官,而右眼的右下方和左眼的左下方是“乾”位,属肺经。在生理功能和脏腑关系上,肺与大肠相表里。内痔发生在大肠的末端,可以从目的乾位反映出来,这就是中医学中所说的“有诸内者,必行诸外”。望目时,如医生见患者乾位有增粗、迂曲、颜色紫暗的血管,则表示有内痔,并根据这种异常的血管数,判断内痔的数。如右眼乾位有1支异常血管,左眼乾位有2支异常血管,据此推断肛门内右侧有一个内痔,左侧有二个内痔,初步诊断共有三个内痔。

img

图2-1 观眼识痔

望唇可知许多疾病,望唇系带还可诊断痔与肛瘘(图2-2)。望唇系带诊痔,是根据上唇系带的小白点来诊断痔疮。检查方法是:医者以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翻起被检查者上唇,注意唇内正中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小滤泡及小白点,对痔疮诊断有相当大的价值。唇系带白点诊断痔疮的原理,系因痔疮生于肛门的内外,与任督二脉有密切关系。督脉起长强,并于脊里之上,经风府,越百会,终于唇系带龈交之处;任脉起于会阴(会阴为任督交会之处),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间,终于下唇之承浆。故肛门有痔疮可以反映至唇系带上。观察痔核的方法:凡在唇系带上有点状结节者,标示有痔核。一个小点标示一个痔,若有数个大小不相同的小点,标示有数个大小不同的痔。部位:小点在唇系带正中线上,多是外痔;小点在正中旁,多是内痔;小点在唇系带左侧,标示痔核在肛内左侧;小点在唇系带右侧,标示痔核在肛内右侧;小点在唇系带上端,痔核多靠近肛门12点;小点在唇系带下端,痔核多靠近肛门6点。色泽:小点色白而硬,标示痔核生长时间久,色红而软,标示痔核初生或时间短,红多白少,标示肛门括约肌松弛,或因痔核引起脱肛,往往脱肛与痔核同时并存。

观察瘘管的方法:凡在唇系带上有长条形结节者,标示瘘管。部位:长条形结节越靠近唇系带正中线,标示瘘管浅,靠近肛缘;反之,标示瘘管深,若沿唇系带上下排列,标示瘘管在肛门周围。

img

图2-2 观唇系带诊断痔瘘

1.上唇;2.上唇系带;3.牙龈;4.软腭;5.咽峡;6.舌;7.下唇

望舌诊更为重要。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心开窍于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夹舌本;肾肝之脉络亦上系于舌根,因此可以通过望舌观测脏腑经络的寒热虚实。宋老认为,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肛肠科辨证的重要依据。故《辨舌指南》云:“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察舌苔可观六淫之深浅。”通过对患者舌质、舌苔的观察,可以判断肛肠病变的寒热、虚实。如舌质淡白,多为气血不足,常见于长期便血之患者;舌质胖嫩而淡白者,多为脾肾阳虚;舌红苔黄腻,则多属热毒壅盛,湿热内蕴,可见于肛痈、痔疾及大肠炎症病变。若舌绛多为热证,实热多为邪入营血之征,虚热常属阴虚火旺之象;如舌绛而色暗或有瘀斑瘀点,是血瘀挟热;如舌苔厚腻,表示湿偏重;若舌苔干燥,表示津液已伤。下利日久如见舌淡且边有齿痕,多属脾阳虚衰,水湿不化之象。根苔厚腻,不思饮食,为肠内积滞。若见黑苔则为大热大寒之证。其他肛肠疾患也可根据舌质和舌苔的变化,结合全身情况对疾病进行诊察辨证。

望肛门:望肛缘有无肿物,赘生物,其大小、位置、性质如何。如见患者排便时肛内有团状黏膜样肿物脱出,便后能自行还纳或手托复位者为内痔;如在肛门或一侧见到赘生样肿物,则多为外痔;如在肛门一侧见到光滑呈暗紫色的肿物,则多是血栓性外痔;脱出物为圆形,如樱桃状,色暗红(鲜红)而有蒂者,多为肥大肛乳头瘤或直肠息肉;若见患者排便或下蹲用力时有肿物脱出肛外,外观呈球形、圆椎形、牛角形或“腊肠样”表面附有黏液或溃疡糜烂,脱出物有螺旋状折叠的皱襞,则为直肠脱垂。若见肛门附近有淡红色或污灰色湿润小丘疹,逐渐成疣状增殖,凸凹不平,大小不等甚或如鸡蛋,形如菜花者,或连成片状,为肛门疣。

望肛门周围有无裂口及溃口,并注意其位置、数目以及与肛缘的距离。如肛管部有梭形溃疡,周围皮肤增厚并有赘生物者为肛裂。肛外有溃口(或有愈合后的点状瘢痕),流脓水者为肛周脓肿溃破或肛瘘;如外口皮下呈潜行性空洞、肉芽苍白水肿、分泌物稀薄者,多为结核性肛瘘。

望肛门周围皮肤及血迹、分泌物、脓液。若肛周皮肤皱襞某侧消失,继而膨隆,则可能有脓肿发生。若肛周皮肤糜烂或有密集的小丘疹,潮湿发痒者多为肛门湿疹。若肛门皮肤有白斑,则有恶变可能。如有血迹,则应考虑为内痔、肛裂、直肠息肉或肛管癌等。如有分泌物或脓液,则应考虑肛窦炎、肛周脓肿或肛瘘。

望大便:大便稀溏如糜,色深黄而粘,多属肠中有湿热;大便稀薄如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多属寒湿;便如粘冻,夹有脓血,为痢疾;色白者为病在气分,色赤者为病在血分,赤白相杂者,多属气血俱病,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为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为近血;便血如坏枣水样或混合状态的血性糊状便多是直肠癌;粪便形状为软便,水样便,黏液便,一日数次或十数次者,多为克罗恩病。

望脓液:脓液稠厚者,元气较充;淡薄者,元气多弱。若先出黄色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为将敛佳象;若薄脓转为厚脓,为体虚渐复,收敛佳象;若厚脓转为薄脓,为体质渐衰,一时难敛;若溃后脓水直流,但其色不晦,其气不臭,未为败象;若脓稀似粉浆污水,或夹有败絮状物质,而色晦腥臭者,为气血衰竭,是属败象。若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黄浊质稠,为气火有余;黄白质稀,色泽洁净者,气血虽虚,不是败象;脓色绿黑稀薄者,为蓄毒日久,有损伤筋骨之可能,脓中夹有瘀血、色紫成块者,为血络受伤。脓色如姜汁,则每多兼患黄疸,病势较重。脓液透明呈粉液胶状,应考虑黏液癌。脓液黏液呈白色浆糊状,多为汗腺炎。脓液中有均匀黄色小颗粒,多为放线菌感染,脓液色绿多为绿脓杆菌感染。脓液色黄白而臭,多为大肠杆菌感染。脓液稀薄,呈米泔样或夹杂败絮状物,多为结核杆菌感染。脓液混有鲜血,为脓肿溃破不久。脓液黏稠而厚,多为急性炎症。

宋老认为四诊之切诊以切脉为重中之重。《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痞。”这是以三部九候来诊治全身的诊法。三部,指人的头、手、足三部;三候,指每部分为天、地、人。故称三部九候。从《脉经》的序言中可以知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脉诊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诊断技术。它包含的脉学内容非常丰富。脉象受脏腑功能病理改变的影响,通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显示出脉搏形象的变化,从而把疾病的变化和脉搏的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辨认病理的迹象,找到论治疾病的理法方药依据。

宋老认为,一个称职的肛肠科医师必须把28种脉象烂熟于心,而且要明白相兼之脉对应相兼之病,切莫强置于六纲之中,牵强附会,悬想臆断,并非真知。应该明确,今天我们看待脉诊,不但要发扬它的用途,亦应知依脉诊病,乃四诊中的重要环节,证实望、闻、问三诊之是否,就必须验证于脉诊,而且寸、关、尺分主人体上中下三部的病苦,也有一定的核实价值。宋老认为,肛肠疾病的发生,是人体脏腑气血病理变化在局部的表现,而肛肠局部的病变又必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有关的脏腑、经络,促使脉象发生变化。因此,脉诊在肛肠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正如《疡科选粹》中所说:“痈疽固有形之病,目可得而识也。其真元之虚实,治法之补泻,不脉何以知之?”临床脉象甚多,肛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脉象有如下8种。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漂木,即为浮脉。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此脉常见于肛肠病初期,邪毒初犯肛肠,病位尚浅者,或兼有表证时。肛周脓肿脓已成而未溃,热毒较盛,有时也可见浮脉兼数。若脓肿溃后而见浮脉,且浮而无力则多是正气已虚,邪毒未尽之象。痢疾初起,肺系感染每多浮脉。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者为沉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肛肠病日久邪深者,多见沉脉。如肛漏长期溃漏脓血,可见脉沉细或兼数。阳气虚陷不能升举所致的脱肛症,常见脉沉而无力。若肛周脓肿未溃而见脉象沉迟者,其病位多较高深,其脓难溃;若已溃而见脉沉者,则多为病深而遗毒难去之象。脉沉实有力,根苔黄厚,多为肠有积滞。

迟脉: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者为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迟脉常见于肛肠病之阴寒证。肛周脓肿脉迟,多属寒邪凝滞,未溃者经年累月,难脓难溃,已溃者,脓液稀薄如涎涕,疮口难敛。迟脉亦可见于久泻、久痢而证属脾肾虚寒者。肛漏病久,阳气虚损,阴寒内伏,亦可见迟脉。

数脉:一息五六至,脉流薄疾者为数脉。主热证。有力者为实热,无力者为虚热。数脉在肛肠病中最为常见,是热毒为患的征象。常见于肛周脓肿、肛瘘发作、内痔嵌顿、肠痈、肠炎等疾患。脓肿初成,酿脓欲溃,正气尚足,热毒炽盛,此时脉多滑数而有力。脓肿已溃,毒邪外泄,气血耗伤,此时脉多数而无力。肛周脓肿或肠痈常有浮数、紧数、洪数等几种相兼脉象,若见浮数之脉,脓虽未成,有消散之可能;若见紧数之脉,脓虽未成,但毒已结聚,消散无望。紧脉去但见数脉者,为脓势已成,若见洪数之脉,则脓必大成。肛瘘溃脓日久,脉数且沉细无力,多为阴血亏耗,虚阳偏亢。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者为滑脉。主痰盛、食滞、实热诸证。常人亦可见有滑脉,因血旺气盛,故脉来流利。肛周脓肿成脓时,若见脉滑数者,多为热毒炽盛,正气尚足之象;脓已溃而仍见滑脉者,多为热邪未消,余毒未尽之征。此外,大肠湿热泻痢,或有饮食积滞者,均可见到滑脉。

弱脉:脉象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之无有即为弱脉。常见于气血不足及阴精阳气亏虚者。肛肠疾病中属慢性消耗性疾患者多见。长期溃脓的复杂性肛瘘、便血日久等症,脾胃虚弱之久泻、久痢、脱肛等症以及肛肠手术失血过多,也可见弱脉。

芤脉:脉象浮大而软,按之中空,状如葱管者为芤脉。主亡血、伤精,是阴血亏虚于内的表现。常见于大量失血之后或手术失血过多及术后并发大出血者。此为危象,凡见芤脉,当立即予以救治。

牢脉:指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牢脉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但波动有力,势大形长,多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积证如大肠癌。

6.取长补短,中西结合

宋老习医从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思想开明,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自1959年从西医院校毕业,就从事医学诊疗工作,苦于当时医疗资源的限制,很多疾病在医学上无法解释,而在接触中医的过程中,他又力图用科学的道理来揭示中医治疗的原理,并不断用现代医学观点来拓宽自己的思路,后来发现虽然可以用中医理论进行解释,但是缺乏直观的证据。他说:“中医博大精深,但也不能骄傲自大,视若无物,西医也同样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且发展地有声有色,凡有用的东西,都应兼收并蓄,中医和西医要取长补短,化为神奇。”宋老最欣赏张锡纯的治学主张,虽到耄耋之年,仍虚心学习西医的诊断技术与检验知识,志在“西为中用”,使中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宋老在诊治疾病时常把西医的“症状”“体征”与中医的“证候”结合起来,联合诊断。而且善于运用现代生理学和解剖学的观点解释脉象的原理,从血液流动与血管的关系上解释中医的脉象变化,在中西医结合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他又系统学习了中医,并且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经常参考西医学的有关内容。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对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制订出中医治疗的理想方案,并收到了显著效果。在学术研究上他一贯反对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妄自菲薄,主张实事求是,学以致用,齐头并进。中医以辨证为主,它强调整体观念和因时、因地、因人的个体化治疗。因此,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模式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本思路。宋老一生不追求名利,只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天职,体现了他高尚的医德和品质。在年迈体弱的今天,仍不顾领导和家人的劝说坚持医院门诊。他说,我看到病人时是最开心的,说明大家还在想着我、信任我,一想到慕名而来的病人,我的心也踏实,我的生活也是充实的,这数十年的医学知识没有浪费,还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Ei/CyyK8q0MyV/XC1XHXJkV/JZcVlFdxmwwtV2CIIhAg3X+dqh6JjA/nK4jlgg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