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在家门口“看”千里之外的专家门诊

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长期存在,某些疑难危重疾病需要到“北、上、广”这些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地区看病,但是专家号却一号难求。看过专家门诊后,欲尽快住院治疗则更难,而且长途跋涉、家人陪伴、住宿用餐、误工误时等,使得看病的非医疗成本非常高。如今,远程视频门诊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极好的解决方案。

生活实例

江苏省宿迁市的王先生51岁,患有脑血管疾病,当地医生告诉他可以不做手术,而通过放支架来解除脑血管狭窄导致的脑缺血和脑梗死。但是当地医院无法实施这一治疗,王先生多方打听,得知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很“厉害”,而且还听说有位叫宋冬雷的教授很“厉害”,给某位明星成功地做过手术。

于是王先生想方设法挂宋冬雷教授的号,因为总是挂不上,也不敢轻易到上海来。后来,他得知宋医生自己建立了“冬雷脑科医生集团”,不仅继续看门诊、做手术,而且还开设了远程视频门诊。这样一来,这个门诊等于就开到自家门口了。

王先生找到了预约视频门诊的电话号码,在某个周日拨打了电话,轻而易举地约到了宋教授的视频门诊。周一,王先生接到了来自医联体医疗机构远端医院的专家助理的电话,助理耐心介绍了看诊过程,并告知看诊当日需要携带的病史资料。周二上午,王先生带上了过去看病的所有头颅CT片子和各种检验检查单子,包括颈动脉超声、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和在当地住院的出院小结等,于8∶00准时来到了住家附近的视频诊室。

▲视频门诊把患者资料传到千里之外的专家眼前

护士接过他的所有资料,在3分钟内就将所有资料扫描进入电脑。然后王先生坐在诊桌前,静等开诊。8∶30,与宋教授“面对面”的对话准时开始。宋教授一边看王先生的各种检查资料,尤其是脑部的CT片,一边询问其有没有发作性的昏迷、头痛、无力,有没有脑血管病家族史,是否大量饮酒,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情况等,同时还要求在现场陪同的专家助理复测血压、查看上肢肌力、听诊心脏等。最后,宋教授综合王先生的所有情况,尤其是CT片子上显示的脑动脉狭窄的数量、部位和程度,明确提出必须尽快放置脑血管支架,而且目前没有禁忌证。

整个看诊过程持续了20分钟,宋教授交代的重点清清楚楚,王先生不明白的问题也问得一清二楚。视频门诊后的第3天,王先生在宋教授的安排下住进了医院。周六,宋教授及其同事就为王先生进行了脑动脉支架放置手术。手术显示血管狭窄很严重,如果不及时放支架,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手术持续了两个小时,非常成功。王先生在医院住院10天后就独自返回到老家。回老家后一周,他又接到了专家助理的电话,询问术后恢复的情况,叮嘱随访注意事项。

视频门诊的有效性和便利性,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看专家门诊变得非常容易。

(缪晓辉)

专家简介

缪晓辉

缪晓辉,海军军医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5年,从事医疗机构管理工作18年,从事互联网医疗工作17年。目前担任上海瑞慈医疗集团首席医疗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科分会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 FA40tIuFzc7KNq8P7hjHf/fY9P+lkVBXU1TGJSaj+xVyXZ03Z4Bvbb3CJSi3et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