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二 |

衣钵传人

○ 闻笛赋

心证意证,

你证我证,

谁有特别通行证?

衣传钵传,

西传东传,

什么心思教外传?

西天佛陀,

东土头陀,

悟空遇上阿难陀。

那天佛祖在灵山说法,诸神感动,天降花雨。佛祖拿起一朵花给大家看,多数人都莫名所以,只有摩诃迦叶一个人破颜微笑。于是佛祖说:刚才,我已经把最高智慧通过特殊途径传给了摩诃迦叶。从今往后,对世界真相的把握也将在传统方法之外,通过另外一条路径传递和传播。

这就叫: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什么是教外别传?

就是另立一个新的学派、流派、门派或宗派。

我们知道,它就是禅宗。

禅宗,就这样通过鲜花和微笑诞生了。

这可真是花样年华。

但,这里面有问题。

什么问题?

我们知道,学佛是要修行的,修行就要有结果。结果有正邪两种,关键在 修行之道 。靠教外之道或旁门左道去修就叫 盲修 。盲修只会走火入魔,结果是邪。只有按照佛门正道修行,得到的才是正。这就叫:

修成正果

如此结果当然是大家都希望的。问题是,修没修成正果并不归自己说了算,总得有张毕业证书。也就是说,这件事需要证明,得到证明的才是正果,也叫:

证得之果

这个要求十分合理,在其他门派也不成问题,对于禅宗却相当麻烦。因为禅宗原本教外别传,传法的时候还一句话不说。那么请问,你怎么清楚修的是不是邪门歪道,又怎么知道最后修成的是不是正果?

禅宗的说法是:

以心印心

印,就是印证,也就是承认和许可,就像在文件上签字盖章。古人把图章叫作印,也叫印信或印章。用印信来证明就叫印证。印证跟验证不同。验证必须检验,印证却只要有印就行。就像毕业证,必须有校长和学校签名盖章,成绩单就不必,实际水平也没人管,这才有人做假证。

只不过禅宗的印信是心,叫心印。

由此留下了一个成语:

心心相印

用贾宝玉的话说,就是: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心证意证,当然是微妙法门。

也就是说,毕业证不必有实体,心照不宣即可。

这倒是环保,可惜还是有问题。

什么问题呢?

禅宗不仅是学派和流派,也是门派和宗派。是宗派就要有 宗师 ,是门派就要有 掌门 。佛祖把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交给了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就是禅宗初祖,第一代掌门。可惜这位掌门迟早要圆寂,以后又怎么办呢?

交给下一代宗师和掌门。

这在佛教就叫 法嗣 ,在江湖则叫 传人

于是问题来了:历代掌门交班的时候,怎么弄呢?难道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心心相印?或者每次都是师父拿起一朵花来,徒弟笑一笑?万一大家都笑,交给谁?

佛祖也知道不可以,因此又给了两件东西。一件是木绵袈裟,还有一件是紫金钵盂。木绵就是棉花,不是又叫英雄树的木棉。木绵袈裟那个“绵”字偏旁是丝,本义是丝绵,蚕丝做的。中国古代没有棉花,印度才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把它看作地上长出来的木本的丝绵,因此叫木绵。

有衣有钵,心证之外便又有了物证。物证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历代掌门交班都要传衣钵,叫:

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法印就是佛法的印记和标识。内传法印,就是认可并且证明对方掌握了真正的佛法,所以叫“以契证心”。这当然只能靠心传和心证。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则是明确对方法嗣的身份。谁得了这衣钵,谁就是接班人。

禅宗的衣钵,就像是传国玉玺。

由此留下一个成语:

衣钵相传

还有一个说法:

衣钵传人

传人是一代一代的。第一代摩诃迦叶,算是初祖。二祖则是阿难陀(Ānanda)。阿难陀简称阿难,意思是欢喜,同样名列十大佛弟子,只不过比摩诃迦叶年轻。

其实,这两个人的名字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因为《西游记》里面带着唐僧进藏经楼取经的就是他们,只不过阿难被改名叫阿傩(读如挪)。据说,他俩带着唐僧看完目录就索要红包:圣僧从东土大唐远道而来,总该意思意思,有点见面礼土特产什么的吧?快拿,快拿,好传经给你。

唐僧吃了一惊:啊?弟子不曾备得。

迦叶和阿傩说:怎么?要我们白给呀?

唐僧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孙悟空便跳起来嚷嚷要去找如来直接取经。阿傩说:喊什么!这是什么地方,也敢撒野放刁?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经书给了唐僧师徒。

不过,全是白纸,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官司打到如来那里,如来却说佛家提供的原本就是有偿服务,他们两个也坚持要好处费。唐僧无奈,只好让猪八戒将唐太宗送的紫金钵盂交出,才换了有字的经书。

这当然是小说,靠不住的。实际上,摩诃迦叶号称头陀第一,为人廉洁,修行也很苦,哪里会索要好处?阿难号称多闻第一,面如满月,眼似莲花,却并无绯闻,当然也不会贪财。更何况,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可是偷渡出国,怎么会有太宗皇帝送的紫金钵盂?当真有,如来也不会要。

那么,这东西什么来历?

恐怕就是传说中佛祖传给摩诃迦叶的那个。

这样看,阿难陀要了去,倒是物归原主。

其实吴承恩这么写,是有深意的。因为摩诃迦叶和阿难陀被说成是禅宗的祖师爷。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他们拿出的经书当然是一片空白。所以孙悟空一状告到佛祖那里,佛祖才会笑着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

那么,如来让迦叶和阿难送书,是找错人了吗?

也不。因为禅宗自己也说,佛祖圆寂后,把众人召集起来编撰佛经的,就是摩诃迦叶。应摩诃迦叶的邀请,最先在集会上诵出“如是我闻”并且得到认可的,是阿难陀。换句话说,迦叶是佛经编辑委员会主任,阿难是副主任。唐僧要取有字真经,不找他们两个要,找谁?

看来,在摩诃迦叶和阿难陀那里,既有“如是我闻”的有字真经,又有“不立文字”的微妙法门,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选择。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佛教的主张。是啊,既然众生平等,佛法又岂有分别?登坛布道与拈花示众,都是法雨;传经送宝与心心相印,也都是法门。只要心行佛法,便可殊途同归。

但,教外别传的事情,却还得做下去。

接下来,便轮到菩提达摩出场。 8IS4pSC6V3jzNlL6Btix8Lp6fyBckfj1d30D9nPS5l+DYsh9pMC1OCRLmxmcHC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