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宁说真话不要命

公元1022年,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因病驾崩,临终前命刘皇后垂帘听政,辅佐年仅十二岁的太子继位——这位太子,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角——赵桢。

在“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宋真宗的两个爱妃刘妃与李妃争宠,后来李妃诞下一名男婴,刘妃生怕李妃因此被册封为皇后,便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勾结,趁李妃产后昏迷之际,将血淋淋的剥去皮的狸猫放于李妃卧房,并命宫女将太子勒死。后因宫女不忍,太子逃过一劫,而其生母李妃却因诞下“妖怪”被打入冷宫,直到后来太子历经磨难辗转成为皇帝,母子二人才终于相认。

在历史上,“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虽是子虚乌有,但确有宋仁宗赵桢认母一事。宋仁宗赵桢的生母不是刘皇后,而是刘皇后身边的一名李氏侍女。而他之所以会寄养在刘氏膝下,是因为刘氏自入宫以来一直备受真宗宠幸,只因多年不孕与皇后之位仅差一步,所以她用移花接木之计,将侍女李氏派去服侍皇帝,并在皇帝默许的情况下,将李氏诞下的皇子据为己有。

宋真宗去世后,从皇后变为太后的刘氏把持朝政长达11年之久,直到公元1033年去世,当时二十三岁的赵桢才开始亲政。

刘太后在垂帘听政那些年,做出了一些僭越古代礼制的事。如公元1029年太后生辰,她竟要求皇帝和百官跪在殿前为她祝寿。还有,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可宋仁宗到了二十岁,刘太后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交出权力的意思。

满朝文武大臣有许多人对刘太后的做法不满,可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这时有个刚入京当官不久的秘阁校理,写了《谏仁宗率百官上皇太后寿奏》《乞太后还政奏》两篇文章,直言上疏,劝谏太后不要混淆了家礼和国礼,因而损害一国之君的威严,还请太后撤帘罢政,把治理国家的大权归还给皇帝——这个敢于直谏不要命的人,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 U0Nh+knIfpKT+gZW+fujZhUj2QF5V95/MawmXG8VFJ5bGD7MOqJ9wxRe0pyvtF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