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滕王阁上的才子绝唱

在长江以南、岭南以北,一条发源于江西石城县武夷山南段石寮岽的广阔河流沿着南高北低的地势,一路汇集支流、曲折向北流淌,它浩浩荡荡地来到赣州,与章水汇合后始称赣江,继续蜿蜒向北,过吉水、峡江、丰城,一路来到广阔平坦的江南重镇南昌,最后向东北注入浩荡的鄱阳湖。

赣江与抚河的下游在南昌交汇,六五三年,就在这两河交汇的地段,一座高达五十多米的恢宏建筑拔地而起。当时,南昌还名为洪州,而这座楼的主人,则是时任洪州都督的李元婴。李元婴乃唐高祖李渊的小儿子,自小生长于帝王之家,骄纵无度不成大器,但受宫廷艺术的熏陶,颇具音乐、舞蹈、绘画方面的才华,当年,他耗费巨资汇集能工巧匠于赣江边修建此楼,正是用以歌舞享乐,因他曾被封“滕王”,所以这座高插云天的阁楼得名为“滕王阁”。

滕王阁一经修成就名震四海,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曾登临此楼吟咏赞颂,而其中最为著名、影响最为深远的,恐怕还数六七五年在滕王阁上举行的那场盛大宴会。

六七五年,距离滕王修建此阁已有二十余年,此时李元婴早已调任别处,阎公成了洪州新的主人。又逢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无论宫廷还是民间,人们都会聚在一起,以登高望远、遍插茱萸、游览赏菊等方式来庆祝佳节。洪州主人阎公当然不能例外。这一日,他兴致颇高,在滕王阁设宴大会宾客,并请诸位宾客行文赋诗以记当时盛况,一时,席间管弦齐奏、觥筹交错,人们吟诗作赋,热闹非凡。

酒至半酣时,这位步入中年的洪州新主人命歌舞暂停,站起来向诸位宾客提议,希望大家能作一篇《滕王阁序》来记叙当日的盛况。纸砚笔墨早已备好,阎公让侍者端着依照座次,挨个儿恳请诸公作序,结果这些人都不爽快,你推来我推去,没有一个人敢答应。然而,当侍者走到坐在末席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面前时,这个年轻人却欣然接过纸笔,当场就构思起来。

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隋朝大儒王通之孙王勃,初唐那位酒量大得惊人、自称“五斗先生”、被时人誉为“神仙童子”的王绩,便是他的堂祖父。王勃的才学,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祖父与堂祖父,他“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见《新唐书·王勃传》),十几岁就已通“六经”、音律和《周易章句》《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专著,并因其出色的才学而闻名遐迩,不得不说是王家的又一个天才!

不过,王勃此番并非专程赶来参加阎公召集的这场宴会的,而是从洛阳出发,要前往交趾县去看望他的父亲,只是恰好在重阳节前夕抵达洪州,赶上了滕王阁上这场盛大的宴会罢了。

接过纸笔之后,王勃端坐桌前,一边研墨,一边凝神打起了腹稿,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座诸公正面面相觑,更没有发现原先还笑容可掬的阎公脸上掠过了一阵阵阴云。

原来,阎公此番设宴并在席间提议作《滕王阁序》是有目的的,阎公的女婿孟学士在当时诗坛小有名气,他想借此机会在诸位名士面前推女婿一把,以成就他的诗名。孟学士的《滕王阁序》早已作好,只待吟诵出来供大家点评。在座的其他人都心中有数,因此才一个个推托谦让,谁能料到坐在末席的这位年轻后生竟会如此不通人情世故呢?

不过,毕竟是一方之主,不一会儿,阎公脸上又恢复了笑容。看王勃不紧不慢在那里研墨沉思,他便与诸位宾客登阁赏景去了,同时命小吏在席上伺候,随时通报王勃的进展。

就在诸人凭栏赏景之时,一个小吏跑来向阎公说道:“有了,有了,第一句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阎公先是眉头一皱,忽然又舒展眉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想,原来这个才名在外的年轻人也没传说中那么厉害,一开头就是这样的老生常谈,想必接下来也写不出什么新意。

很快,小吏又来报:“第二句为‘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沉思不语。

如此来回几趟,当阎公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脸色顿变。只见他的眉毛高高扬起,大声称赞道:“妙啊!”说罢,阎公转身离开回廊,向宴会大厅走去,其余诸公也纷纷随之回到了大厅。而此时,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文已经全部写完,文后还附有《滕王阁诗》一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阎公请大家各就各位,命王勃当众吟诵他刚作就的《滕王阁序》,在座诸位一边听,一边啧啧称赞,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后生竟有如此敏捷的才思,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了这样的天才之作。等王勃吟诵完毕,主人阎公亲自带头,频频举杯向这位年轻的后生敬酒,似乎忘记了女婿孟学士的存在,而其余宾客也对王勃心悦诚服,纷纷前来与他攀谈。

那一天,王勃成了滕王阁中最受瞩目的焦点。 NKjhgINdJX3e3P19LnMWtUhP74x/Ovg+m6AhdOxN0q57GicIYAsM81GVnfgznxU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