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DNA损伤与衰老

衰老是指身体各部分器官和系统功能的衰退,其最终结果是死亡,即生命的终止。衰老是世间有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尚不可被逆转。因而,衰老的出现便意味着生命离消亡又近一步,这也是人为什么会恐惧衰老最主要的原因。为了揭开衰老之谜,从古至今,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衰老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它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存储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因此维护DNA分子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外界环境(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烷化剂和碱基类似物等)和生物体内部因素(自由基等)都会经常导致DNA分子损伤。据估算,啮齿类动物每个细胞每天要发生3.6万~16万次DNA损伤;人体所有细胞每天共要发生10 1 7 次数的DNA损伤。由此可见,对于人类等哺乳类动物,DNA损伤非常常见,所以自身细胞已进化出修复DNA损伤的机制,称为DNA损伤修复。DNA损伤修复是指在细胞中多种酶的共同作用下,DNA的损伤结构大部分得以恢复,降低了突变率,保持了DNA分子的相对稳定性。

现代科学认为,衰老是自然发生的DNA损伤累积的结果。即当生物衰老时,机体修复损伤DNA的能力下降,损伤堆积引起基因及其表达异常,最终导致衰老甚至死亡。从细胞器层面看,细胞核和线粒体的DNA损伤都会造成衰老。细胞核是细胞最重要的结构,被称为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DNA损伤可以直接造成细胞功能障碍,也可以间接导致细胞凋亡或衰退的增加,从而造成机体衰老。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线粒体DNA比细胞核DNA更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损伤,而其所致DNA突变或其基因产物丢失又会进一步促进活性氧的释放。细胞中未被修复的DNA损伤累积下来即可导致衰老,其中非复制或复制较慢的细胞,例如脑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DNA损伤累积更严重。

DNA损伤假说中,最有名的是端粒学说。所谓端粒,是指每条染色体两端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缩短部分逐渐向内延伸。最终,端粒内侧的正常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端粒学说最早由Olovnikov提出。端粒学说可以一定程度解释细胞衰老的问题。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对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机制的重要发现。

尽管科学家们对DNA损伤与衰老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我们虽然无法逆转衰老,但仍有一些延缓衰老的方法:①正规、全面的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②养成运动的习惯,适量运动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减少线粒体DNA损伤,且可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③注意情绪管理,缓解心理压力,注重精神心理健康。

(崔东红)

专家简介

崔东红

崔东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985”精神疾病样本库主任,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公共卫生优先学科带头人获得者,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科分会理事、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基因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专业委员会委员。 E9sFJBRg8jWXX/ZmeFwZItKsYMzrfy29O1HpPaAraj6gMYPAoDFSTk81d8dCox9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