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K粉”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近几年,《扫毒》《门徒》《湄公河行动》《边境风云》等电影一度影响力很大,这几部电影都提及了一个共同点——“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K粉”医学上称氯胺酮(KAN)。因为其物理形状呈白色粉末,俗称“K粉”。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属于静脉全麻药品,具有一定精神依赖性潜力。

近年来不法分子将氯胺酮作为毒品,多数以粉末状形式(“K粉”)进行交易和使用。氯胺酮滥用就是基于麻醉引起的各种作用。吸食后5~20分钟开始产生放松、欣快感及产生性欲,感觉如同喝醉酒,但头脑仍清楚,可维持1.5~3小时。剂量达到70毫克会引起中毒,200毫克出现幻觉,500毫克会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高血压合并有脑出血病史以及心功能代偿不全者服用危险性更大。长期吸食氯胺酮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损害。这些损害显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有对药物有依赖、记忆力及智力衰退、说话迷糊、口齿不清、情绪不稳定、行动功能受损、呼吸和心脏功能受损等。使用后会使人对周围环境失去警觉。由于其具有成瘾性,长期吸食不仅危及健康,还会陷入经济困难,危害家庭,危害社会!

氯胺酮于1962年被美国药剂师卡尔文·史蒂文斯首次成功人工合成,最初发现是作为一种有效的麻醉药,据称首次使用是被作为兽医麻醉剂,并曾在越战时期作为麻醉药而广泛用于野战创伤外科中。1971年,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市首先报告氯胺酮滥用病例,当时主要是在一些通宵跳舞的娱乐场所,而光顾这些场所的主要是一些青少年亚文化群体。1999年,“K粉”经日本、泰国等中转进入内地。2001年6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将氯胺酮纳入国家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2003年,公安部将其列入毒品范畴。2004年8月,氯胺酮(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酸盐及其制剂)“升级”为一类精神药品,只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药品生产企业定点生产。从2004年7月起,氯胺酮制剂需按规定进行销售和购买。

一种成瘾性、危险性如此高的药品,真的可以用于临床麻醉中吗?

答案是肯定的,氯胺酮(“K粉”)既是一种毒品,也是一种药品。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临床所用的氯胺酮是右旋氯胺酮与左旋氯胺酮两个对映异构体的消旋体。

氯胺酮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尤其是体表镇痛效果好,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因此,主要适用于短小手术、植皮与更换敷料、清创、小儿麻醉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麻醉诱导。氯胺酮可经静脉、肌内注射、口服等多种途径给药,全麻诱导剂量为静脉注射0.5~2毫克/千克体重,小儿基础麻醉可肌内注射4~6毫克/千克体重,或口服6毫克/千克体重。

氯胺酮也有很多不良反应。精神运动反应包括在苏醒期出现精神激动和梦幻现象,如谵妄、狂躁、肢体乱动等。成人较儿童更易发生。个别患者出现复视、视物变形甚至一过性失明。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对一般人引起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但对失代偿的休克患者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引起血压剧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其他还包括偶有呃逆、恶心、呕吐、误吸的发生,有时发生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连续应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值得警惕!

氯胺酮作为神奇麻醉世界的一个“捣乱分子”,如果不能予以正确运用,很有可能会给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很多不幸和危害;然而,当它在麻醉科医师手中的时候,又会神奇地变成给患者带来福音的灵丹妙药,真可谓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张光明)

专家简介

张光明

张光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麻醉科主任。擅长心胸外科麻醉、疼痛治疗及危重疑难病例的麻醉管理。 I7gUxnjLljGBXJIGoch8v4kuDeg/fOVpy7oV63LBSgruKHpOpDqJjnzTjVtuR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