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最美不过古诗词。我们的古人是多么博学多才,将汉字一剪辑,一组合,便织成了历史的锦绣,凝成了时间的琥珀,成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经典。

有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极为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

古诗词不仅有优美凝练的语言、高超精妙的写作手法,还有让人或感动或惊叹或惋惜的故事。那些诗人的故事、诗中的典故同样引人注目。本书精选了一系列经典古诗词,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诗词背后的趣事,了解鲜为人知的历史。

全书一共分为八章,分别从唯美爱情、田园胜景、边塞豪情、离别之歌、怀古咏史、闺情宫怨、讽喻时事和悼亡哀思八个方面选取诗词,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吴越王思念归宁的爱妃,提笔写下了“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男子深沉的爱恋与思念。爱情永远是一个值得谈论的话题。卓文君希望和司马相如相爱到老,白首不分离。李之仪对他深爱的女子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在爱情里,无论经历了多少心酸苦楚,真爱都不会退缩,这份坚贞执着实在令人敬佩。因此元好问发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奇叹。

青山、绿水、白杨、鸡鸣、狗吠……这些美丽的田园风光不只古人喜欢,今人也同样向往。古时候的多数诗人是壮志难酬、羁旅落寞的。因此,他们常寄情于田园或山水,并借助独特的意象,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进而自我宽慰。还有一些山水田园派诗人,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他们对山水的渴求挚恋,也是对生命本身的渴求挚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人用他豪迈壮阔的语言,写出戍守边塞的战士不败敌人誓不回的雄心壮志。高适、岑参、李颀、王之涣、王翰、王昌龄、李益等人都很擅长写边塞诗。据史料记载,王昌龄、高适、岑参都亲身经历过边塞生活。他们在边塞诗中常常直接或间接地描写征战,不仅赞美了边塞战士的英勇,也提醒了当朝统治者重视边防,保卫家国。

古人重团聚、怨别离,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离别”自然成了诗词吟咏的重要主题。离别时的心情大多惆怅、感伤,如苏轼和弟弟苏辙每次别离都令他伤心不已,离别后的他盼望与弟弟再次相聚,但是他到临终前都没能见到弟弟最后一面。然而,离别不只有伤感,还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爽朗豁达。

书中还描写了文人们借奇闻轶事讽刺现实,同时,书中也描写了那些身处深宫的女子的幽怨故事,诗人悼亡爱人、朋友的故事,等等。每首诗词包含的故事,都让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诗词,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或词人的所思所感。

虽然我们不是诗人,也没有诗人的那些亲身经历的故事。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刻,我们感慨万千,诗兴盎然;也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陷入沉思,思考人生的意义。而这些感慨和思考很多时候可以在诗词中找到契合点,这可能是我们深爱古诗词的原因。

如今,尽管我们已经看不到秦时明月,听不到盛唐长歌。但我们可以循着诗人留下的火光,在那些富有意趣的诗词里,感受历史的袅袅余韵。 aJLDKDmVmJUQukyTYgz1jFCMXBqNVwtCFoD7n6ODL7UMmbFH9IL/bivpODeN96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