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和平曙光

这点小计俩还能瞒得住于声吗,他狡黠的回答:“不管都是谁,肯定有我是吗?”

许孝炎点头称是,不过他又说:“可我没推荐你,这不是一个好差事,而且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

于声大惑不解:“为什么不是我呢?”他心说之前对我的考验试探不就是为了这一趟任务吗?还搭上了我的下属性命。

许孝炎呵呵笑了两声:“首先说呢,这趟任务不论成败对你个人都不是好事。如果你败了,国共仍然对立,你没有完成总统任务,这是坏事。如果你成功了,国共和谈再次合作,那你就是党内一些顽固派口中的叛徒,一旦事发,你也是蒋公推卸责任的替罪羊。所以我不建议你去。”

于声认可许孝炎的说法,比如之前的张治中力主和谈,结果要不是中共收留就有家难回了。

许孝炎接着说:“我推荐了宋宜山,他是总统的学生,跟了总统二十多年,信任肯定没问题。关键是他的胞弟宋希濂目前关押在北京战犯管理所,他此行可以说是探亲名义,这样可掩人耳目。宋希濂和中共周恩来有师生之谊,和陈赓等人有同窗之情。宋宜山此行必不会空手而回。”

于声佩服:“姜还是老的辣!”只是可惜之前对自己的考验白白搭上了毛中新。

在于声许孝炎等待宋宜山自台湾来港的时候,蒋经国的朋友曹聚仁却突然造访,等你的时候你不来,不等你的时候你偏偏不请自来。

曹聚仁,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浙江浦江墩头镇蒋畈村人。和蒋介石蒋经国包括于声都算是同乡。他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记者,曾报道淞沪战役、台儿庄之捷。1950年赴香港,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他是章太炎的高足,鲁迅的朋友,抗战时期常到新四军驻地采访,成为叶挺的座上宾,并与陈毅结成至交,同时,他又是蒋经国的挚友。

曹聚仁到办公室一张口就颇为开朗:“秦先生,久闻大名,今日见面得偿所愿啊。”

于声客气的推辞:“曹先生太抬举我了,曹先生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

曹聚仁为人开朗豁达能言善辩,确实是难得的谈判人才。曹聚仁对于声在双十暴动中的作为颇为欣赏,也对他热心于两党和谈的态度非常欣慰。他对于声开诚布公:“实不相瞒,建丰此次是安排我以私人名义访问北京,和总统那边派出的宋宜山并不冲突。为了和建丰那边保持联系,他特意指定你为我提供通讯保证。你的电台和建丰那边只建立单线联系。”

这件事是于声第一次听说,他忽然意识到也许这才是之前考验的目的。他表示自己非常愿意为曹先生的北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他们交谈的时候,蒋经国的密电已经到了,他要于声为曹聚仁提供稳定的通讯保证,没有蒋经国的命令,曹聚仁传递来的任何消息不可外泄给任何人。

曹聚仁又和于声交谈片刻即飘然离去,这种挥洒自如世外高人的状态正是于声最向往的。

从最近的迹象来看,台湾方面从公私两个方面展开了和大陆的接触,宋宜山属于半官方性质,曹聚仁则属于纯私人性质。在于声看来,有时候私人性质的接触反而会带来更深入的信息和信任。不久之后的事情就能验证他的看法了。

国共两党几十年的分分合合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通过几句话解决的。双方在人选、措辞和条件各方面都十分谨慎。这不,即使早就敲定了宋宜山北上使者的身份,但他仍然是姗姗来迟,四月份他才抵达香港。现在于声要做的是找一个安全稳定的渠道送他北上。当然,在香港这里北上渠道最安全的守护者非华润公司莫属。

于声决定带盛昌富去华润公司。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考虑此次行动只需要避开新闻界即可,国民党方面不会有什么看法,而且去之前他会给许孝炎打招呼。二是因为他怕遇到林风,他是怕林风再一次劝自己脱离国民党返回大陆,这个问题他自己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起码目前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也没有可能给她讲清楚。带盛昌富去起码能暂时堵住林风力劝自己的想法。

经过几次接触,现在华润公司一些员工对于秦时月这位国民党情报机构头子的上门拜访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杨林热情的接待了于声,他们已经算是熟人了。只是杨林和林风都很奇怪他为什么带着老特务盛昌富来,由于老盛的在场,他们尤其是林风不能多说什么。这也正是于声想要的。他示意杨林,他想和杨林单独谈谈。

盛昌富识趣的退了出去,林风幽怨的瞅了于声一眼也退了出去。在门外,盛昌富好奇的问林风:“你好,女士,我怎么看您眼熟呢?你之前是不是保密局的人?”

林风笑了笑:“你认错了,我一直在华润公司工作。”

盛昌富不好意思的笑笑表示抱歉。

杨林办公室里,于声对上次华润公司救助自己夫人孩子的事情表示感谢。杨林也对双十暴动的顺利解决向于声表示致谢。

言归正传,于声摩挲着茶杯,轻描淡写的开口了:“去年,黄中黄先生曾经从大陆带来香港一只橄榄对吧。”

杨林微笑称是:“对的,当时是给贵报社许社长的,许社长可还满意?”

于声点头:“很满意,只是中间有些拖沓,一直没有给黄中黄先生致谢回礼,非常不好意思。不过今天我来,就是想告诉您,我方宋宜山先生将带一只鸽子北上回礼。在香港,对于北上的路途最熟悉的莫过于华润,所以我此次来就是来为宋宜山先生打听道的。”

杨林内心大喜过望,这也是他们等待的消息。他满口答应:“如此好事,我们华润公司绝对不负重托。你可以放心将宋先生交给我们,安全问题我们可以保证。我想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有什么飞机事件了。”

这个略带揶揄的话倒没让于声感到不好意思,宾主都开怀一笑。

两个人约定了宋宜山北上具体事宜之后握手告别。

将宋宜山送走之后,于声感到无比轻松。虽然国共两党的接触刚刚开始,但是毕竟和平的曙光已经展现,这对于海峡两岸的人民来说都是莫大的福祉。 tedCAU8PK788vBQW70x3xuOvBIRMJEab/kA0ODqt6zK+3Yuv6um9On5kvUkou+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