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P R E F A C E

自《发现利润区》一书初版问世以来,与以往相比,企业对盈利能力的渴求日益迫切。互联网大行其道,过剩的风险资本自由流动,股权市场日益强势,这些力量综合在一起,产生诸多不合理的企业设计。这些事实使得企业设计的再创造越来越需要一种约束力,我们将在本书中对此详细叙述。许多公司和投资者未能熟谙这种约束力,或者未能将其基本原理运用于具体的商业行为中,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需以一个行业为例来分析,我们就会更加清楚,以产品为中心、以制造为导向的传统商业增长模式已经过时。股市跌宕起伏,其部分原因是网络公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股市的动荡已迫使数百万的管理者和投资者认识到,许多公司从未制订过长期、可持续的增长计划。实际上,在股市崩盘之前,那些曾经以产品为基础的大公司就已经步履维艰了。短短几个月内,吉列、宝丽来、朗讯、宝洁、美泰克等多家巨头的市值便跌了40%~100%。

高科技领域的崩盘印证了市场的低迷。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领域看上去无异于瓶装火箭,升空的气势恢宏,坠落得却也轰轰烈烈。大多数公司都生产出了迎合市场、令市场亢奋不已的低成本数字宽带产品,但是,这样的公司既不赢利也不具备可持续性。[英特尔公司、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思科与微软似乎是例外,它们依托高科技,呈现出了强劲的长期增长势头。然而还有其他企业吗?恐怕很难再举出其他例子来了。]这段短暂的高科技时代仅仅是破产的重演,是一种“增长第一、盈利第二”的无效策略。人们已经按照这一策略实践了几十年,但始终没有成功。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试图将他们以产品为中心、以制造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为营利性经济,但整个90年代他们都在为这一错误决策付出代价。“亚洲四小龙”的类似尝试也终结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

总而言之,我们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将告诫读者:无利润区的确存在,并且已在全球蔓延,有愈演愈烈之势。它席卷了数以千计的公司,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从包装消费品、汽车、电信到互联网等,不一而足。

现在,我们预计成千上万的企业将迎来长达10年的持续低利润和低增长期。这些企业不知道未来的利润来自哪里,也不知道如何重塑已经过时的企业设计。

当然,这里会涉及重大的经济变动趋势。目前的经济衰退已经使人们无法再对很多公司内糟糕的结构性弱点视而不见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已无可救药,也不意味着衰退期间企业的领导者已无法实施积极、有效的策略。实际上,企业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的盈利和增长,即使面临现在这样极具挑战性的商业环境也是如此。对这方面的例子,人们只需看看IBM公司就会一目了然。这家公司成功地将自己不具备优势的硬件企业设计进行转型,从而适应了新经济格局下的盈利需求。在所有我们能想象到的商业领域里,数十家小公司也已经完成了类似的转型。由此可见,格局是可以被转变的。

企业领导者首先要提出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 目前我的企业如何赢利?

• 在可预见的未来如何实现盈利?

• 哪些人是最有价值的客户?

• 他们的关键偏好会发生何种变化?

• 我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企业设计,从而能够利用新的途径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利性增长?

尽管每家企业都面临这些问题,但不同企业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我们分析了一些杰出企业的经验,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大卫·莫里森
2002年2月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2Owo/3h7Lz2Nhv5GwJMkZAHgv8shitcJp11ciazzNvdF8CFDXJu1k9h4po9DAH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