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我们怎样上互联网医院看病

互联网医院是医疗机构直接向患者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即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医疗资源从医院内部延伸到互联网端,开展在线医疗服务及健康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借助互联网医院,具有“多点执业”资格的医生可以线上与线下结合开展在线咨询、在线预约、在线病情诊断、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开具、慢性病管理等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能为我们做什么

(1)医疗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患者可在线上查询医院地址、联系电话、专科特色、人才队伍等基本信息,以及医生的主诊常见病、擅长领域、专家门诊时间等具体信息,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医。此外,互联网医院还能提供病情咨询服务,患者可以向医生提问,与医生进行在线交流,医生可综合患者的病情描述以及上传的病历资料给出就医建议。

(2)智能导诊和预约挂号服务。通过患者提供的基本信息,以及医生的在线医疗咨询服务,智能化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科室及医生问诊,同时对患者进行合理分流。线上就诊多适合常见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复诊,病情较重、较复杂、不适合线上问诊的患者将被引导至线下实体医院进行检查、诊治。互联网医院还将提供线下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帮助患者方便地去实体医院就诊。

(3)在线医疗服务。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医生借助互联网医院平台,通过视频、图文或电话等方式直接与患者交流,实现“一对一”问诊。患者可在线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病情描述以及在线提交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还可以通过配备可穿戴式医疗设备,远程实时上传体温、血压、血糖等数据。医生在线查看患者所提供的病历资料及就诊记录,通过与患者在线的交流问诊,进行线上诊断,并开具电子处方。

(4)网络支付服务。提供在线支付服务,可在线支付医疗服务费、药品费用等。

(5)在线药品购买及配送服务。线上问诊的患者可以根据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自行选择买药途径,可以去附近药店购买,也可以在互联网线上药店购买并由快递送药上门。

(6)医疗服务评价。患者就诊后可以对医生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线下医院的就医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在线提出建议和意见,全面体现患者就医满意度,为其他患者提供就医参考,也为医生及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7)慢性病管理服务。医生通过查看患者在网上记录的服药日记、自测结果、饮食记录、运动日记,掌握患者的自我管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的电子病历与既往检查记录,了解更多影响治疗的因素,制订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帮助患者制订健康管理个人计划,促进自我管理,以此加强病情控制、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8)健康资讯服务。提供各种健康科普知识、疾病防治知识、慢性病管理、医疗保健、妇幼保健、中医中药、心理健康等健康资讯服务。

到哪里去找合规的互联网医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截至2015年底,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其中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其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影响也逐渐深入。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如2013年《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要求》,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均明确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2015年12月7日,在乌镇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乌镇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乌镇互联网医院”是由桐乡市委市政府牵头、乌镇镇政府支持、微医集团提供技术支持与合作运营的“互联网+”医疗创新项目,项目推出“乌镇互联网医院”官网以及“乌镇医院”APP,试图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范围内的医院、医生、患者、药品和医保体系,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智慧健康医疗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在线医疗服务。2015年12月10日,著名心血管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对当地患者黄女士进行了“网上问诊”,随后开出“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以来首张“在线处方”,处方上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在两天后通过第三方药企配送到黄女士的家中,实现了在线看病的全流程闭环。

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已经扩充到约36家。其中,已经实现运营的共有25家,其他11家在2016年已经公开宣布签约在建。

2016 11

(续表)

互联网医院就诊需注意哪些问题

(1)有些医院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当前互联网医院发展仍然有一定局限性,表现之一就是相应标准建立上仍然存在空白。各家互联网医院目前仍在发展与成长过程中,成熟度参差不齐,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也不尽相同,因此还需要对每一个互联网医院平台进行更好的标准化研究。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模式与机制、适用范围、技术、相关法律法规与伦理等,都亟待完善,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医学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运行机制,与现实医疗工作紧密衔接,研究符合医疗质量标准的技术方式、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等。

(2)缺乏医疗监管,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在医疗监督管理方面,针对医疗信息企业及互联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药企业方面的具体监管规定和措施尚未出台。作为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服务,互联网医院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监管、制约和支持,以此来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为,保障服务质量。此外,还需加强对互联网医疗电子处方审核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3)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有待进一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互联网医院的医生资源均源于线下实体医疗机构,需要依靠“多点执业”政策,让有资格的医生可以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多点执业,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但是,大医院的医师工作常处于超负荷状态,难有额外精力进行多点执业,同时医师多点执业意味着医院的核心资源流失,因此多点执业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推进,造成互联网医院缺乏优质的合作医生。

(4)区域医疗信息互通互享尚未全面实现。信息共享是互联网医院的必备要素,然而目前各医疗信息企业以及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维护,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程度不高,患者医疗信息的互通互享很难全面实现。同时,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病历记录、健康档案的监督和管理也要到位,确保患者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互联网医院发展趋势

(1)线上与线下医疗资源融合,提供全流程医疗闭环服务。互联网医院进一步实现了线上诊疗平台与线下实体医院、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疗资源的深度整合,促进线上与线下医院、医生和患者三者间信息的有效传递,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医疗闭环服务。

(2)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随着互联网医院平台深入连接医院、医生和患者,将进一步加强各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的互联互享,平台上各医疗机构的信息都将汇集在一起。医生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查看患者的所有医疗信息,并以此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患者可以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上随时掌握自己的病情。

(3)提供医生多点执业的服务平台,促进医生个人品牌价值建设。随着多点执业政策进一步落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多点执业的行列。互联网医院为医生提供了连接全国患者的多点执业平台,医院、医生、患者和数据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地方。另一方面,互联网医院能够促进医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技术实力,建设个人品牌,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郑西川) GofyZeXS9jIqrvA8JrWtyStOIPrYN3FX+zhHHp1eNmGZVkthK8vJsbfXVbmbOA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