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嗜酒如命的醉诗人

隐居山林时,王绩过得十分优越,从来不用为衣食操心,可有时也难免内心孤独寂寞。幸亏有酒——酒是他一生中最忠实的伴侣,对他不离不弃,甚至可以说是他的血液、他的灵魂、他的性命。可以说,哪里有王绩,哪里就有酒;或者说,哪里有美酒,哪里就有王绩。

年轻时,王绩曾因醉酒误政而被弹劾罢官,隐居后,他更是无所顾虑了,自酿佳液、饮酒无度。他从来不会错过春秋两季酿酒的好时节,酿了好酒就一定要第一个品尝。

他有时携一壶酒去竹林间独酌,有时也常邀他的哑巴邻居子光一起欢畅共饮。两个人虽无法高谈阔论,但酒是他们的共同语言,令他们对饮时犹如心有灵犀,彼此都十分愉快。

王绩的不少诗篇都是为酒而作的,这还不够,他还编撰《酒经》《酒谱》,创作《酒赋》来献给他所钟爱的酒。别人批评时政往往要引经据典、摆出一副正儿八经的严肃面孔,王绩却别出心裁,作《醉乡记》来表达他的愤世嫉俗,表达他对时事的愤懑与不满。

但王绩的爱酒还不止于此。

在最后一次归隐之前,王绩曾第三次出仕为官,当时他在掌管音乐的部门太乐署供职,职位是个小小的太乐丞,而他之所以进太乐署,说来理由令人啼笑皆非——竟是因为太乐署史焦革酿得一手好酒!

在太乐署,王绩与焦革成了常常一起对饮的好酒友。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为王绩送去佳酿,而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也去世了,王绩发出一声悲叹:“天不使我酣美酒邪?”(见《新唐书·列传》)此后因为没了美酒,他竟辞官归去。

历史上恐怕鲜有人能像王绩这样为酒出仕、为酒辞官,可以说,王绩的爱酒,真正是到了极致。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浮生短暂、名利皆空,这首《独酌》,道出了他为何常常独酌、常常喝醉倾倒竹林的缘由。

六四四年,这个纵酒自适的文人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他曾效仿陶渊明自撰墓志铭:

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己,无功于时也。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尝耕东皋,号东皋子。身死之日,自为铭焉。曰:有唐逸人,太原王绩。若顽若愚,似骄似激。院止三迳,堂唯四壁。不知节制,焉有亲戚。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无思无虑,何去何从?垅头刻石,马鬣裁封。哀哀孝子,空对长空。

这是王绩对自己一生的综述,也是对自己一生的诠释。 1TdZz/BQde3IismMu8YXwRhh8UQFcN0NzCiDxLZdYZGx7bNaKvtaOdeTRNUnut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