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兰陵将军

于声冲进汕头之后,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十二兵团司令部,一路上于声看到虽然潮汕地区也是朝不保夕,但是十二兵团的士兵还算秩序井然,这些士兵大部分在半年之前还是农民,但是现在基本还算有章法。这一点不得不佩服胡琏以及土木系,土木系的将领基本都是治军好手,而且绝大部分也能保持自身清廉和爱兵如子,如黄维、罗卓英莫不如此。虽然现在的十二兵团已经是新建的了,但是由于保留了两千多人的基本力量,所以整个部队仍然显示出不同于一般国民党军队的气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部队即使遇到再大困难也要保留种子部队的原因,一个骨干就能影响一个班,十个骨干就能带动一个连,100个骨干就能撑起一个团,1000个骨干就能整编出一个师。胡琏带领从淮海战场侥幸逃出来的两千人,又组建起了四万多人的十二兵团,不得不说土木系和胡琏本人也确实有两把刷子。

在十二兵团的司令部,于声受到了胡琏的欢迎,这一点确实也不容易。因为一般前线的部队长官都对军统保密局厌恶至极,认为他们不光帮不上忙,还经常监视这个审查那个,不少部队主官甚至和保密局特务经常处于剑拔弩张状态。但是有两个部队例外,其一是胡宗南部队,胡宗南和戴笠都是浙江人,两个人在落魄的时候就认识,据说有一次戴笠去河边洗澡,仅有的一身衣服被几个顽皮的学童藏起来了,而这些学童的老师就是胡宗南,胡不仅帮戴笠找回衣服,还帮戴笠介绍工作。如此两人之后20多年仍然保持良好的关系,胡宗南的妻子叶霞翟曾经也是戴笠身边的特务。

而另一个部队就是土木系,戴笠在军统初期曾经和陈诚发生过矛盾,但是陈诚不露声色的借力打力就把戴笠给收拾了。而戴笠也发现陈诚和蒋介石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所以戴笠从此对陈诚毕恭毕敬,再也不敢造次,而陈诚也认为戴笠确实是个人才,两人惺惺相惜彼此和睦,也就带来了保密局系统和土木系的良好关系。比如保密局重庆站徐远举逮捕了土木系干将罗广文的弟弟地下党罗广斌,罗广文就没有任何怨言和举动。陈诚目前就任国民党东南行政长官兼任台湾省主席,权倾一时,明显领先何应钦和顾祝同一头,胡琏则成为土木系为数不多的军内干将,此时保密局更是对土木系投怀送抱,毕竟两个系统之间已经隐隐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对手——蒋经国。胡琏此时对保密局二处的侦防科科长的到来保持欢迎态度也就不意外了。

这是于声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胡琏,胡此时42岁正是年富力强,在军内实力和威望还在上升期。于声看到胡琏并没有想象中的凶神恶煞,反而有一种文气和胆气,这在陕西籍的国民党名将中倒是常见,比如著名的张灵甫,虽然打仗异常凶狠,经常弄险,本人却长得风流倜傥,甚至写的一手好书法,其书法造诣直逼自己恩师著名书法大家于右任,张在落魄时候确实也干过拿自己的赝品当于右任手书骗钱的勾当。

美中不足的是张因为在抗战中受伤成了瘸子。胡琏虽然没受过大伤,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一张和蔼的脸上长了一双三角眼,不甚英武之外倒也添了些狡黠。

胡琏安排于声毛中新跟着兵团部行动,于声倒也乐意。保密局虽然属于军队系统,但是于声却从未跟随部队行动过,而且由于自己是胡琏的客人,行动颇为自由。这一点是于声最喜欢的,他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这个大名鼎鼎的兵团。

第二天早上,于声就在兵团部附近转悠。十二兵团兵团部就设在大海不远的地方,不远处就是汕头港,登高瞭望,于声发现港口有一只大部队正在上船,一艘小型炮艇已经快装满,远处还停着几艘大一些的驱逐舰和运兵船。胡琏已经告知于声他们要撤,但是那是几天之后的事,现在就开始装船,是什么原因呢?

于声走进兵团部,迎面碰上高魁元,此时的十八军军长,十二兵团的绝对主力。高魁元和胡琏同岁,也同样是黄埔四期,打仗也是同样的有勇有谋,但是军阶却一直在胡琏之下,这可能和他的籍贯有关,他是山东枣庄人,这个地方古代名人辈出,比如墨子、孟尝君、竹林七贤刘伶,还有兰陵笑笑生贾三近,枣庄古称兰陵也。近代却只有一个共产党方面的贺敬之,《白毛女》作者之一。

唯一能和高魁元家乡接近的也就是黄埔三期的王耀武了,王耀武籍贯山东泰安。国民党的部队对于师生和同乡最为看重,比如蒋介石就特别喜欢浙江人,陈诚戴笠胡宗南都是,戴笠同样如此,他不光喜欢用浙江人,还发扬光大,特别喜欢用浙江江山人,形成了军统系统一家独大的“江山帮”。高魁元沾不上这个光,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踏上了十八军军长的高位。这倒和黄百韬类似,没有靠山只能自己拼。高魁元还强一点的是他毕竟是天子门生,黄埔四期。这黄埔军校,最有出息的将领,大部分都出在了一期和四期了。

高魁元和于声没有任何渊源,但却和于声一见如故,人和人之间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有些朋友虽然素昧平生,但是一见面就能打成一片,就像情人之间一见钟情一样。于声对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高军长颇有好感,高魁元对书生气十足却外柔内刚的于科长也是颇有欣赏之意,很快的,两人就无话不谈了。

于声一见面就问高魁元:“怎么?撤退提前了?我看港口有部队在接驳装船。”

高魁元毫不隐瞒:“奥,那是十九军,之前陈长官严令我们兵团驰援金厦,但考虑运力还有厦门那边敌情严重,胡长官不同意全部都去,就让我十八军先去了两个师,我们兵团三个军,但只有十八军六十七军在国防部有番号有饷有装备,十九军新编成的,还没有名分,李宗仁代总统不承认十九军,胡长官借这次机会让十九军也过去,也把番号军饷装备顺便解决了。谅他李宗仁这次也不能不认账了。”

于声关切的问:“陈长官让全军都去,只去一个新编的军和十八军两个师说不过去吧,毕竟陈长官那边不好交代啊。”

高魁元耐心的解释:“兄弟,你还不太了解,现在金厦那边指挥的是汤恩伯,那个废物根本就是个猪,我们现在去他手底下就是送死。所以胡长官严令十九军和我十八军两个师只上金门岛不去厦门。现在十九军一走,咱们也该走了。共军林彪的十五兵团已经压过来了,胡长官准备直接撤往台湾或舟山,薛伯陵想让我们去海南岛,胡长官认为海南岛非久留之地,早晚也得去台湾。”

于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国民党这种派系斗争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即使在这危机时刻,胡琏仍然不信任那个连自己老师都出卖的汤恩伯。

要说这汤恩伯也是个奇葩,他本命汤克勤,早年是体育特长生,体专毕业。当警察的时候作为兼职保镖和当地首富之子去日本上学,后来学费无着回国,被国民党元老陈仪看中,资助他去日本读军校,汤克勤感恩,从此改名恩伯。军校毕业回来,被陈仪推荐给蒋介石,由于汤恩伯颇有钻研能力,而且是浙江人,被蒋重用。不论是内战还是长城抗战均为急先锋,在南口抗战和台儿庄会战也颇有战绩,只是后来秉承消极抗战宗旨,在44年豫湘桂大战中溃败。解放战争中也到处受创,孟良崮救援不力也是汤恩伯“杰作”,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无不溃败。

其老师陈仪在浙江省主席任上,为浙江人民考虑,希望浙江和平起义,他自觉汤恩伯和自己的关系匪浅,特意写信拉拢汤恩伯一同起义。如果是一般人,即使不参加,最多也就对自己老师恩人睁一眼闭一眼得了,但汤却第一时间告发了陈仪,最终导致陈仪被害。陈诚土木系的将领对于汤恩伯这种能力低下却人品欠佳以至于忘恩负义之徒普遍是看不起的。所以,虽然有陈诚亲自下的命令,胡琏仍然不信任汤恩伯,不愿意让自己辛辛苦苦重新组建的十二兵团再一次送掉,所以只是分批前往增援金厦,并且只上大小金门岛和大嶝岛,不去厦门。而胡也有把握不会被陈追责。

于声和高魁元告别,走回自己的房间,隔壁毛中新的房间里仍然鼾声如雷,看来毛中新这两天的末路逃亡确实累坏了也紧张坏了。于声坐在床上,心里想着林风,不知道她现在在重庆怎么样了,而自己就要踏上去台湾的路途,以后再想回大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而自己的身份、接头人、组织目前都是两眼茫茫,于声不由得感到一阵寒冷,前面的路且长,自己又该如何度过呢。 F+Du9b14MFFZ9mM+5hTeUH4xgVdLFltiD5/1P+atIS/PzmwGFU1Y9gEBhyfFyQ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