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热液、火焰、蒸汽、热金属、电、化学物品等所引起的烧伤时有发生。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住宅区突发性火灾和工业区灾难性事故所造成的成批烧伤及烧爆复合伤并不鲜见。可见,烧伤是一类常见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疾病。烧伤的救治不仅仅是简单的创面修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涉及休克复苏、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封闭创面、营养支持、抗感染、防治多脏器功能损害、瘢痕整复等诸多重要临床和基础问题。根据不同致伤原因,烧伤救治的策略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大面积烧伤的救治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我国对大面积烧伤救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上海市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功救治世界首例烧伤面积超过80%TBSA(总体表面积)的患者邱财康;同年,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救治烧伤面积达100%TBSA、Ⅲ度烧伤面积80%TBSA并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的钢铁工人,使其存活42天;在此后的数年间,近百例Ⅲ度烧伤面积超过90%的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我国烧伤临床救治水平迅速跃居国际领先。在几代烧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烧伤的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很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使我国烧伤临床救治水平始终处于国际前列。

为使读者对烧伤外科临床救治技术及理论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本书以“读经典”和“问名医”两部分予以介绍,内容涵盖烧伤病程中的临床重点与难点,以实用和通俗易懂为原则,希望能够为烧伤医学知识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

鉴于编撰时间紧,难免存在缺陷及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夏照帆
2017年11月 FhxP7dAEH1ZsfjHD5aBXo22dKFtIbItKz3F2dFt3d2j+ui0Ok5NNbrxtMF2DUq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