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天突
——清利咽喉及食道的关口

“天”指高位;“突”指突出,又指烟囱。穴在胸骨上窝正中,喉结下,内当肺系,肺气通于天,喉结高而突出,故名。

(一)定位取法

颈部下方,胸骨上窝正中(图124)。

图124 天突

(二)治疗作用

清肺利咽、降逆化痰、理气散结。主治病症以呼吸和咽喉、食道的疾患为主。

1.肺的病症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配定喘、膻中、丰隆)、百日咳、肺脓疡、咯唾脓血、呼吸衰竭。

刺激本穴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调整作用,能解除细小支气管的痉挛状态,故对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中华儿科杂志》1965年第12期报道,以2%普鲁卡因2毫升穴位皮下注射治疗百日咳152例(部分病例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经1~2次治疗即效者100例(65.8%),3~4次获效43例,无效9例,有效率94.1%。

5岁小朋友孙某,经常咳嗽、发烧。在没有做穴位保健之前,只要一咳嗽、发烧,家人就把他弄到医院看病、吃药、挂水。自从开始穴位保健以后,再咳嗽的时候大人就给他按摩肺经的膻中、大椎、身柱、肺俞、太渊、列缺等穴,并在天突、膻中、身柱、肺俞穴上贴上小绿豆,经常按压刺激。一般都是当天施术,当晚或次日就好了。孩子奶奶王女士那些天咽喉部正堵得慌,还发痒,间歇性按揉了几次天突穴就好了。

南京金陵老年大学中医养生班学员林某,经常在外地学习,风里来雨里去的,有时着凉听课时就会一阵阵猛咳,影响大家听课。她学习了天突穴治咳嗽的知识后,每当咳嗽的时候就用食指按进天突,咳嗽往往很快就会止住了。2015年6月21日,她4岁的小外孙咳嗽不已,她就剪一小块伤湿止痛膏,上面放一粒小绿豆,贴在小家伙天突穴上,每次要按压的时候就同小外孙说,看看小绿豆贴得好不好?趁机压住绿豆往下按按。上幼儿园也好,出去玩也好,伤湿止痛膏加绿豆一直贴在天突上,洗澡时才换下来。同时配用生姜为孩子擦前胸的膻中,后背的大椎、身柱和肺俞以及上肢内侧的肺经穴,感觉喉咙有痰就加丰隆,止咳化痰的效果不错。

强刺激天突对治疗呼吸衰竭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外周性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

2.咽喉病症 咽喉肿痛(配拇指内侧指甲角旁的少商穴)、咽喉炎、咽痒、咽神经症(梅核气,配列缺、照海)、声音嘶哑、声带麻痹、功能性失语、失音(配廉泉和掌面腕横纹小指侧上1寸的通里穴)、吞咽困难。

(1)慢性咽喉炎:《浙江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伤湿膏贴天突穴治疗慢性咽喉炎81例,2日1次,连贴3次。结果:有效65例(80.3%),其中55例局部充血明显减轻、症状消失(67.9%)。

(2)咽神经症:《中国针灸》1988年第1期报道,刺激天突治疗病程1~9年的咽神经症23例,均1次而愈。同刊1988年第6期报道,以同法治疗病程1月~20年的咽神经症272例,有效270例(99.2%),其中1次治愈264例(97%)。

(3)功能性失语:《河北中医》1985年第3期报道,强刺激天突、内关穴治疗功能性失语20例。全部有效,其中1次、2次而愈各9例,3次痊愈2例。

(4)中风后吞咽困难:《河北中医》1996年第1期报道,针刺天突穴治疗脑出血后吞咽困难62例,每日1次,全部有效。

3.消化系统病症 恶心、呕吐、呃逆(配中脘、内关)、食道癌、吞咽困难。

(1)呃逆:《中国针灸》1987年第4期报道,指压天突穴治疗呃逆239例,按压时令患者屏气、吞气。有效232例(为97%),其中1次止呃221例(92%)。

(2)食道癌:笔者曾经在X线下观察过,针刺天突穴可使食管癌患者的食道内径以及吞咽情况有一定的变化,即可使食管蠕动增强,内径扩大,钡剂通过、下移的速度加快,从而改善吞咽症状。《浙江中医杂志》1996年第12期报道,针刺天突治疗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120例,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除13例因治疗中断、癌肿转移、并发症等原因死亡之外,97例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由不能进食到可以吃流质、半流质饮食、软饭和普通饭,而且食量日渐增多,体重逐渐增加,精神不断好转,体力逐渐恢复,直接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为进一步治疗癌肿打下了良好基础。

4.其他病症 甲状腺病(配颈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气舍穴),另外还有辅助诊断早孕的作用。

以本穴配颌下廉泉、手背合谷、颈部气舍对甲状腺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功能亢进者症状消失,基础代谢明显降低。配列缺、合谷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使甲状腺缩小,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率明显提高,血浆中含碘量增高,尿中排碘量明显降低,有效率可达85%以上。

天突穴对早孕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报道,以按压天突穴有明显搏动诊断早孕,对48例已确诊为早孕的女性点按其天突穴,有40例出现明显脉搏搏动征象(82.29%);而未孕的40例做对照,仅2例出现搏动征象。

(三)操作方法

指压、按揉、刮痧、皮肤针叩刺等。指压、按揉可用拇指或中指指端向穴位的内下方“抠”,切忌垂直按压,否则容易让人憋气和呛咳。刮痧宜用拇指和食指并用的“撮痧”法,致使局部发红为止。

穴位深部有气管、食道,下方有颈动脉以及甲状腺下动脉、无名动脉,两侧下方有肺尖,故家庭保健不可用针刺法。医生针刺也不可太深,以防伤及颈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无名动脉,引起大出血;也不可在进针过程中向两侧斜刺过深,以防伤及肺尖,导致气胸;尤其是肺气肿患者更应谨慎。最好不留针,若需要留针,则在留针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且留针时间不宜长;若病人在留针过程中出现呛咳、局部疼痛、胸痛胸闷不适等现象,则应立即出针,必要时应做相应处理。 EAWUWFfM4+SXnhDzYcVT3VN2b+KOosA0ytF+Ru4g/KOliZUrctlLbq1a8pQKjp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