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附录1:皮肤滚针疗法

皮肤滚针也是一种在皮肤针基础上更新改进的多针浅刺工具,根据针体露出滚轮的长度,有不同的型号(图95、96)。

图95 皮肤滚针1

图96 皮肤滚针2

一、皮肤滚针疗法的特点

1.刺激面积大 由于滚针针头上镶嵌的微型短针将近200支,使得刺激面积更加广泛。针尖与皮肤接触面大,压力和压强减少,疼痛也就轻,特别适应于病变范围偏大的部位和体弱怕痛的人群使用。其工作效率是普通皮肤针的20~30倍。

2.安全性能好 皮肤滚针为非刺入性针具,仅刺在表皮。滚动力度也易于掌握调控,以使与皮肤接触平稳、滚动力度均匀。

3.操作简便 皮肤滚针改普通皮肤针的叩刺操作为滚动操作,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易于掌握。无需专业医师指导,普通百姓在家里即可得心应手的操作,还省时省力。

二、皮肤滚针的操作方法

施术部位常规消毒,用无菌皮肤滚针在病变局部或者顺着经脉循行部位来回滚动。用力大小因人而异,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原则,一般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必要时可加大力度,刺破皮肤,使出血少许(不会造成局部血肿现象)。每次治疗滚动10分钟左右。

三、皮肤滚针的适应证

所有皮肤针所适宜的病症,也都是皮肤滚针的适应范围。尤其是对腰腿痛、肢体麻木、瘫痪(包括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偏瘫、小儿脑瘫),胃脘痛、神经衰弱、失眠、皮肤疤痕、色斑(包括雀斑、黄褐斑)、带状疱疹等疗效独特。

四、滚针疗法临床应用举例

1.失眠症 沿着背部督脉和膀胱经大面积常规消毒,督脉顺经而刺,由下而上从第2腰椎下的命门穴滚推至第7颈椎下的大椎穴;膀胱经夹脊第1侧线顺经而刺,由上往下从第3胸椎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滚推至第2腰椎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膀胱经夹脊第2侧线顺经而刺,由上往下从第2胸椎下旁开3寸的附分穴滚推至第2腰椎下旁开3寸的志室穴。虚证力度偏轻一些;实证力度应重一些。每线以较慢的速度慢慢滚动10遍,至皮肤轻度现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续5次,休息2天。是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4个疗程以上。

2.皮肤疤痕 皮肤疤痕就是由皮肤创伤或手术后留下的“瘢痕疙瘩”,表面高低不平或高出皮肤、质地偏硬的增生组织,有的伴发瘙痒。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以无菌皮肤滚针中等力度在瘢痕局部缓慢滚动,使局部皮肤微微渗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3.黄褐斑 以第7颈椎下的大椎穴为顶点,第3胸椎下两侧旁开1.5寸的肺俞穴为底边,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用滚针沿着三角形反复轻轻滚动。再从膝关节髌骨内上缘上2寸的血海穴开始,经膝关节内侧纹头端上1寸许的曲泉穴,向下反复轻轻滚动,直达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的三阴交穴,至皮肤充血并呈现潮红为度。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4.带状疱疹 在疱疹外围和两侧相应夹脊穴用75%乙醇常规消毒,然后用皮肤滚针沿疱疹外围四周轻度围刺;两侧相应夹脊穴上下反复轻度滚刺;至皮肤充血并呈现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五、皮肤滚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1.治疗前认真检查针具,发现针有缺损、针锋参差不齐或针尖起毛带钩现象时,须及时修理。

2.全程注意无菌操作,针具本身无菌,叩刺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以防感染。

3.局部皮肤有破损或溃疡时不宜使用。 qDMyKqOUEP5cF5Cr+BXRl0f8aSNHY4dpxUwVGUPVIdTpe0ZEHAa4czeslI6G2t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