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烧伤后患者病理生理学特点,病程大致分为四期,各期之间往往相互重叠。
严重烧伤后,在热力直接作用和炎症介质的作用下,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电解质、蛋白等物质漏出到血管外面,进入组织间隙造成组织水肿,或者由烧伤创面渗出到体外。整个渗出过程一般持续36~48小时,以伤后2~3小时最为明显,伤后8小时达到高峰。小面积浅度烧伤,体液的渗出量有限,通过人体的代偿,不致影响全身的有效循环血量,仅仅表现为局部组织水肿。面积较大、较深的烧伤(一般指Ⅱ、Ⅲ度烧伤面积成人大于15%,小儿大于5%),尤其是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变化,逐渐发展为休克,故而称为休克期。烧伤休克一般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休克期后或休克期同时,感染成为严重烧伤的另一个严重威胁。感染期可以持续至创面愈合。引起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烧伤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脏器和各系统功能尚未恢复,全身免疫功能和防御侵入性感染的能力低下,人体对病菌易感性增高,而烧伤创面坏死组织中大量细菌生长和繁殖,极易进入人体内,形成全身性感染。水肿回吸收期和坏死组织溶解期容易发生严重感染。
烧伤后3~10天为水肿回吸收阶段,创面局部肉芽屏障未臻形成,创面细菌、毒素易随水肿回吸收带入人体。伤后2~3周,创面坏死组织广泛溶解,大量毒素和细菌可能通过创面、静脉导管、呼吸道、胃肠道等途径侵入人体正常组织导致全身性感染。
浅度烧伤如早期创面处理不当,可出现局部感染和炎症反应(如蜂窝织炎)。大面积深度烧伤如果未及时治疗,有可能出现创面脓毒症或全身性感染,严重者可能发生体内多个器官功能不全甚至死亡。
烧伤后创面出现炎性反应的同时启动人体组织的修复过程。Ⅰ度和浅Ⅱ度烧伤创面能自行修复愈合,一般在两周内可愈合;无感染的深Ⅱ度烧伤创面依靠残存的皮肤毛囊、汗腺上皮组织生长修复创面,需要3~4周时间。Ⅲ度烧伤创面则需行切削痂手术,再移植自体皮肤而修复创面。
深度创面愈合后,可形成瘢痕、色素改变,严重者影响功能和外观。可使用压力治疗、硅酮等药物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采取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等手段,治疗因瘢痕所造成的关节、功能部位挛缩和畸形。必要时行整形手术以期改善或恢复功能。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康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需同时注重心理治疗。
(郇京宁)
郇京宁
郇京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烧伤杂志》副主编。从事烧伤临床救治、基础科研和教学工作,曾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曾获上海市育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