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媛(心理咨询师)
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我接待过不少这样的来访者:他们在爱中倾力付出,将追求的对象或伴侣视作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人。他们总是能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将“浪漫”发挥到极致,被追求的对象一般很难抵挡这样爱意汹涌的攻势。
“迷恋”与“执迷”虽然一字之隔,但相差甚远。两个人在经过爱情最初的迷恋期后,开始面对彼此真实的一面,许多隐藏的问题也会就此显露。被追求者会发觉浪漫仍然以极端的形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上演,渐渐感觉疲惫不堪、难以招架。最终,他们发现自己需要付出很多虐心的代价,比如:失去私人空间、失去自由意志、被骚扰、被跟踪,甚至被对方以生命为代价要挟不能分手。最痛苦的是,越是对这样的人表示拒绝或者宣布分手,对方越是拼命死缠烂打,没完没了,在分分合合的故事里来回纠缠。
如果客观地评价,这种特质的来访者本质上都没有恶意,而且往往在恋爱开始的时候体贴、隐忍、善良,像个完美的恋人。听着他们的故事,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又好像琼瑶电视剧的现场观众,观赏着一幕幕海枯石烂的精彩爱情故事。而那些相杀相虐的爱情故事背后,都是他们内心对爱的极致渴望。就像苏珊博士在这本书中所分析的,这些执迷爱恋者由于童年时期经历过种种创伤,种下了这样一个核心情结:害怕被抛弃。当他们遇到心动之人时,被爱的渴望被唤醒,由于担心自己再度被抛弃,所以处处逢迎。如果对方不接受或者提出分手,必将撕开他们曾经的创伤。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二次伤害,而这也加剧了他们的极端化。他们会选择性地关注曾经和伴侣海誓山盟的部分,也会合理化恋人向他们提出分手的理由,就是无法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如何激怒对方,最后让对方关上了心门。他们一直陷入在对爱的极度渴望里,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当然,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苏珊博士在此书中也分析了那些被执迷者盯上的“目标”的共同特征。在看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我总是能想起曾经的好朋友小玉,她情窦初开便总是能遇到对她好得离谱的男孩,他们疯狂而浪漫的追求行为让闺蜜们艳羡不已。我有幸比其他姑娘知道得更多。很多女孩子羡慕追她的男孩手捧鲜花站在楼下等她,暴晒一下午也不离去,却不知前一天那个男孩跟她闹了整个通宵,就因为她跟邻座的男生聊了会儿天。很多年里,我都是她类似爱情故事的见证人,年少的我总是劝她下次要吸取教训,再找男朋友时要睁大眼睛。但往往这样的男孩对她有着致命的魔力,令她在被追求之后就扑通一下跳入了同样的陷阱。苏珊博士在文中对小玉这样的“目标”的心路历程做了详尽的分析,他们往往具有共同的特征:无视自己的需求,力求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健康的爱情。他们被定义为“协同执迷者”,如果没有他们,执迷者也就不复存在。
心理学上将这样的关系称为“施受虐”。同执迷者一样,协同执迷者也有内心的创伤按钮,他们同样对爱怀着极度的渴望,也同样来源于幼年时缺失的爱和安全感。由于小时候对父母“不负责”的行为的印象太深,他们没有能力辨别出健康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在他们眼里猜忌、指责、妒忌和爱是一回事。有些协同执迷者意识到自己的爱情是有问题的,但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对方,这样的人往往是在重复童年时父母的行为:一个善良的母亲千方百计去拯救虐待她的父亲。很耳熟吧?就是圣母与渣男的故事。
苏珊博士在此书中不仅将执迷者和执迷者“目标”的问题详尽分析,将问题的根源层层揭示,还将执迷者的行为、想法和感受之间的转化表述得通俗易懂。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善于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从分析症状、根源到最后治疗的过程,有始有终。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像亲身体会了一次心理咨询一样。如果通篇阅读,相信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治愈作用。
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侧重于分析和解释原因,却不太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法,也许是考虑到职业机密。苏珊博士无私分享出很多在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让人从中受益。比如,在治愈父母关系的环节里苏珊博士建议给父母写信,这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好用。我们每个人在写信的过程中都会爆发大量的感受,由此带动的情感流动是对积压情绪最有效的疏理。我将其比作“扫垃圾”,这些垃圾可能已经堆在我们的心里几十年了,我们的文化不允许表达,不允许释放,但它们却真真实实存在。一旦投射到亲密关系中去,会让你的亲密爱人为你在原生家庭所遭受的际遇买单,这既不公平也有害于彼此关系的健康。当然,并不是说写信就得把它寄给父母,想必我们的父母也是承受不了的。这在心理问题处理上也不必要。其实,心理治疗处理的是当年那些以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而产生的感受,把这些感受处理完,就像把垃圾倒完一样。当你把事情说出来的时候,就不会再被它影响。像这样切实可行且深具治愈作用的方法,苏珊博士分享了十多种。
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众多身陷执迷爱恋的痴男怨女们,从面对自己的创伤情结开始,选择健康美好的恋爱。我也有一个奢望,希望已经断联多年的朋友小玉能看到这本书,希望我们都不必被爱所伤、被情所困,学会正常地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