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随访与注意事项

18.免疫抑制方案中的激素使用有何特点

各个心脏移植中心移植术后激素的应用疗程有不同的方案,但大多数是选择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减少激素剂量。减少甚至不用激素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和白内障等。一些患者不用激素进行维持免疫治疗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另一些患者中一旦停用激素即反复发生排斥反应。在一些特殊的人群,如儿童、绝经后妇女、严重骨质疏松的妇女、糖尿病和过度肥胖患者,如果病情允许应该减少或避免使用激素。

(杨兆华)

19.心脏移植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败血症、供心衰竭、出血、移植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衰竭、免疫排斥反应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等。因为心脏移植属于异体器官移植,受体对其具有免疫排斥可能。对于心脏移植患者来说,出现免疫排斥的风险始终存在,所以必须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但是免疫抑制剂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出现感觉异常、易发肿瘤等。还有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

(杨兆华)

20.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有哪些类型?有哪些临床表现

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按排斥发生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排斥反应;按排斥反应的机制可分为细胞介导性排斥反应和抗体(体液)介导性排斥反应;按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由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相符合以及存在ABO抗体等所致,由于术前检查的完备,这种情况现已很少见。急性排斥反应是受者T细胞活化后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在术后5~7天即可发生,术后3个月内发生率最高,1年后发生机会减小。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痛、心悸、早搏等,典型者有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急性排斥反应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大多能够平稳度过,但如未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会导致广泛心肌坏死和心力衰竭,危及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术后严格监测和系统服药是非常重要的。而慢性排斥反应是指在心脏移植后晚期发生的进行性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其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排斥反应有关;表现为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甚至闭塞,产生心肌缺血,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杨兆华)

21.心脏移植术后如何预防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后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极大减少了排异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存活时间。现在大多数心脏移植中心所接受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是基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联合用药,常用的为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Pred)三联抗排斥方案。

免疫抑制药物大多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环孢素A无明显骨髓抑制作用是其优点,但肝、肾毒性较大,长期使用患者不易承受。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作用是非特异的,所以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病原微生物感染增加,长期应用还可能提高肿瘤发病率。

(杨兆华)

22.什么是心脏急性移植物衰竭

急性移植物衰竭是指心脏移植入体内后开放升主动脉,在并行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心脏不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无自主心律,如并行循环>8小时,大量使用各种加强心肌收缩药物仍难以恢复正常心律维持全身需要的循环功能。急性供心衰竭的早期处理可以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如3~7天内供心仍无恢复功能可能应及时考虑再移植。无机械循环辅助设备的医疗单位仅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仍无法维持循环,则应持续并行体外循环甚至可达24小时,在这期间积极争取供心再移植。移植入体内的供心出现顽固性室颤或心肌梗死样的心电图,大都提示供心有潜在未发现的严重冠状动脉硬化,加上长时间的缺血或心肌保护不当。急性移植物衰竭也可发生在肝脏、肾脏和肺脏等移植术后。

(杨兆华) cAFqcBRJHKSX/m7sm3ksDKcIrFy567Wb3a5ItO2FYTc/vcd7d25NNFPR2Bo4Ct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