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次落第与“奉旨填词”

公元1008年,柳永终于抵达了汴京。当时,距离北宋建朝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国家渐趋安定、富裕,作为京城的汴京更是繁华至极:宽阔的街道上宝马香车竞驰,街道两侧到处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穿着丝绸绫罗的人在集市上穿行,沿街的茶坊酒肆间不断传出琴声、歌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总之,人们的生活过得十分悠闲、富足,整个京城都弥漫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氛。

生活在这温柔乡中,自恃才高又生性风流的柳永哪里还会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在他看来,考取功名于他而言易如反掌——这种自信或说自负,在次年春试前他所写的《长寿乐·尤红殢翠》一词中展露无遗:

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解严妆巧笑,取次言谈成娇媚。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情渐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继,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等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从词中“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句可以看出,此时的柳永自信满满,料定自己胜券在握,因此他认为自己尽可以沉醉于美人的怀抱,继续为她们填词作乐,而美人也不必替他操心,只要等着他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就可以了。

结果,柳永失算了——公元1009年举行的这次春试,他落榜了。

“定然魁甲登高第”的大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柳永心里肯定不好受,不过这年他才二十五岁,来日方长,于是他写了《如鱼水·帝里疏散》这首小词来宽慰自己: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良景对珍筵恼,佳人自有风流。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

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

在古代,当官可以说是文人读书的最高理想,柳永虽表现出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内心却对仕途充满了向往,他说“是非莫挂心头”,其实正是因为内心在乎,他说“算除此外何求”,其实恰恰反映了他落第后内心的失落。

但柳永才高气盛,不愿承认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是在意,越要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科举失利后,仍旧与红粉佳人们过着“共绿蚁”“醉倚芳姿睡”的生活。

然而,虽然柳永天赋极高又颇具才华,但在接下来的两次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中,他竟然连连失利!这是柳永不曾料到的。第三次落榜时,他愤怒了,怀着愤慨的心情,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在柳永看来,黄金榜上之所以没有他柳三变的大名,是考官有眼无珠、不懂欣赏,因此才会发生“遗贤”这种事。既然考官不懂得欣赏他,而青楼女子个个是他知己,他还不如回到“烟花巷陌”中去,继续过“偎红倚翠”、为歌女填词、与她们一道“浅斟低唱”的生活。

这原本不过是自视甚高的柳永控制不住情绪发出的牢骚,不想却影响了他一生的命运。

原来,因为被不断传唱,《鹤冲天·黄金榜上》竟然传到了仁宗皇帝那里。结果,柳永原本已在公元1024年的科考中及第,可就因为《鹤冲天·黄金榜上》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仁宗在临轩放榜时故意黜落他,还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正因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句评语,柳永知道自己仕途无望,因此以“奉旨填词”自嘲,当起了专业词人。 JymR9msiQBlBc3u5tjXzRocclrc6lwgD0hs4PUU2i9FpV3FLnK+qtEkD1hMfgU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