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遭遇烧伤,该怎么办

近年来,我国医院烧伤科门诊量、急诊量及住院患者数逐渐增加。由于烧烫伤的突发性和特殊性,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此,了解烧烫伤的早期应急处理知识非常必要。

热力烧伤包括火焰烧伤、蒸汽烫伤、热液(开水、热油等)烫伤、高温金属灼伤等。遭遇烧烫伤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远离热源:若发生火焰烧伤,应尽快脱去着火的衣物,或者使用不易燃材料如大衣、毛毯、被子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之与空气隔绝,或者用水浇灭火焰,避免继续燃烧加重伤情。应注意的是,衣物着火时切勿站立不动或者奔走呼救,尽量避免烧伤头面部和吸入性损伤。若发生热液烫伤,应迅速脱去被热液浸渍的衣服。迅速逃离现场,即火场或者热水池等。

(2)尽快冷疗:发生热力烧伤后,应尽快给予冷疗,也就是冷水冲洗或者浸泡。及时有效的冷疗可以减少创面残余热力继续损伤,防止创面加深,还可以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如果烧伤面积不大,则可以考虑以清水(低于15℃)持续冲洗创面半小时至1小时;也可以用湿的冷毛巾、纱垫等湿敷创面。如果创面有异物或者创面污秽,应尽量将创面冲洗干净。若烧伤面积较大(儿童>10%体表面积,成人>15%体表面积。正常人手掌大小约为自身体表面积的1%),切忌长时间清水持续冲洗,因为水温较低,持续大量清水冲洗可能会引起体温过低,并且可能耽误向医院的转运以及进一步治疗,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等。

(3)立刻转运:烧伤面积大的伤员须立刻向烧伤中心转运,以治疗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切勿自行在家中处理,否则可能会出现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伤员死亡。发生烫伤后伤员自身及亲友一般比较慌张,常会采取一些错误的处理方法,如往创面上涂抹牙膏、老鼠油、紫药水、酱油、麻油,甚至大酱等异物。这些东西有些会加重伤情,使本来可能自愈的创面无法自愈,有些还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因此,除了使用清水冲洗外,切勿在入院前在创面上使用这些物品。

(4)继续关注伤情:继续关注伤员病情,尤其是烧伤面积较大者(12岁以下儿童>5%体表面积,成人>10%体表面积),若不及时处理,由于体表液体渗出较多等原因可能会发生休克,进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引起伤员死亡。此时可以考虑少量多次给口渴的伤员饮用淡盐水(例如一次给予100毫升,每小时给予2~6次)。切忌一次大量给予,避免引起伤员呕吐,进而造成误吸;也不宜单纯饮用大量清水等,以防造成水中毒。

(5)谨防吸入性损伤:发生火灾或者衣物起火时,常会有大量烟雾产生。若伤员处于此种环境中,即使体表没有明显创面,也可能因吸入大量烟雾而产生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发生后,通常当时没有明显表现或者仅仅表现出轻微的咳嗽、咳痰等症状。但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伤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后果,严重的可能导致伤员死亡。此外,若火灾发生时有过爆炸,且伤员离爆炸源较近,则伤者可能存在肺爆震伤,而这种损伤可能在体表没有创面。肺爆震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产生肺大疱、血气胸,甚至肺间质实变,可危及患者生命。若烧烫伤创面出现水疱或者苍白等情况,则考虑创面可能较深,难以自愈。发生以上情况,应立刻转运至烧伤中心进一步治疗。

(夏照帆)

专家简介

夏照帆

夏照帆,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重点学科(烧伤外科学)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上海市烧伤急救中心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全军烧伤休克与器官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烧伤临床质控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现任国际烧伤学会执行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致力于烧伤救治、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所领导的团队在烧伤并发症防治、创面修复和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方面做了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和重点项目以及军队重点项目等课题。 KpCxDD1kN+ukFWTHm6qMVCaPD+uw54yQthLGziPYmcAt4ck3uwpR+5V8oqjqo6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