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加林博士的专著《话语策略与身份建构——基于香港回归前后政府施政报告的研究》基于其博士论文相关的研究以及后续的成果整合而成,为社会语言学学术园地又增添了一道景色;在祝贺其即将付梓之时,应约作序,我想还是从该著作的题目讲起,说说话语与身份有什么关系。

讲起身份问题,首先浮现在我脑海的是发生在广外校园里的一则趣闻:一位外籍教师(华裔母亲)带着小宝宝在校园里散步,碰上了同事的太太也带着小宝宝出来遛弯,于是亲热地凑上前去,教自己的小宝宝打招呼:“小弟弟好!”对方的直接反应是“你们的是哪个月出生的啊?”当对方发现先打招呼的小朋友是同年晚三个月出生时,马上纠正说:“不对,我们的是哥哥,要说‘哥哥好’。”事后,那位华裔母亲感叹道,忘了年龄辈序在汉语文化中有这么重要。这件趣事也许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每一个人的某种身份都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给予并且通过话语加以固化(建构)的。

上述趣事只是日常生活中关涉身份的一个例子,而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随着人生经历的转折或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身份亦随之发生变化,譬如,一个人从“儿子”成长为“父亲”,一个人通过移民将自己变成“某国人”……。对于这些变化人们常常习以为常,也不会特别在意其中所涉及的社会文化或者社会政治因素。其实,使用语言(话语)体现(建构)身份的现象无时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小到在温馨的家庭里刚当上父亲的人教小宝宝称自己“爸爸”,大至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场合大声喊出“我是中国人”,这些都是使用话语建构身份的现象。

20世纪末,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社会变迁意味着从1997年7月1日起,香港人可以挺起腰杆,将自己的英国海外公民身份变成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对于不同社会背景的亲历者,这种身份的骤然变化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涵,其中不乏涉及社会、政治、社会心理诸多的因素。这种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及所伴随的香港人特殊身份的转变必然会成为社会语言学界关注的话题,因为这其中所涉及的社会政治发展进程,对于开展社会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观察语言与社会互动、话语与身份建构都是极其难得的机缘。

在这种社会变迁的语境下,王加林博士给香港人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研究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比较回归前的港英政府(1986—1996年)和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1997—2008年)在前后22个年度所发布的政府施政报告文本,集中探讨及对比代表不同主权国家的港英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香港人身份的话语建构策略,以揭示社会政治变迁与身份话语建构之间的共变关系,以及话语及权力如何影响社会意识、建构人们的社会身份,这具有深刻的社会语言学价值及社会实践意义。

该项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社会语言学,尤其是社会建构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从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两个层面揭示社会身份建构过程中话语策略如何服务于不同政治目的、话语策略在身份建构中如何发挥重要的社会符号功能以及社会身份话语建构的策略如何服务于政权的建设以及引导社会的发展。此项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研究话语与身份建构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路径,对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社会身份建构理论做出了贡献,在研究实践层面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向关注社会语言学发展的同仁,尤其是青年学者隆重推荐。

上述序言始于日常生活里的小故事,试图以小道理见大道理。至此,小道理不一定已说清楚,但至于大道理,更不必赘言,还是留给该专著去讲述、留给读者自己去发现了。

是为序。


2017年6月6日
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WxlMo61otBOtQ5eGkmWFQJ0XCOtmIE9kendMt6mFay0zZVqhxtITeCmHbZt9+4G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